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统一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感恩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讲师团在学校里一场场精彩的现场感恩报告,曾使无数的家长、教师和学生热泪盈眶,激情满满,一个个至真至深的感恩故事在真情流露的瞬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情感共鸣。然而,感恩讲演事后成效却并不明显,众多学生在听报告的时候情绪高涨,但过后就忘到九霄云外了,不少家长、老师和社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非议颇多。进行感恩教育的老师在讲演时并不缺乏情感投入,也不是演讲水平问题,但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这就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否有后继性、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在学生感恩教育中的相互关系,从而探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恩思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学校;家庭;社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7B-0097-02
一、学生感恩教育落不到实处的原因分析
(一)感恩教育形式化严重
目前,感恩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展感恩主题活动进行,比如,“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感恩表达活动,“我的父母”的感恩演讲,“给妈妈的一封信”的书面感恩表达等感恩活动,其主题宣扬的是“孝顺”,活动过于形式化和程序化,学生一般在教师的教导下按照既定要求执行,整个活动虽然场景感人,父母也深受感动,然而学生未必能感同身受,其中也不排除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的嫌疑。感恩活动变得名存实亡,学生在事后依然我行我素,毫无感恩情感可言。同时,感恩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也包括对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对社会爱心人士无私奉献的感恩,对国家及社会的保护和培养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恩,对文化的感恩。学校应教导学生树立大的感恩思维,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点的感恩形式,这样容易误导对于感恩的真实理解。
(二)负面消极影响因素
感恩教育是情感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对学生内心的启发,感恩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家庭中,某些父母或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心理感受,或是疏于对孩子管理和关心,对孩子不闻不问,更有甚者不尊敬老人,未善待父母,工作懈怠思想懒惰,这些负面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学生也在长期的负面环境中不懂感恩,不知报答。在学校里个别教师脾气暴躁,责罚现象严重,人民教师形象荡然无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感恩思想的培养。社会上一些人唯财逐利,社会风气浑浊,某些消极思想和负面事件严重污染学生的内心,感恩变得无从说起。
(三)社会感恩宣传背离实际,违背教育主旨
感恩教育是人的思想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深沉教育,感恩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夸大其词,变成教育泡沫。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学校大力开展感恩活动,社会加大感恩宣传力度,感恩教育一时无处不在。然而,某些媒体或个别组织借助感恩主题进行商业活动宣传,以亲情宣传、感恩教育为幌子进行牟利活动。更有一些企业故意夸大感恩,把感恩包装成无所不能的公式,严重偏离了感恩教育的主旨,违背了感恩教育的初衷,危及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互补性作用
有老师戏称,学校教育是五小于二,意思就是学校五天的教育不如家里两天的家教。老师辛辛苦苦五天的教育,比不上双休日两天。比如,老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洗一次手和脚,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粗糙的手和脚中感受他们的辛苦。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却因疼爱孩子不让其做这样的事,造成学生无法参与感恩实践活动,无法体会感恩,老师给学生布置在家里要帮家长干家务的“作业”,爸爸妈妈却以学习为主,干家务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孩子。还有学校宣传的一些正能量,因某些家长的恶习和素质的问题,不仅未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影响孩子。再加上社会上对学校、老师的不良言论,严重影响了老师的社会形象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所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感恩教育要有互补性,只有三者互补,才能发挥三者在感恩教育中的能量,才能让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二)发挥学校感恩教育的支撑平台作用
学校里的感恩教育大多是老师从教材文本当中“挖”掘出来的。语文教材中感恩的素材较多,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有感恩先生的培育之恩的,有感恩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学生受到的感恩教育只是老师的语言文字的说教,没有实践,缺乏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感恩教育进行支撑,使学校的感恩教育具有永久的活力,这样学校感恩教育就有了可持续性。没有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支撑,学校感恩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在家里享受各种资源,对孩子的爱偏离了轨道。家里的一切都是围绕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霸道的性格,稍不如意,又哭又闹,有的小小年纪离家出走,以死相逼。
兰州女孩杨丽娟15岁就不上学,为了和港星刘德华合影,苦苦追星12年,父亲为满足女儿的心愿,倾家荡产为其购买刘德华演唱会的门票,但2009年3月女孩却跳海自杀。2011年4月1日,日本留学生汪佳晶因为向母亲要钱未果,在浦东机场连捅母亲九刀,险使母亲丧命。湖南12岁男孩吴某康不服母亲管教,用菜刀连砍母亲20 多刀,把母亲当场砍死。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事实上,弑师案、弑医案等屡见不鲜。这些真实的案例,无不表明当今孩子良心的缺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所以说,学校的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支撑。
(三)加强学校感恩教育向家庭和社会的渗透,实现三者均衡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具有互补性,学校的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平台的支撑。三者相辅相成,任何一方的缺少都是不全面的。学校的感恩教育要在家庭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的平台上渗透,使学生感受到感恩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开枝散叶、广泛传播。学校渗透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宣传进行文化熏陶,利用家长会向家长阐述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小手拉大手把空洞的说教理论在生活中实践。从小使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保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感恩教育中的统一性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既是互补的,又是统一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生,一个健康的家庭,可以培养一个具有大爱的孩子,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在臺球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8岁开始进行几乎封闭式的枯燥台球训练,为了训练,停止学业。但在骄人的成绩背后,他坦言,为了台球,他失去了美好的童年。如果再来一次他不会再打台球。前几年,有报道说是一位中学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用自己的方式在家里教孩子,没有让孩子在学校上过一天学,十一年后,孩子考上了清华,当记者问孩子你最感谢谁时,他竟说我最恨我的爸爸,因为我没有童年,没有同学和朋友。上述两个例子表明,虽然孩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阴影。现在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在人生路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亲情缺失,学校的教育无法感染这些孩子,缺失亲情陪伴的教育无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感恩之心。甚至,因感恩教育在家庭的中断,有些孩子思想敏感,性格极端,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感恩教育中必须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
三、结束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持续繁荣的根本。“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切勿让感恩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错位。我们必须把学校的感恩教育渗透在家庭和社会之中,实现三者互补互助,有机统一,促进和谐。
参考文献:
[1]吴伟红. 校感恩教育的瓶颈及对策[J],2015,(1).
[2]王竺君.论家庭及学校教育对孩子社会适应力的影响[J],2009,(1).
[3]杨长艳.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注留守学生教育[J],2010,(2).
[4]刘红娟.感恩教育重在思源和唤醒[J].人民教育,20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