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运动在安徽省高校的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对安徽师范大学等7所本、专科(高职)高校现阶段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武术散打运动推广意见。
关键词:武术散打运动;安徽省高校;推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2-0050-03
1引言
武术散打运动作为民族文化精华传承了五千年,是华夏民族沿袭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特色的格斗类竞技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中华武术融入现代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现代格斗类竞技运动发展蓬勃,拳击、跆拳道、柔道等其他门类的格斗运动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且纷纷被纳入奥运会正式项目,而武术散打运动不仅在世界范围推广缓慢,即使是在国内推行效果也令人堪忧。当代高校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学习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学习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散打[1]。根据调查,现阶段武术散打运动在安徽省高校的开展情况相较于其他搏击类运动项目如跆拳道等较为滞后,因此,探索一条在高校中推广武术散打之路迫在眉睫[2]。
2研究问题与方法
2.1 研究问题
(1)武术散打运动在安徽省高校开展现状如何?
(2)现阶段安徽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教学情况如何?
(3)在安徽省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运动是否可行?
2.2研究对象
安徽师范大学等安徽省7所本、专科(高职)高校在校学生以及相关教师、专家学者。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武术散打运动项目在高校开展情况的相关书籍、期刊和其他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2.3.2 问卷调查法
在安徽省7所高校各100名学生中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96份,其中有效问卷691份,有效率98.7%。
2.3.3专家访谈法
对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民族传统武术专业刘勇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充分了解武术散打运动在高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武术散打运动在安徽省高校开展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安徽省7所本、专科(高职)高校中4所本科高校开设有散打公共课程,其中阜阳师范学院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专业,3所专科(高职)高校均未开设散打课程。由此可以看出,武术散打运动本科院校相对专科(高职)高校开展较好。从社团组织角度看,其中6所高校成立有武术散打相关社团,充分说明散打运动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学生基础。7所高校中有3所成立有校级散打运动队,并在各级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涌现出多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如安徽师范大学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左佩佩;中国武术散打女队运动员(武英级运动员)获得过2008年世界散打世界杯银牌、2009年加拿大WWC银牌、2009年东亚运动会女子武术散打52公斤冠军、2010年5H全国女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阜阳师范学院2008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邱建良是S-1世界金腰带拥有者、2017年勇士的荣耀GOH羽量级初代世界金腰带、2018年combatpress自由搏击羽量级世界排名第一位等明星级武术散打运动员。就散打教学场地和设备而言,7所高校中3所建设有较为专业的散打场地且具备相关的训练器材,具有相对安全完备的教学、训练、比赛条件;其余高校仅个别散打运动爱好者私人拥有相关器材装备,活动场地基本也是借用其它体育运动场馆,散打运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从师资力量配比上看,4所本科高校均具有武术散打相关专业专任教师,而3所专科(高职)高校中仅2所配备有武术散打学生社团组织指导教师且均为兼职指导教师。
3.1.2 現阶段安徽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教学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结合各院校官网公布数据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选修散打课程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开设有武术散打选修课程的4所本科高校中选修率从0.58%~1.58%不等,总体选修率不足0.72%,远远低于其他体育类课程选修率。选修散打课程的902名学生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其中女生仅62人,占比6.9%,充分说明高校散打运动教学工作开展中普及率较低,特别是对女生引导不足。而3所专科(高职)高校均未开设武术散打相关课程。职业类院校是职业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对学生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后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散打项目在职教领域的缺失令人遗憾。
3.1.3 安徽省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运动具有可行性
本调查对安徽省7所高校各10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96份,其中有效问卷691份,有效率98.7%。
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在691名高校受访学生中愿意了解武术散打运动的有682人,占比高达98.7%;愿意学习武术散打运动的376名学生中学习动机为强身健体的有301人,占比80.1%,具有普遍性;学习动机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有62人,占比16.4%;仅3.5%的学生学习动机为比赛竞技。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愿意了解武术散打运动,50%以上的学生以强身健体、弘扬民族文化为动机,个别学生侧重比赛竞技,这种学习动机比例契合学校体育“基础性、普及性”的教学体系特征。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指出,推行武术进校园工程在《大学体育》《体育与健康》(高职版)教科书中武术散打教学模块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运会(高校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已经将武术散打项目作为常设比赛项目,高校理应重视这项运动的教学工作开展,因此完全适合也有必要在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1]。
3.2 研究结果分析
3.2.1武术散打运动社会普及性较差
经调查,仅266人知道武术散打运动,占比38.5%,而习练过武术散打的学生仅16人,占比2.3%。武术散打运动的社会普及率相对低下。武术散打项目在我省小学至高中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基本成为空白,说明武术散打运动在社会体育推广、群众体育普及和学校体育开展方面做的不够。
3.2.2 学生层面对武术散打运动存在偏见
调查发现,不愿意学习武术散打的315名,其中86%的学生拒绝学习的原因是容易受伤,这就是对武术散打运动不了解造成的偏见。在高校中开展散打运动,首先是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在这期间学生的身体素质、灵活性、柔韧性、抗击打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再进行散打比赛其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加之在高校进行的散打比赛区别于商业性质基础防护的比赛,具有全套的安全护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是极低的。
3.2.3 学校层面对武术散打运动存在偏见
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高校之所以不愿大力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制约因素,除了怕出现运动损伤;再有就是担心学生学习散打会增加打架等治安事件发生的概率[2]。这种看法可以说完全是主观臆断。散打运动讲究尚武崇德,对高校学生再辅以武德教育,习练散打导致校园治安事件的几率将大幅降低。
武术散打运动作为“国术”,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项目。建议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散打教学体制改革,向未开设散打选修课程的高校相关领导反映增设课程安排,促使散打运动在安徽省高校普遍开展;体育主管部门加大高校散打比赛投入力度,参照全运会、大运会模式将散打比赛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各高校应加强武术协会(武术散打协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将学校武术散打比赛、校际交流赛开展成为常规体育活动,借助武术散打校园文化的发展,提高我省高校学子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徐新胜.江西省武术、散打运动现状与改革设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111-112..
[2]朱亚伟.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因素解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01):54-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