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语言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素材;传统文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5B-0077-02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出现的类型分析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思想观念类、语言文字类、艺术类、教育教化类、科学技术类、生活习俗类和历史事件类等。思想观念类文章包括对传统道德理论、治国之策、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介绍;语言文字类包括经书著作、先秦散文、汉赋、史书、诗词、杂剧、小说、寓言等;艺术类包括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陶瓷和青铜等;教育教化类包括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构等;科学技术类包括医药、工艺、天文、数学、地理和发明;生活习俗类包括古代的衣、食、住、行等。以上传统文化的内容分布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供学生们学习。
二、各年级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编排
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小学1~2年级属于教育的启蒙阶段,以字词和拼音的学习为主;3~4年级主要是能够阅读课文和读懂课文;5~6年级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阶段。因此,传统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安排也遵循从简到繁、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一年级上半学期以汉语拼音的学习为重点,通过儿歌、寓言和童话融入拼音,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的能力。一年级下半学期以识字为学习重点,形成专题形式的学习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可分为汉语拼音、识字以及短文三部分,整个教材内容的90%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知识,特别是汉字结构的讲解完全是在讲授中国汉字构成的文化渊源。综合小学语文教材可知,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最大,几乎全面覆盖,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减少,这与教材设置的教学内容有关,低年级主要学习语文的基础性知识,高年级开展拓展性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每个教学单元均有涉及,有助于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三、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分析
(一)语言文字类选文的分析
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读写以及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汉字文化以及汉语言文化。
1.汉字文化。
小学生还处于直观认知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教材的编排中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象形文字、图形、会意字等帮助他们识字。
学生可利用象形字识别法,对教材中的字进行分析和记忆,例如《日月水火》中利用甲骨文的问题还原这四个字最原始的形状,引导学生学习日、月、水、火等汉字。他们也可对会意字进行学习和记忆,例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可见,这种教学设计与教材内容编排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对汉字的起源进行深入的了解。
2.汉语言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语言包括童谣、《三字经》和诗歌等。童谣适合小学生进行群体读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被广泛应用。童谣具有简短、押韵和格律性强等特点,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12首童谣,例如《百家姓》的童谣为“赵、钱、孙、李……”;《有礼貌》的童谣为“大公鸡,有礼貌,见到太阳就问好,太阳公公眯眯笑,奖他一顶大红帽”等等。这些知识以童谣的形式将道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古典文学类选文的分析
我国的古典文学源远流长,是语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在古典文学类选文的编排上包括古诗词、文言文、寓言、神话故事等方面。
1.古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56首古诗和7首词,这些作品的选题广泛,来自不同的年代和社会阶层,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提高难度,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递进过程和对知识多样性的需求。
2.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古代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白话文时代,学生对文言文很难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安排较少。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会选入一些比较简单的文言文供学生们学习,例如五年级下册节选的《杨氏之子》《小儿辩日》等文言文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句子简单易懂。
3.寓言。寓言故事结构简单,多借用比喻的方法,赋予故事深刻的道理,正所谓“讲小故事悟大道理”,这是寓言创作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农夫与蛇》和《乌鸦喝水》等,这些简单的小故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4.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先民们在认识大自然过程中编纂出来的超自然力量主宰人类世界的活动事件。经过千年的发展,各民族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较多,最能代表华夏民族文化的神话故事是《盘古开天地》《黄帝和炎帝》。
(三)历史事件类选文的分析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了不知多少文化精华,凝结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名人传记和历史事件都是小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对象,既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
1.历史名人传记。历史名人形式多样,反映一个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态度,其创作来源于历史中的某个人物的生活片段。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将历史人物司马光的智慧通过砸缸救人的小故事彰显出来,使学生感同身受,积极思考。
2.历史事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靖康之耻》《火烧圆明园》和《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讲说某个阶段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和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使学生们对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艺术类选文的分析
传统艺术以独特的形式,通过艺术创造者表达的思维、观点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传统艺术包括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引入教材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赵州桥》展现了古代完美的建筑艺术,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生活习俗类选文的分析
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是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民俗文化部分常见的有二十四节气、祭祀文化、庙会文化和婚丧嫁娶文化等,例如“赛龙舟”这个每年定期举行的节庆活动,是对屈原的怀念和祭奠。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民俗文化内容是为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记忆,帮助他们吸收先民们的智慧和处事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巧文.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研究[J].文學教育,2017,(9).
[2]胡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建设,2018,(4).
[3]姜伯静.人为完美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J].青年教师,2010,(12).
[4]注意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功能[J].陈志中.西江教育论丛,20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