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进行研究与解析。通过研究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间的联系,找到文化与空间的连接点,进而分析文化与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村落空间所表现的形态与联系是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5-0067-02
村落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快速的城市化正吞噬着村落的原有风貌,村落中建筑、空间格局等与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被放大突显,使丰富的村落空间层次逐渐退化,消失。随着西方现代建筑学理论的引入,村落空间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突破口。人类学等学科视角为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体系进行完善。
1 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理论探讨
文化人类学研究内容广泛,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与解读,它主要在研究比较人类各个社会或部落的文化,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特殊现象和通则性。
1.1 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
文化模式是指不同地域,社会背景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人类学专家拉普卜特在研究了大量住屋形式后,得出社会文化决定住屋形式。若想达到对特定地域的建筑具有深刻的了解与研究,需要通过对其文化模式进行研究。
1.2 深层结构与表层形态
文化与社会虽然是两个系统,然而这两个系统是相互影响的,文化是对社会的补充,社会将文化整合。建筑形式与这种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必要联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通过建筑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深层结构与表层形态的关系。
1.3 文化“连接点”研究
研究表明对人类文化的分析可以从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级进行,这三个层级也是由浅入深的。传统村落的空间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发展过程,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2 文化因素作用下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2.1 研究范围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中国传统名录目前共有五批,在内蒙古地区内,在河套地区内的传统村落,总共为18个。
2.2 村落选址
2.2.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对村落选址的影响需要多方面而言。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人们提供了富饶的土地与水源,这些因素对构建村落尤为重要。该地区主要产业为农业及养殖業,因此这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河套地区靠近黄河,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2 精神文化
从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环境因素来看,宗教信仰主要为藏传佛教,由于受到其影响,选址也将佛教寺庙考虑其中。其次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以农耕为主要经济的村落要求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孕育而出,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也正因此其风水观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条件。
2.3 文化作用下的村落空间
2.3.1 物质文化作用下的村落布局形态
村落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物质。十八个村落中,有三个村落为带状型,巴总尧,光联,小召子村。特点为平面呈现条带状,往往沿公路,河流展开,比较狭长.网络型与带状型发展方式非常相近,带状型主要沿一条轴线发展,而网络型多沿多条轴线发展。其中四个属于这种形态。腊铺,楼房沟,美岱桥,塔布赛村。其余村落均为组团型。对于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的村落,需要考虑种植与住宅之间的关系,村落形态表现由多个规模较小的组团组成,组团间相对比较分散。
2.3.2 精神文化作用下的村落空间
该地区主要的信仰为三种。村落中一些场所的产生正是由于不同的信仰,反映着村民信仰背后所传承的文化。实用性信仰:在村落空间布局中表现在庙宇修建,民居中主位摆放神祗。祖先信仰影响着民居内的空间,屋内设置摆放排位的空间,预留祭祀的空间。宗教信仰表现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寺庙的设置。
2.3.3 行为文化作用下的村落空间
不同村落间风俗会存在部分差异,其中对村落空间产生影响的主要为祭火,庙会等仪式。在这些风俗中寻找共同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民俗对于空间的普遍要求是需要特定的空间,也就是说,每次举行的地点基本相同,那么对于村落空间布局就会产生影响,这种风俗习惯对村落空间的影响是长久及相互的。
3 结论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研究部分。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理论。内蒙古河套地区传统村落内文化与空间的作用。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每个民族的必然选择,建筑不仅承载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更需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全面的研究,而不局限于结构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阮昕.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传统民居及意义[J].建筑师,2003,(03):57-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