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些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119-01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所有学习方式中,“探究式学习”最能体现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那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又有什么模式呢?这是每位处于课程改革之下的小学数学老师都必须要了解的。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或动手实验)→处理资料,对问题进行解释→求证这一解释→获得认识并发表探究结论。但针对探究的知识内容的不同,各个方面都可以有所变化。像下面几种模式:
  1.实验→猜想→验证。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再提出大胆的猜想,再做实验加以验证。这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研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长方体的体积”这节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让学生用棱长为1厘米,也就是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看用了多少块小木块,也就是体积是多少?把长、宽、高,体积的数据记录下来。再做第二个实验:用同样的小木块在第一个长方体上面照样子再摆一层,这样就成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摆完后看用了多少块小木块?也就是体积是多少?把长、宽、高、体积的数据记录下来。实验做完后,让学生討论分析记录下来的数据,看看长方体的体积跟它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到长方体与它的长、宽、高的联系是:长方体的体积正好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根据这一联系学生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究竟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还是一种巧合呢?让学生继续做2个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汇总并显示出来,全班同学通过这些实验和数据,验证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从而得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找出规律→验证规律。就是让学生搜集要探究的有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征、规律,再加以验证。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能被2、5整除的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写出2的倍数:2×1=2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都找到这样一个特征:这些数的个位上是0、2、4、6、8。从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教师再写一些数,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规律去判断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不能被2整除。判断后再用笔算验证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从而验证了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教师可让学生用这个模式去探究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下一节课探“能被3整除的数”时,也可用这一模式。
  3.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规律→验证规律。就是让学生把陌生、不懂的新知识,转化成熟悉的、已掌握的旧知识,然后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找出新知识的特点、规律,从而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可采用这样方法。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为例。教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的方法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再观察、讨论:转化后的长方形跟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再进行验证:运用公式计算出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用数方格的方法看结果是否相同。
  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节内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先算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分米。然后把棱长的单位分米改为用厘米作单位再计算出它的体积为10×10×10=1000(立方厘米)。单位改写后,正方体的体积并没改变。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针对探究的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模式变化着运用。相信教师们通过实践,能将这些模式变化产生更多的子模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