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感恩教育提升的基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今社会,感恩离人们越来越远,学校感恩教育也感到“力不从心”,很大程度是因为人们对自我认识的缺失。自我認识是感恩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及重要途径,面对现代社会对物欲的放纵,引导个体从自我认识出发,让感恩根源于灵魂深处,为感恩教育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关键词:自我认识;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188-03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gratitude is getting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people, and Thanksgiving education also feels "powerless" in school, largely because people lack self-awareness. Self-awareness is the basis and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for it can help students face the indulgence of material desire in modern society, guiding individuals to start from self-knowledge, let gratitude root from the depth of the soul, and open up a new world for thanksgiving education.
Keywords: self-awareness; gratitude; education
感恩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它可以建构社会、心理、以及精神上的资源。正如西方的一句传世名言,“感恩不仅是最伟大的美德,也是所有美德的起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丰富的感恩资源,“忠、孝、节、义”的内在核心都是感恩。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独领风骚的时代,精神生活却未随之提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冷却在了人们心中。对父母抚育恩情的漠视,对亲情、人情的忽略甚至丢失,对社会责任感的减退,让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里行走,心灵却时刻充斥着空虚和无力感。因此,在感恩意识缺少与淡薄的时代,研究感恩与感恩教育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为这事关每个人的幸福。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感恩的,如《诗经》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①《三国志·吴书·骆统传》里:“乡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②《战国策》里:“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③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思想。但当今,突飞猛进的现代工业技术让经济发展“信心满满”,人更多地被“物”所役,讲实效、问好处,套上了实用主义的金箍,正如鲁迅所说:“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④加之社会的宽容,为个人主义者对物质的心仪增加了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现代人的贪欲一点也不逊色于前人,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功利主义价值观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在充满物欲的社会里,通过对物质财富的拥有使得人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物质财富的控制力量使得个人看不到感恩的美好,传统的感恩意识变成了虚伪的装腔作势,与社会格格不入,可怕的是这种状态即将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学校教育视为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当社会颓风四起,人们还在仰望着学校教育,期待它能力挽狂澜,成为‘卫道士’”,⑤把期待的目光投给了教育,设想教育是功利主义“车轮”刹车片,能拉住不断蔓延的道德危机。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功利高扬的时代下也不负重望,勇敢地接下感恩教育的重棒,很多学校都不遗余力地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并一度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心。丰富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设计,不断扩充的教育内容,学校对感恩教育同样有着宏伟的抱负。然而,学校感恩教育图景真的如预测一样可实现吗?通过标准化的操作、量化的管理手段,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校感恩教育假设的前题是学生是可以被塑造的客体,预设这个客体如一张白纸,可任由学校“缮写”。但是,可塑造的客体在任由学校“书写”同时,也会任由社会“复写”,恰恰是这种不断的“复写”,让人性变得复杂,也让个体感恩教育的可实现性变得不稳定,换句话说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感恩”的教育有其有限性,甚至针对个体还有不可能性。
与感恩教育相关联,感恩教育遇到另一个现状是学生们太过繁忙,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网络无所不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填满了学生的每个时间空隙,个体被精彩的信息世界“围剿”,人生总被外在事情牵着走,机械化生活,失去了从容自如,也失去思考的主动和能力。没有心灵的感应与对话,感恩教育对于学生来讲其实是外在的,效果细弱游丝,最多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违真实人生的感恩实貌,忽视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教育的永恒的使命,也辜负积极心理学对感恩充满着的期待,使得我们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正确而又脆弱,似乎是漂浮于半空中而没有根。
二、反思感恩的价值
二战以后,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在心理疾病治疗与控制等心理问题上,心理学倾向病理学科,但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甚至根本无法解决人们的实际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重心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出现,恢复了心理学本来的面目,个体的正向情绪开始受到重视,在正向情绪中具备高品味的感恩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把感恩心视为重要的公民美德。美国著名学者赫舍尔在其著作《人是谁》中提到:“由我们在母腹中成胚始,就开始蒙受各种恩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自创的,我们被造存在就是蒙了恩。”⑥因此,我们要常思索回赠,同时,感恩这种通过认知思考之后的以德报德情绪反应,在对他人表达善意的同时,也让自己有更明显的快乐体验,对个体来讲是以善意回报善举,对社会来讲,实际上是避免社会基本秩序瓦解的社群生活之道,由此看来,感恩“利人”也“利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不可能孤立地活着,实际上,作为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恰恰“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⑦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感恩所表现出同理的情绪,在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则中具有独特的位置,让人们体验到人与人間互爱之美,可藉由个体了解生活当中他人为自己的付出而做出回应,愿意释放自己的善意。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相互感恩行为可以让彼此间良性地互动下去,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感恩与友情、德行、幸福等词语彼此紧密相连,是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的情绪资源,维系着社会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发展。换言之,感恩用它看不见的双手治疗着在物质生活富足时,功利主义色彩带来的品格大病,避免反社会行为的道德动机,让社会充满善意,甚至可以“……把家、国、天下与人的心灵修养完整地结合起来,充满人性的纯洁与美好,”⑧让社会得以稳定、持续的进步,并不断推向更高度的文明发展。
从个体的角度看,感恩是一种典型的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这种正向情绪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可以建立许多个人资源。譬如:感恩可改善人的知觉模式,能够唤醒思想中的美善因子,带有道德意涵,让人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如乐观、愉悦、满足;感恩还可以激发个体的优势与潜力,如积极的人际关系、关爱的能力,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让个体感到幸福。在这个基础上,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以感恩的心领受一切,道德的力量和勇气便随之而来。”⑨同时,个体有意识地感觉自己的幸运,会促使个体表现主动因应的认识及行动趋向,引发向上盘旋与循环累积的回馈历程,通过给予和接受益处等同理心,引发互惠性行为,促使受惠者记得互惠责任,学会欣赏与感激并通过自己的感恩经验来推断他人的善良意图,促进个体感觉到被爱、被尊重。其次,感恩还能增进个体在在危机时的因应方式,提升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在个体遭遇问题时,引发有效的因应行为,放下沮丧与愤怒,从而减少压力的负面效果,重拾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由此可见,感恩带给个体的虽不是直接利益,却是终身受益的长期耐用的心理资本。
三、自我认识为导向的感恩教育
尽管感恩是所有德性中最美的,但在一个推崇物欲的时代,在物质主义的世界观里,学校的感恩教育犹如逆潮流而动,实际上,这种与学生们的个体感受并无太多关系,仅依靠“惯性”开展的专门活动或者课程作用微乎其微。单单传授“知”与“善”、“美”没有建立友谊的感恩教育无法扎根学生的心灵,一颗幼苗连根都没扎入,怎么发芽及茁壮成长呢。尤其是通过“教育”这个外力强行装入个体“心灵”的,感恩教育在变成了“教授感受”与“被感受”的过程时,个体还不得不“照单全收”,或者说“勉为其难”被动的执行,这与我们的感恩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显而易见,在当今环境下,感恩也不是现行的学校教育所能单独建构的,想“卖”个好价钱实属不易。但是教育的责任重大,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甚至需要迎难而上。
众所周知,感恩是一种知觉状态,“真正的感恩应该是基于对方地位平等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激,是一本性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出自于某种目的的迸发。” 受惠者首先要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恩惠,感受到别人为自己的付出,才会以行动来回报。因此,感恩首先要个体自身的认可,那么感恩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个体认识自己所受的恩惠。维柯早在1699年引用阿波罗神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几百年以后的今天,在人们沉醉于物欲之海时,它还犹如一座灯塔,指引人们远航的方向。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自知都是最强有力的激励”, 感恩教育是让人成“感恩的人”的工作,人应该是感恩教育的首要出发点,培养“会感恩的人”应是感恩教育的本真功能,如今“这一本真功能,已经丧失殆尽,是到了该重新捡起来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学校教育不能将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只引到认识物质世界上,还要引到认识人自身上。要帮助年轻一代不停地追思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等等问题”。
在童话故事中最后的结局大部分是“永远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此可见,幸福是心灵,不是物质,幸福快乐的日子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期盼与渴望。人除了物质需求以外,还有精神需求,古人所说“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虽不能之,心向往之”,就是表明了人们一种精神渴望。当人打开“心灵”之窗时,内心的世界与现实的社会会在脑海中“周旋”,“我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值得的?”、“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等等引发每个人深思,这是一种美妙意境,说明心灵深处还保留一份净土,感恩教育恰恰要抓好机会,才能把个体从物欲“网”中拉出来,将“善”植根于个体内在的心灵。从感恩的生成来看,感恩是建立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的,认识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好处,感受到对方的善意。不思不想是无法感恩的,只有将感恩置于自己的内心,自觉地去思考,感恩教育才能获得实效性。如果按着“应该怎样做”为中心,感恩教育的训练环节做得再精细,也只是形式上的热闹,为了教育而教育,似乎是漂浮于半空中而没有根。正如西该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带马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马去喝水”。早在20世纪10年代,蒙台梭利就警告说,如果我们继续忽视内在自我的需求,严重的后果将降临于人类。与此同时,她预测,当学生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内心生活被恰当引导时,他们将会有无限的潜力被挖掘出来。
我们将目光再拉回到现实的感恩教育,去审视当今天的感恩教育是在关注个人的精神成长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会发展更多是出于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教育马上做出回应,这种“失魂落魄”的教育不能说毫无“贡献”,但丰足于社会而贫瘠于心灵的教育,充满了“胜利的灾难”。蒂利希(Tillicn,p.)曾指出:“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 这个观点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感恩教育,个体没有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感恩教育效果只能是“海市蜃楼”般的想象,终会落空。
注释:
①丛书编委会.诗经[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339.
②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49.
③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17. ④鲁迅.集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03.
⑤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5.
⑥[美]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98.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6.
⑧陈秀兰.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⑨圣经·罗马书[M].北京:中国宗教出版社,1997:19.
⑩戴智明,戴利民.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3):75.
[意]维柯.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
[意]维柯.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33.
高德胜.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
[美]蒂利希.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1:827.
参考文献:
[1]丛书编委会.诗经[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
[2]辞源(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鲁迅.集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5]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美]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陳秀兰.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
[9]圣经·罗马书[M].北京:中国宗教出版社,1997.
[10]戴智明,戴利民.关于新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理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3).
[11][意]维柯.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2]高德胜.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13][美]蒂利希.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1.
[14]王东辉.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7).
[15]毛启刚.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