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阈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乡村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是黑龙江省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近年来黑龙江省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乡村旅游业也呈现发展迅速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空间分布不均、经营模式单一、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为促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全域旅游;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8-0009-02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是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边境线长3045千米;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国内外客源充足,具有较大的地域优势。
黑龙江省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气候,降水和地势的优势,黑龙江省是拥有全国最多林业资源的省份之一,天然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独特的林业资源与乡镇村落相互衬托,加上黑龙江省的冬季较长,降雪较多,形成了东北天然的林海雪景,这大大吸引了游客的到来。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灿烂的东北文化,且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黑龙江省有满、蒙古、锡伯、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它们都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传统冬季體育运动,所在的乡村部落都具有开发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潜质。此外,黑龙江独有的冰灯、冰雕以其多彩绚丽的造型赢得了各地人民的欢迎与喜爱。冰雪与乡村的特色结合,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
(二)政府的重视程度加深
2017年年底,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指引》,使得乡村旅游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且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开发建设乡村旅游点已达上千余家,乡村旅游经营户近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0万余人;10个乡村旅游点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8年5月份,黑龙江省旅游局又颁发了关于2018年乡村旅游工作安排的通知,从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三个方面对2018年的乡村旅游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目的是继续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积极培育农业旅游新业态,推动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再上新台阶。
2018年年底,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18年新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包括哈尔滨市亚布力镇青山村农家乐聚集区、佳木斯市汤原县汤旺朝鲜族风情园、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下渔村等28个示范点。且哈尔滨市还入选了途牛旅游网公布的2018年乡村旅游客源地TOP10榜单。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6.06万人次,雪乡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17万人次,漠河北极村累计接待游客0.38万人次。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使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呈迅速发展的态势。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全域接待能力弱
乡村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和持续经营的保障。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某些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存在着脏乱差的情况,地区卫生问题严重。一些农户在开办旅馆时过度装修,失去了当地的东北特色文化符号,使消费者体验感变差。而部分高级景区却缺乏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设施。全域接待游客的能力显然不足,这大大影响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注重可持续发展
很多乡村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对待自然资源的措施上存在着滥用的问题。为了追赶潮流,不考虑自然条件限制,过度开发资源,在环境脆弱的地方大力建设,最后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损害。比如在某些水源稀缺的地区建设人工湖,在林区过度开发等。
(三)空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发展缓慢
现如今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有雪乡、亚布力度假区、漠河北极村等。由于宰客事件使雪乡信誉大大降低,亚布力滑雪度假因市场压力较大而盈利较少。其他地区的旅游品牌建设比较落后,发展比较缓慢,政府投入不足,同时农户也缺乏市场意识,目光比较短浅,这大大制约乡村旅游全域化的发展。
(四)经营模式单一,产业链较短,宣传力度不足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但是在经营模式和产业链建立上依旧比较单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没有与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相匹配,逐渐导致后续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发展停滞以及消费者流失。而且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有些地区缺乏政府统一规划,一些地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融合度导致产业链短。同时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有限,应加大宣传力度以及扩大宣传途径。
三、全域旅游视阈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一)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黑龙江省部分乡村地区以建设景点为主要目的。而发展全域旅游是系统工程,不是空间上的大拆大建或处处建景点景区,而是应该更加关注景点景区等项目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1.加强地区统筹发展,实行多规合一。以旅游业为支柱,从乡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绘制蓝图,全方位的规划乡村地区,全面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建设。并且注重全域旅游规划的协调性,结合当地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2.打破景点观念,避免景区内外两重天。重点打造乡村资源丰厚地区,但同时其周边地区也应加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专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接待水平,给游客宜游、宜居、宜业的一体化体验。以点带面,以景区带动周边,以周边建设服务景区。 (二)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发展转变
根据经济学上讲的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和旅游产业链模型,景区门票涨价本质上是不经济的,对一个景区的发展是不利的,门票经济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要实现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1.树立大旅游观念,转变景区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景区综合盈利能力。景区要转变发展思路,深入地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旅游景区的产业价值链,努力实现景区价值增值。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并与完善的销售体系相结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销售模式与接待系统。
2.淡化门票收入意识,寻求社会有利支持。景区在降低门票价格的同时,要积极主动的寻求社会资助,如社会各类基金、多种企业赞助以及政府部门的各种补贴,使得投资主体能够正常运转,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就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旅游产业要素供给的巨大机遇,也是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巨大动力”,乡村旅游业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黑龙江省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些变化,实现旅游供需平衡。
1.在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上有所突破,比如增加个性化旅游模式,便捷自由行旅游模式,等。冬季利用冰雪资源开展赏雪、玩雪、滑雪等活动;夏季利用凉爽气候可开展登山、避暑等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低中高端需求。
2.提高乡村旅游供给质量,旅游供给除了旅游本身外还涉及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文化、金融等方面。提高餐饮、住宿、交通以及文化的供给质量能够拉动产业发展,同时更好服务于乡村旅游业,给予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使旅游更加高效。
(四)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旅游+”是打开封闭循环的直接手段,要让“+”变成焊接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1.“旅游+文化”。文化是鄉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与驱动力。一方面必须深入挖掘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创新的有文化内核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吸引其成为固定游客。另一方面,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园可以依靠黑龙江省特色民俗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种植、采摘、观赏、娱乐为一体的东北特色旅游品牌,这也是乡村旅游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路径之一。
2.“旅游+互联网”。建设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将黑龙江省各个乡村的信息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进行整理分析,将之发布到旅游网站和应用软件上,通过集聚效应增加旅客的数量。从全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协调区域内和乡村旅游有关的资源,形成依靠互联网,依靠网络所带来的集群优势发展本地乡村旅游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玉香.我国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
[2]吴冬梅.关于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路径研究——以永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
[责任编辑:王凤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