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自发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针对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六不”(学习不认真、训练不积极、行为习惯不好、自理能力不行、生活常识不知、吃苦精神不强)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深刻思考,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进行了“自发教育”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创造”的能力和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自发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204-02
当前,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不认真。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不认真听课,不及时完成作业,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2)训练不积极。不少学生上技能训练课时经常迟到、缺席、训练不主动,动作不到位。(3)行为习惯不好。不少学生(包括男学生)穿破洞裤,乱丢果皮纸屑,抽烟(包括少数女生),购外卖,违规使用手机等。(4)自理能力不行。很多学生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卫生不会搞、用钱不会计划等。(5)生活常识不知。很多学生经常把吃饭的钱省下来买零食,中、晚餐常吃泡面,夜晚不刷牙,晚上12点多了还没入睡等。以至其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经常感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6)吃苦精神不强。一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到冷天、下雨天,就不能按时起床;军训或技能训练时,天气一热就请假等。
针对上述问题,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在中职学生中实行“自发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自发教育是指从学生自我出发,以学生自我为中心进行的教育活动,强调发挥内涵的核心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创造。
一、自主学习
让学习(包括训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我想学习,我会学习,我要认真学习”的目标。
(一)开展以学习为目的的教育
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招工人员、校友、身边学生等现身说法,谈学习的重要性、实用性,讲企业所需人才的素养,讲“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人生体验等。唤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渴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每天早上读什么,上、下午的自习课做什么,晚自习学什么,都要理出头绪,拿出计划,制订好学习日程安排,保证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的进行。特别强调“今日功课今日毕,明天还有新‘作业’”,鼓励学生执行好计划,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三)提倡合作学习
开展“结对子”活动,让学优生和学困生互选结对,成为同桌,以便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学习;让学生自愿组合,成立“学习小组”,编座时让他们坐在一起,方便学习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让单科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台给学生作辅导讲课,这里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启用”学生教官
培训学生教官,请优秀军训教官和优秀体育教师培训各班挑选出来的学生,把他们训练成小教官、小老师。让他们来教新生做广播体操,教新生叠被子,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等,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教官”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第三方面可大大提高训练效率(学生多,训练时间相对少),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训练的好习惯。
(五)開展竞赛活动
通过开展读书竞赛、学科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答辩赛、表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分享学习乐趣
引导学生利用自习课、主题班会课、课余时间等各种形式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感悟、学习乐趣。
二、自主生活
让学生养成“三会”(会计划、会动手、会分享)习惯。强调“生活要有计划、有打算、人无打算一世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分享劳动成果,积累人生体验”。
(一)制订生活计划,掌握生活常识
吃、穿、用要有计划,休息、运动也要有计划。每周、每月的伙食费、生活用品费的安排等,每天什么时间休息(掌握最佳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什么时间运动(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均要有一个合理安排。做到开支合理,生活有规律,行动有序,身心健康。
(二)提高生活技能
学会购物(价格、质量、适用等问题),学会上网(识正规网站、避不良信息、钱物不受骗),学会下厨(煮饭、做菜、收拾碗筷等),学校组织特困学生到食堂提供服务(打饭等、免费就餐)等。引导学生掌握生活常识,组织开展生活常识竞赛等。
(三)坚持自我锻炼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调适心理,参与类似“野外求生”的户外训练等,多方锻炼自我生活生存能力。
(四)开展展示活动
让学生在展示中增强自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如让学生自行布置寝室、教室(体现个性化和专业特色),让学生“学会”叠被子、洗衣服等。组织开展“美丽寝室”“美丽教室”评选,开展“叠被子”“洗衣服”比赛等。
(五)提供分享机会 让学生在分享中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利用自习课、主题班会课、德育课等让学生分享“生活”经验、人生体验。
三、自我管理
(一)加强自我修养
新生入学时,人手一冊《学生管理制度汇编》,让学生自觉学习《中职学生守则》《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等,向身边的优秀学生、先进典型学习,学会“照镜子”,坚持一日三省吾身,坚持写日记,建立成长“记录袋”。
(二)规范自身行为
学生自觉对照学校制订的《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标准去做,自觉接受《中职生思想品德评价细则》的约束,主动给自己订规矩、定要求,向高标准看齐。
(三)参加自管活动
为学生提供自管机会,学校成立了学生会、校团委、护校队、国旗班等学生群团组织,总人数达800余人(学生会400余人、校团委200余人、护校队100余人、国旗班50多人),学校提倡“大班委会”制或“班干部轮流”制,让人人都有自我管理的机会和展示管理能力的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相应组织。或参与学生会组织的值日活动,检查学生出勤、纪律、卫生、就餐、就寝等情况;或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宣传、广播、文明志愿者等活动,或参与护校队组织的值班、巡逻活动;或参与国旗班组织的升旗仪式等活动。
此外,学校在学生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评定”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来,参与到评定“先进班级”“文明寝室”“美丽教室”中,参与到评议“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
(四)展示自管能力
设立进步奖,对违纪学生进行跟踪,有明显进步的及时在升国旗仪式上给予表扬,颁发“进步奖”;学生会、校团委、护校队、国旗班四大组织实行“以老带新”传、帮、带,上届四大组织成员分别选拔、培训、带领下届四大组织成员,形成传统;让学生参与文艺会演、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为其提供展示的机会;举办“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的演讲比赛,开展“管理之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活动等。
四、自我教育
(一)坚持自我惩罚
不小心或冲动违纪违规了,要自我想办法进行弥补,为自己的过错买单,给自己留下记忆。自己不小心乱丢纸屑了,一要将纸屑捡起来,二要保洁某区域卫生一天或做好事一件;上课或出操等迟到了,责令自己写一份“自我检讨”或为学校、班上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均由自己确定,自认为达到惩罚目的即可。
(二)接受风纪室“处理”
学校成立风纪室,由学生会风纪部成员“值班”,学生一般违纪,被教师或学生发现后,一律到风纪室接受“处理”。违纪学生先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条文及有关制度,再自我认识:错在哪里,有何打算。然后写出“说明书”:一式四份,交风纪室、班主任和纪律委员各一份,自己存一份并遵照去做,教师和同学帮助监督。
(三)接受模拟法庭“审判”
学校成立模拟法庭,由学生会法制部成员“值班”,自制力不强,经过风纪室“处理”后,仍自我屡教不变的学生,一经发现,要求自行到模拟法庭去接受“审判”,对照“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在法制部同学的帮助下,由学生自行做出处分决定。并接受学校通报,同时报告家长。
(四)自我赏识,自我表扬
当自己想到了某一个好点子,做好某件事,在某个活动中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或同学的认可,当自己改正了某个不良习惯或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时,均要懂得自我赏识、自我表扬,懂得培养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激发自我潜能,迸发聪明才智。
五、自我创造
1.开展科普、科幻类学习讲座或读书活动,组织或引导学生多看“超强大脑”“一站到底”等节目,在学习训练中鼓励学生头脑风暴,大胆“创作”,为学生营造“自我创造”的环境和氛围。
2.广泛成立各专业、各学科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以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现学校成立了文学社、礼仪队、鼓乐队、舞蹈队、武术队、合唱团、摄影小组、书画小组、义务维修队、篮球队等20多个兴趣小组,
3.积极开展“自我创造”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创造”的条件和机会。提倡创意生活,让学生自行进行寝室布置个性化设计,教室布置专业化设计等。
4.举办“自我创造”竞赛、表演活动。组织小发明、小制作、生活百科知识等竞赛活动,组织技能比武、文明风采展演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总之,通过“自发教育”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变,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技能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一大截,学生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学校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学校“打造三湘名校,争创全国一流”,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孙迅.浅析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创新[J]. 读天下,2016(16).
[2]王秋梅.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成才之路,2009(4):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