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幼儿教育时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 ,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工作,以帮助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育 各种能力 培养 幼小衔接 坚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35-01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然而,现在的孩子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幼儿生活的社会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幼儿接触最多是老师和小伙伴。在幼儿的区域活动时,经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
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如果幼儿不懂得互相谦让,霸道骄横,缺乏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就难以适应未来小学的生活。而交往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如自信、责任、守信、诚实、真诚等。因此,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一系列的分享活动,通过分享活动,幼儿能学会与同伴主动交往、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对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
教师根据季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周中设立一个专门的分享日,让幼儿能够从中懂得如何跟伙伴交往。
第一,设立玩具分享日。孩子本身有着喜新厌旧的心理,自己的玩具玩的时间长了就腻了,在玩具分享日时让幼儿将家里的玩具带来与小伙伴进行自由交换。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旧玩具换回了喜欢的“新玩具”。玩具分享日中,教师制定出玩具互换表,教导幼儿从互换时间、互换玩具的名称、互换人,以及归还时间进行记录。孩子们都能遵守自己的承诺,准时履行约定。这样-一个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了因分享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和守约意识,锻炼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
第二,设立阅读角分享日。我们结合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特色,尽量加大幼儿的阅读面,丰富幼儿的阅读量,这一天我们安排幼儿把自己从家带来的书放在阅读角。以“向您推荐”的方式,由推荐幼儿和家长共同提出问题,与其他幼儿产生互动,进行阅读交流。在阅读角里,幼儿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共同分享阅读的经验与快乐,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设立快乐情感分享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想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情感表达分享的舞台,比如,将幼儿们节日外出游玩时的照片布置个摄像展, 将游玩途中的见闻和趣事以口述日记、剪贴画的方式向全园幼儿展示等。通过一个幼儿的讲解,其他幼儿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在每次的分享中幼儿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2.在教学中,注重的对幼儿各种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一年级教学是基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思维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本人根据教材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由于幼儿语汇贫乏,表达能力较低,所以,我在备课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出口头语言培养序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面。
(2)看图说话能力
如:认数1的教学中,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在加法意义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图形,使学生说出三句话等等,通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初步的分析能力。
(3)看图编题能力
学生通过看图编题,理解图形中反映的数量关系,为应用题的理解作准备。如白鸭黑鸭图形,让学生看到4只白鸭和2只黑鸭就能编出加减应用题,并且讲出解题思路。
(4)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所以观察能力要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即从准备课开始就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顺序,如由上至下,由左到右,由近及远地观察方法。在看图编题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编应用题,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5)动手能力的培养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所以思维离不开动作和表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则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
(6)加强手势思维
利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思维。以6的组成为例,加手势来叙述6以内的组成效果就很好, 如5和1组成6就用伸出左手的5指表示5,右手的食指表示1,合在一起表示组成6,分开来就表示6可以分成5和1。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学具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辅助工具,学生通过拼-拼、摆-摆、分-分等动作,使所学知识能内化为结构,起到转化和加速作用。如7的组成教学,就可让学生取出7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可以有几种分法,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种分法有什么规律,最后归纳出7的组成 。这样为加减教学打好了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