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心理专职教师队伍现状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心理专职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支队伍发展至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境,其职业发展的不清晰,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监督体系的匮乏,都是有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解决好这支队伍目前存在的困境,可以推动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也能促进“三全育人”大德育目标的完成。
【关键词】专职心理教师 发展问题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17-01
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大德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是备受社会关注。但高校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现状却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才大量流失,队伍缺乏创造性,工作消极,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职业倦怠严重、个人职业发展不清晰、缺乏有效考核奖惩机制和监督体系等都是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因此,为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解决这支队伍在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校心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
(一)职业发展的不清晰
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一直存有争议。2018年教育部最新出台文件中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原则上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要落实好职务(职称)评聘工作。”明确指示。但心理教师的工作特性,各校对于这支队伍的使用依然存有争议,有些将其定位于行政岗位、有些将其定位思政辅导员、有些则将其定位研究员或教师,定位、定性不尽相同。这给专职心理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增添不确定性,引发各种不良现象出现。
(二)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对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任务、功能职责没有形成明确又规范的行文描述,致使无法制定有效考核机制。因此,各高校只能依照自身实际办学情况,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具体工作内容和划定职能范围,并依照现有的行政体系或教学体系给予模糊考核,进行不完全考核。
(三)监督体系的匮乏
工作的推动与执行,离不开长效督导机制。众多知名企业,之所以保持旺盛生命力,其高效的工作团队是最大保障。长效督导机制则是维系高效工作团队的有效机制。监督体系与绩效考核需要相辅相成同时具备,缺其一,则无法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实现有效的管理目标。在高校心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即使存在着对这支队伍的绩效考核机制,也会因为监督体系的匮乏,从而失去绩效考核机制应有的效应,形同虚设。
二、摆脱队伍建设困境的解决方法
上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开始兴起。历经30多年风雨兼程,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和各省市有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人才的引进,带来的是新观念、新理念和新思路。这也预示着现有的高校心理專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和政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突,也不啻于为一场新的机遇。新形势下高校心理专职教师队伍如何有效摆脱目前的困境,提升队伍战斗力,明确发展方向,使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和创造个人价值,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精准定位高校心理专职教师职业发展
依照教育部新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要求,将心理专职教师队伍纳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大类划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由党政、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三部分构成,所以各高校可以从中选择,明确心理专职教师的队伍序列具体。教师职业发展关乎每一位职业教师的个人晋升,职称的评定是所有在校教师所关心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对教师个人能力和工作成绩的肯定。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职业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激励途径,且可以达到经济和非经济双重薪酬激励的效果。注重教师职业发展,不仅能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性,从个人角度出发,还能提升教师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各高校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分为教师、非教师岗、其他专业技术、职员等类别。而对于心理专职教师这支队伍而言,现有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并不能做到全方位、有效地进行考核。心理专职教师需要结合现有的教师与非教师技术岗标准,从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行政管理工作、工作岗位职能、心理咨询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发,涵盖心理专职教师全方位工作内容。对这支队伍进行具体化、精准化、合理量化,无死角的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心理专职教师队伍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同时,还需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推动队伍专业化、高效化建设。鉴别无效工作内容,剔除无工作积极性、态度恶劣人群,提升队伍纯洁度,积极调动队伍战斗力和能动性,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建立第三方监督体系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运行,除人事和有关部门切实配合外,保障考核管理制度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化,就必须引进第三方监督体系。第三方监督体系的存在,是为心理专职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实施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方监督体系应该由有别于实施绩效考核部门,且独立于高校行政体系外的机构或团队来实行监督工作的开展。定期邀请第三方监督对心理专职教师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审核监督,保障监督制度有效性的同时,也为心理专职教师队伍提供不受内动力影响的监督机制,确保队伍可持续发展性。
高校心理专职教师队伍的现状,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这支队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三全育人”的主要抓手和重要组成。解决这支队伍面临的实际问题,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走出现有的困境,释放其具有的能动性和创新性,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将被推向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唐月芬.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J].广西:《传承》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2010(5):142-143+163.
[2]胡邓,郭鑫悦.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60度绩效考核的理念和路径[J].广西:南宁市社会科学院.2015(6):111-114+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