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也是幼儿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让幼儿接受良好的交往启蒙、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交往意识观念,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 人际交往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18-01
幼儿入幼儿园后,幼儿人际交往中的个体差异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经验的日益增多显现出来。表现为有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在各种场合彬彬有礼;有些孩子自私、任性动辄和小伙伴拳脚相加;有些孩子和小伙伴能轻松相处,但一看到成人就惜言如金;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沉默寡言,在家中却爱说爱笑,性格中有极大的两面性……这些都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幼儿教师除了扮演一般社会成员共有的社会角色外,还承担了特有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义务,在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中的角色定位不容忽视。
一、榜样角色,教师的积极情绪激发幼儿的交往欲望
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情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表达和感染作用,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人的情绪也是在交往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幼儿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情绪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幼儿教师的一句话、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都无形中被孩子所模仿。一个优秀幼儿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时刻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幼儿,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激发幼儿的交往欲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积极情绪和与人交往能力无形中影响着孩子,遇到同样情况时,孩子自然产生模仿交流欲望。
二、导师角色,教师教会幼儿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
人际交往中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习得的,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注意抓住有益的教育时机,充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如和幼儿玩“接电话”的游戏,接电话的礼貌用语及顺序、过程便在游戏中习得;教幼兒在困境时如何求助别人,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幼儿做客及待客的基本礼仪,教幼儿致谢道歉礼仪等。生活中的教育时机俯拾即是,导师角色让有心的教师发现更多的教育方法,幼儿在先掌握了这些正确的方法、技巧后,实际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处理起来便游刃有余,人际交往技能也得到有效提高。
三、伙伴角色,教师通过活动的开展锻炼幼儿交往能力
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需要在团体中相互交往,团队中伙伴之间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情景,平等对待幼儿,积极的以幼儿的伙伴角色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去,为幼儿营造亲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氛围,主动与人交往。在主题教育活动“我的伙伴”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平行班幼儿之间交流的机会,起初,教师陪同幼儿一起进入平行班,向平行班教师和小朋友做自我介绍,待幼儿稍微熟悉环境后教师离开,由平行班教师和孩子陪伴幼儿游戏。走班活动让孩子巩固了自我介绍的技能,在与非班级教师和幼儿交往中知道一个大方有礼貌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教师还经常布置一些需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任务,让幼儿合作完成,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幼儿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交往中他们不断进行思想沟通和行动的协调,他们既相互吸引与模仿,又有彼此竞争与对抗,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变“教师要我做”为“我要自己做”,在不知不觉中幼儿轻松的掌握人际交往方法。
四、专家角色,教师指导幼儿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的家长陪幼儿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幼儿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育儿方法,常常将孩子丢给“电子保姆”或者老人看管,孩子很少走出家门与人交往。幼儿教师这时要充当专家角色,和家长经常交流并提供科学的家教指导方案,指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建议家长多陪在孩子身边,帮孩子建立以班级幼儿为主的伙伴群,并适时提醒家长以身示范,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用阳光才能播撒阳光,在年幼的孩子眼里,我们幼儿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会他们对常识的理解和尊重,对真善美的追求,奠定他们更加扎实的基础,让他们更加温柔的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更加自信的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