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内容,抽象性比较强,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此,主要分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难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谈一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方法,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直线;平面;垂直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知识内容,既是直线与直线关系在平面上的一种延伸,也是学生理解平面与平面关系的学习基础。在立体几何垂直关系的判定中,是一个常用的基础知识。因而,做好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从形象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抽象知识,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难点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是高一数学知识对点、线、面的关系的深度揭示,是学生数学转化能力、数学思辨能力培养的一个基础知识点[1]。在这个知识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1)高中的立体几何知识与初中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高一学生刚开始进行这种方法上的转换,会有一些不适应。(2)高一学生的抽象能力、归纳分析能力还比较弱,学生对于立体空间的想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是一种“虚”的数学空间关系,如何让学生在“实”的场景中理解这种关系,并掌握判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个教学难点。(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存在几个“任意”和“特定”的转化,这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方案
1.运用问题情景教学方法,进行“虚”与“实”的转换
问题情景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准备的阶段,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找到抽象事物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再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关系进行思考,进而全身心地投入知识学习中,提高对关系判定条件的兴趣[2]。从兴趣出发,自主想象,主动学习,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
【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向学生提问:“在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可以有哪些
关系?”
学生回答:“平行位置关系、相交位置关系。”
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些关系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你们可以找到吗?”
学生回答:“飞机飞行拉出的线与地面是平行的、窗帘上的线与地面是相交的,投影仪的线与讲台是相交的。”
教师抓住窗帘上的线与地面相交这个案例,向学生提问:“窗帘上所有的线,与地面的相交关系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不都一样,有的是斜的,有的是直的。”
教师点名说出不一样的学生,让其用数学的语言总结一下刚才的表述,引导学生说出“直线与平面垂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并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知识点,分解为一般关系—特殊关系,平行关系—垂直关系这两组知识点,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
2.运用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空间关系的变化
实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之后,帮助学生运用动手尝试的方法,检验知识的准确性,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回想判定条件之间的关联,理顺判定的顺序,帮助学生分辨经验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差别,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跳出自己的知识误区,在日后解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联系起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知识提取与知识总结,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
【教学设计案例】
“课桌的桌腿,与地面是垂直的吗?”教师选取一名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是垂直的。”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判定的呢?”“桌腿和地面的每一条线都垂直吗?”(学生可能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困惑,因为他们的回答主要还是从经验判断的角度得出的)
(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只要桌腿和地面地砖上的两条线垂直就可以,没有必要和所有线都垂直。”
实验验证,学生每个人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纸,和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师:“将三角形的纸沿着底边对折,立在长方形的纸张上,观察折痕与桌面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结论与自己的经验判断是否一致,对“任意”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对过去学到的点、线、面的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学生将数学符号转换为空间图形的能力。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高中数学教师从问题的角度出發,加深对教学难点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因而,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提高学生对抽象图形知识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杨西龙.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例谈概念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8(7):14-17.
[2]胡吉蔚.为直观插上想象的翅膀,为逻辑镶上思辨的光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其判定的教学设计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7(36):16-18,40.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