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满族音乐正式获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项目,这说明地方政府对满族音乐的保护高度重视。但是保护地方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并非单凭重视就能够让一种逐渐消失的文化得以保留下来。因此,探讨满族音乐民俗文化与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满族;音乐;民俗文化;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满族的萨满祭祀起源于民间,定型于宫廷。满族兵起东北,入主中原以后,满汉文化虽然已经融合的难分难解,但在宫廷中仍然保留了萨满祭祀这个民族旧俗,并从形式上加以规范。满族民间萨满祭祀不像宫廷萨满祭祀那样规范,各哈拉(姓氏)萨满祭祀的程式均有一定的差别。这里,根据对田野作业资料的研究,对民间萨满祭祀音乐文化与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民间萨满音乐民俗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俗。如满族的祭杆之俗由来已久,金梁的《奉天古迹考》载:“旧俗,各家亦立神杆于庭,日置米谷,谓供神鹊。”此风俗至今在民间仍有遗存。神杆,汉译“索莫杆子”,为一长木杆,此为立杆祭天之祀。
  祭天,是指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对天神的祭祀活动。满语天神为“阿布卡恩都哩”,是宇宙之神的总称,或是泛称。满族因地域和姓氏不同,所信仰的天神多寡不一,少则十数位,多则百余位。众神之间和睦相处,每位神祇均是天国之中平等的成员。萨满信仰保持着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的特质,在祭天活动中得以充分显现。通常,在满族萨满祭祀活动结束后,便于次日的早晨卯时中刻,太阳刚刚出来时举行祭天典礼。满族初民时期的祭天活动是在山上或田野举行的,这是由狩猎民族生活方式决定的。后来满族从渔猎转向了农耕,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祭天的方式也相应作了改变。不仅有些姓氏祭天的仪式改在屋内进行,程序也复杂得多了,唯有在院中立一个神杆,还算能见到一点郊祭的影子。不过,这只能被看作是一种象征。
  满族祭天多数人家在各自院内举行立杆仪礼,但也有少数姓氏始终保持野祭的风俗,据吉林九台萨满石清泉回忆,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伪满洲国时期),乌拉街弓通屯富察氏的祭天活动仍在村外一棵老榆树下举行,富察哈拉家族世代视此树为神树。祭天之前,在神树下堆起石头,将领牲后屠宰的猪蹄绑好穿在一根铁杠子上,用堆好的石头架着吊起来,下面放树枝和干柴,向天神焚香磕头毕,便点起火来烤生猪。同时,把早已准备好的白高丽纸剪成三角形,挂在神树枝上,用猪血往上泼,白纸染上了斑驳的红色,在熊熊烈焰映照下,仪式显得格外动人心魄。
  人们簇擁着围坐在神树下,用刀片着已经在火中烤得嗞嗞作响的猪肉,烤熟一层就吃一层,在欢声笑语中人们分享着神喜。这种略带原始性的野性的祭天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满族渔猎时代的民族风俗,是满族初民时期郊祭、野祭的活化石。
  二、萨满音乐表演艺术特点
  据《呼兰府志》卷10记载:“满州家祭预取吉日,是日黎明恭迎祖宗于前,祭祀者之家祭器有哈吗刀(刀形以铜或铁为之,四周有孔系以连环摇摇有声)、轰务(以木杆为之,长二尺有半,杆首缀铜铃数枚)、抬鼓、单环鼓、札板、腰铃、裙子;盅、匙、箸、碗、碟、几架,槽盆(刳杨木为之,长约五尺,上宽二尺,底半之,为祭时宰猪去皮毛及承肉之用)诸类。是日同族咸就助祭,祀于正室西房炕上。”家萨满二人捧香碟,烧年期香讫。萨满系腰铃,持哈吗刀。族人系单环鼓,童男二人系扎板相与乐神。萨满歌乐词三章。每章毕,主祭助祭咸行叩首礼,礼毕乃宰豕去皮,折为11件,熟而荐之。盛小槽盆。萨满手摇轰务,歌乐词三章。主祭、助祭者行礼如前。萨满复歌乐词一章,乃息灯烛。族人击大鼓,童男敲札板。萨满手摇神铃,歌乐词六章。祭期以两期为率,富者或延至六七日。萨满或男或女,名数多寡,随家丰俭。
  萨满仪式举行时,他们头戴神帽,身穿法衣,腰上系着服饰铜铃,手里拿着单鼓,一边敲打,一边高声歌唱,完成祭祀程序。同时,随着萨满的摇摆、晃动,萨满手拿的神鼓,身上的腰铃和铜镜等发出节奏音响和力,所唱颂神之歌,萨满所歌神谕之声构成了完整的萨满音乐。
  萨满跳神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则,已初具乐舞规模。如在春秋两季举行的跳神活动,其排场是颇为壮观的。其程序大致为:(1)请神祷告,萨满在家焚香祷告,敬请诸神降临;(2)击鼓助兴,萨满祷告毕,村中数名青年绕房三周,并击鼓摆铃助兴;(3)萨满着装,萨满穿神衣,戴神帽,全身披挂铜镜、腰铃等神器,并再次祷告;(4)跳神整队,萨满起身跳神,并整队出发。神队先后排列顺序为:第一人由少年手执鸠神杆,上栓布为旗;第二人手持一串爱米神;第三人手托鹰神;第四人手擎神刀;第五为击鼓者三四人;第六人为萨满;其后为村中其他男女。(5)沿街行进,神队沿村路击鼓唱鸠歌缓步行进;(6)入家进酒,神队途中按事先约定进入还愿村户各家,跳神歌舞,并焚香、献酒敬神;(7)神队返回,归途中萨满领唱神歌,众人相和,边唱边走;(8)绕房三周,神队回到萨满室前,众人再依次绕房三周;(9)献牲还愿,萨满在院中神杆上挂上还愿者所献牺牲,祈神收纳;(10)喜庆歌舞,众人会鼓舞铃者各显技能,相互竞赛;(11)跳柳免灾,鼓舞敬神毕,萨满将柳条弯成半圆形,自跳三次,然后在场之人依次跳过,示意免灾除病;(12)敬神宴享,众人分食牺牲,欢宴而散。至此,一整套仪式方告结束。
  从广义上来讲,萨满音乐是由穿在衣服上的金属服饰在舞动时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以及在进行法事活动中手里所持的各种法器有节奏的敲击声,这些都属萨满音乐范畴,只是这些声音还没有发展到像正规宗教,如佛教法器乐那样系统、正规、完整,因此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器乐”。萨满祭祀活动中的歌和舞没有乐器伴奏,故萨满音乐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器乐。
  萨满代表“三界”发言的主要形式是歌曲。民族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一种自我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萨满教是人们的一种信仰活动方式,因此,萨满歌曲除了萨满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时神职人员严格按仪式程序规定演唱外,平时是不可以随便引吭高歌的。
  三、满族音乐对汉族音乐的影响与渗透
  17世纪,皇太极统治东北时期,在原来的满洲八旗外又增加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香”是汉军八旗的祭祀活动。在汉军旗人与满洲八旗人密切交往,共同生活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习、吸收满文化已是大势所趋。从祭祀的形式和内容上看,“旗香”是在东北的汉旗祭祖的活动仪式。在清代受到满族萨满教和文化艺术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旗香”基本上采用了满族萨满教祭祀歌舞的形式。“旗香”的司祭者被称作“掌坛人”。虽多半是半职业性的艺人,但也和“萨满”一样戴神帽、穿彩裙、系腰铃、唱神歌。其不同的是,手持的神鼓不是“抓鼓”而是有柄的“单鼓”,所以又被称作“跳单鼓子的”。满族统一东北并进入关内后,出现了历史上满汉大融合的局面,汉族文化更多的传播到关外,至清中叶,“旗香”及其歌舞从内容到形式基本成型,形成了内容以汉族为主,形式以满族萨满教祭祀歌舞为主的满汉融合又带有民间歌舞色彩的一种共有的祭祀、祭神仪式歌舞。
  四、结语
  满族的萨满在举行各种仪式时都穿法衣,手持法鼓,都有相对固定的“神词”“神歌”“神舞”,满族萨满运用的“词”“歌”“舞”等艺术形式都是本民族的民间萨满祭祀音乐。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张佳生.满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
  [3]蒲亨强.中国地域音乐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