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工具”让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更具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交互工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拓展学生思维,将数学知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经历“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交互工具 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让我们深刻体会了中国教育的巨大进步。“交互工具”的引入成为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助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搭建课堂互动教学的创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一、“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从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重视向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交互工具”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利用“交互工具”教学观察立体图形的内容时,在验证学生搭建的立体图形是否正确这个环节,我们要将搭建好的立体图形放到桌子上给学生观察,由于学生座位限制导致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致使他们对正确结果产生怀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真实性。有了“交互工具”的参与,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玻璃板同屏技术,走到学生中间借助iPad将学生结果与教师答案进行比对,用同屏技术在一体机展示比对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交互工具”对数学教学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
二、“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对“交互工具”的盲目依赖
“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运用“交互工具”来进行学习,盲目的使用只会适得其反。在运用之前教师一定要首先充分考慮“交互工具”是否会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存在多大的价值。同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基础,保证学生对“交互工具”的熟练使用。切勿把“交互工具”的应用作为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二)避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盲目介入
在运用“交互工具”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地介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找准介入的时机。如果学生刚遇到问题教师就马上介入,不仅会让学生刚产生的兴趣就被打消,阻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剥夺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试错的可能性和从错误中不断修正的机会,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如果学生过长时间处于束手无策状态,教师没有及时介入,“交互工具”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就无法发挥效果。
(三)避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对教学效果的盲目乐观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学生参与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对教学整体效果盲目乐观,就会掩盖一部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或不理解的问题,留下教学的隐患。比如,在使用“交互工具”进行比较两个负数大小关系的教学时,通过小组探究环节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负数大小的特点并能准确地进行判断,但个别学生对于负数的大小过于依赖例题,没有这个教学情境就无法进行准确判断,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要面向全体,还要关注个别学生,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由易到难,教师由“扶”到“放”的探究学习的过程。
三、“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实施方向
(一)创建问题情境,让数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交互工具”创设问题情境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贴近生活。比如,教学《数对》的内容时,通过“交互工具”随机抽取第n列第m行的同学,并由被抽到的同学选择值日任务,根据这种方法把班级的同学随机编排值日,不仅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二)构建数学模型,让数学简单化
抽象是数学的一大特征,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容易过于片面和浅显,在学习中缺少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没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通过“交互工具”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不仅直观易懂,而且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小学数学的探究性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时,我们不仅可以借助“交互工具”动态的演示鸡兔互换的过程,同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龟鹤问题》、《人民币问题》等都可以按照《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决,为此就构建了解决《鸡兔同笼》这一类数学问题的模型,让此类问题简单化。
(三)重建教学结构,让数学创新化
小学数学的教学变革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重建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要在教学的创设上有更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创新教学方法,重建、优化教学结构。比如,教学《掷一掷》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交互工具”进行现场统计全班各个小组掷色子的情况,并将数据直接录入电脑中形成动态条形统计图,让数据直观地体现出来,便于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这种创新化的重建教学结构可以提高学生数据统计的意识和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之,借助“交互工具”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建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应该更深入地研究“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6).
[2]杨竞.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如何用好“互动工具”[J].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3]钱慧.巧用“交互工具”提升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成才之路,2013(33).
作者简介
程辉(1982.2—),男,汉族,籍贯:吉林省蛟河市,任教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东升小学,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