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性审视与世界性传播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近些年钢琴文化的繁荣,具有民族性的钢琴作品越来越丰富,但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性内涵却参差不齐,因而对于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性审视存在著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当前我国相关钢琴作品审视的重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将自身的民族性蕴含在我国的钢琴作品之中,进而通过民族性的展现,提供给这个世界更为丰富的民族乐曲与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本文正是就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性审视与世界性传播进行的深入探究分析,以便能够为我国钢琴作品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关键词】钢琴作品;民族性审视;世界性传播;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从近代开始传入我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随着钢琴与我国本土文化的相融合,对于我国钢琴作品民族性的审视也不得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的强化对于钢琴艺术的本土化发展与追求,并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钢琴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将传统的民族特性蕴含在钢琴作曲中,再通过不同的节奏与音律展现出来,让钢琴曲不仅成为了当前我国钢琴文化的载体,更是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促进深入的文化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蕴含民族性的钢琴作品更是当前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本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世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对于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思考。
一、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概述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上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命题。所谓的文化民族性,便是指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汇聚民族精神、思想、哲理的特色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性,是一种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分的重要表现,而文化的世界性则是指在开放的环境下,本民族的文化能够与世界其他文化相交流,甚至在其他国家进行相关的传播,同时其他国家的文化也能够在本国进行传播的这样一种文化传播上的表现,即“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而由于近代我国文化受到西方的冲击,民族文化的保留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但在文化冲突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既是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转变为多样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也带来了新文化的快速产生与发展,这些文化中不仅展现着本国的民族特性,同样的也带有多样化的世界性,能够被更多人们所接受。另外,世界文化便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所构成的大集合,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便象征着人类共同智慧与理想的结合,体现着文化发展与时代精神的大趋势[1]。
二、我国钢琴作品发展及民族性审视
(一)建国前钢琴作品民族性发展
随着钢琴传入我国,我国的作曲家便对钢琴作品的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近代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其中1934年的《牧童短笛》正是在这一阶段,由贺绿汀先生创作出的,我国第一部具有显著民族性的钢琴作品,同时也掀起了我国钢琴作品民族性表现形式的热潮。《牧童短笛》的创作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素材,同时借用欧美较为流行的音乐创作手法,以优美的节奏和鲜明的主体,展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神,进而成为了展现我国民族性的钢琴作品的重要典范。另外,《牧童短笛》的诞生同样也为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为后世我国钢琴家对于民族性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同时也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而在此之前,我国的赵元任先生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和平进行曲》《小朋友进行曲》《锯大缸》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且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二)建国后钢琴作品民族性发展
而在建国以后,民族性的钢琴作品创作则取得了实质性的飞跃,随着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文艺指导方针的提出与实施,人们对于作品的创作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同时创作的视野也逐渐得到相关的扩展,体裁、形式、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都呈现出了一种高涨的繁荣态势,而这时的钢琴作品几乎每一首都是对于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以及民族性的重要继承,同时鲜明且深刻的反应出了我国的时代特色与民族气息,例如《花鼓》《儿童组曲》以及《夕阳箫鼓》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大多创作手法新颖,创作形式多元化,体制覆盖较为广泛,其中蕴含的民族性也极为丰富[2]。
(三)钢琴作品民族性审视
而纵观近百年我国钢琴作品发展历程,作曲家门对于钢琴作品民族性的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在创作手法、创作体裁、创作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目前来讲我国的钢琴作品创作仍然未能摆脱西方钢琴作品的影响,相关的创作理念与手法仍然大多来自西方的钢琴乐理知识,尤其在曲式结构和和声等方面表现明显,这对于我国民族钢琴作品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同时对于学生的培养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民族性钢琴的教育重视程度显然不够。
三、我国钢琴作品民族性提升及世界性传播策略
(一)客观认知与融合创作理念
在当前我国钢琴作品民族性提升和世界性传播策略的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那便是我国钢琴作品创作中,对于钢琴作品世界性认识得不够完善,同时导致了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时,对于中西方的融合不够辩证,无法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进行更为优秀的钢琴作品创作。这主要是由于钢琴自身的特性所导致的,钢琴作为由西方引进的西式乐器,虽然在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作中,仍然受到世界性的多元文化影响,从而导致我国民族性钢琴作品的创作受到了西方钢琴作品极为严重的影响,不能摆脱其制约。 (二)深入理解民族性与世界性内涵
在当前的钢琴作品创作中,往往存在作曲家进入民族性与世界性对立的误区,认为既然要保留民族性便不能有世界性,存在世界性便不能体现出民族性这样一种误区。然而事实上,世界性与民族性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两种属性,能够在钢琴作品中充分体现民族性的同时,也展现出钢琴作品的世界性,使得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能够接受我国钢琴曲的存在。而当前作曲家存在的另一个误区便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全盘否定,这也是民族虚无主义在音乐创作上的一种体现,认为西方的便是好的,从而出现在作曲上“崇洋媚外”的现象,使得民族性钢琴作品的创作变得更为困难[3]。
(三)强化民族性作品教育与世界性传播
在当前的民族性作品教育与世界性传播研究中,需要以国际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或者艺术节为内核,优选或者精选出具有典型性并包含我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参与相关的世界钢琴文化交流活动平台的对话交流。同时也需要在与国内外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而充分运用现代媒介对于民族性作品进行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于我国钢琴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交流,从而提高钢琴作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并在两者的不断审视下成长发展。
(四)更新我国钢琴作品自身价值定位
我国的钢琴创作水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因此无论是在钢琴创作的民族性还是世界性的作用下,钢琴创作的价值认知都必须不断的进步,所以随着民族性和自身世界性水准的发展,不断更新我国钢琴作品的价值定位与民族形象定位也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同为音乐作品创作的红旗歌舞团,在其建设的最初阶段仅仅是一个鼓舞士气的小合唱团,一直以鼓舞前线作战士兵的士气为自身价值定位,但随着红旗歌舞团自身的壮大以及音乐作品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也渐渐成为了向世界展现另一种制度体系繁荣景象的伟大团队,其自身的价值定位便也不再是简简单单一个小歌舞团,更是俄罗斯文化传播与形象塑造的外交大使。而我国的钢琴作品也應该在新时代背负起这样的使命,以向世界传递我们的文化为基准,更好地促进我国在国际上形象的再塑造,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四、结语
当前,民族性钢琴作品在当前世界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作优秀中国钢琴作品和文化的重要选择,为此需要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充分的结合,进而促进世界性的传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国,程传银,刘璐.基于国际性与民族性视角审视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0(4):95-99.
[2]陆道坤,陈娜.论教育民族性的重构——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多维度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6(5):47-51.
[3]雷雨泰.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问题及策略[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36(6):123-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