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城市雕塑这一要素的运用。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建設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是对大众审美需求的满足,也是历史文化特色结合大众特质之后的缩影,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审美情趣。本文将从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入手,探究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方法。
  关键词:城市空间;城市雕塑;审美需求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空间中的一个要素,协调融合了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的关系,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性的重要体现。
  1 城市雕塑简介
  城市雕塑是一项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表现行为,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行为表达方法。城市雕塑表现了人类社会文化、心理和情感等各个方面,呈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化城市中,城市雕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传达它的内涵。
  从大体上看,我国的城市雕塑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某个主题、事件或者人物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一类雕塑组成了我国雕塑的主要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背景,对宣传城市特色有积极作用。这种雕塑作品一般都有核心主题,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也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重要体现。不过其在传达的精神内涵方面比较单一,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审美而进行,雕塑的风格略微严肃,大众需要带着一种崇高、敬仰的情怀去欣赏它。另一种类型是现代化的突破,在形象上偏向于抽象性,没有固定的精神支点,人们对这类雕塑作品的理解不仅仅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在材料的选择上和形状上,一般都是根据创作者自己的创作形势进行的。
  2 城市与人
  城市是由人和人、历史、事件、经济、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衍生出的公共空间,在结合了历史和传统文化之后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每一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常常影响了人性格的养成,最明显的莫过于南北方人性格的差异,再细分,也可以明显看出重庆人、广东人、东北人的性格差别,性格常常成为他们城市的特质,而性格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城市审美喜好的差异。其次,包容度也是影响审美取向的重要因素,而影响包容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城市越发达的地区,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相对更加的包容,心理承载力也更大,相反的,城市欠发达的地区,相对来说文化更加的封闭,对其他文化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这一点也是造成城市性格不同的主要因素。
  除了地理环境、包容度对城市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以外,教育水平、生活习惯、年龄构成、政治经济等都会对城市性格产生影响,在各种要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造就了这个城市的性格特征。
  3 城市雕塑的基本形态
  在城市雕塑具有不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艺术表现手法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 写实性雕塑
  人们通常对真实的事物有特殊的偏好,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也常常更加偏向于直观的视觉刺激。自从文艺复兴开始,人们就开始将研究目光放在了对艺术的追求、人类形体的探究和色彩的研究上。对艺术的追求一开始也是从追求真实开始的,冥冥之中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度的统一性。利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具体物体,精准地描绘其形态,在比例、运动、结构的精准性上做到极致,都是为了追求形态和色彩上的真实性。除了在形态和材质上都更加偏向于真实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艺术家为了高度还原这种真实,利用高科技模拟场景和材质,达到了一种“再现”情景的美感。
  3.2 写意性雕塑
  写意性雕塑主要以“意象”为核心,这种手法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重点在于对物体意蕴和神态的表达,徘徊于像和不像之间,在表达上偏向于诗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美学最独有的表达方法。这种对意象的表达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是对客观存在的转换,在理解和消化某一物象之后,建立一系列的内外联系,最终以艺术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形成这种表现意象的作品。
  3.3 抽象性雕塑
  抽象这个词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抽象性的艺术作品也是在脱离物体“形象”的束缚之后而存在的,放弃了对物体真实形象的描述,从感性的角度入手,进行理性的创作,表述物体的内涵,更加注重物体含义的传达。
  4 结语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也是城市审美的体现,只有在了解了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方法之后,才能够更好地传递雕塑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徐雪媚,李雪艳.城市雕塑的精神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34-35.
  [2] 傅一笑.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关系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5):67-68.
  [3] 田鲁.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