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侯章艾
摘 要 森林的虫害被称为“无烟的火灾”,严重威胁林业生态安全。传统的灭虫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对森林造成危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相比之下,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更为环保、持久度好的优势。森林虫害防治作为森林资源管控的关键,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其予以高度关注。基于此,分析了森林虫害防治的意义,阐述了森林虫害防治中现存的问题,探究了森林虫害防治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防治技术;森林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42
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全面施行,人工林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从而对森林虫害防治工作提出新标准,即以森林资源保护为核心,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气候自主调节,从本质上对森林虫害实施科学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对植物、动物的威胁小,能实现长久的控制防治作用,并且不会污染环境。因此,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
1 生物防治技术的定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2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
1)生物防治技术是无毒、无残留的,对动物、植物都没有损害,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建立对抗害虫的生物群体,对防治虫害的效果好,能够长期使用,从而达到防治、抑制虫害的效果[1]。
3)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不会让害虫的体内产生抗体,能够做到长期有效的防治。4)生物防治技术的成本低,能够做到就地取材,原材料获取比较容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对森林虫害的认识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极易暴发成灾。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 000余种,广泛分布在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只要条件具备就有可能暴发成灾。许多學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改变了有害生物发育期,也改变了有害生物分布区和暴发频率,还有可能改变有害生物与天敌的关系,有的无害生物甚至可能变为有害生物并大面积发生。据统计,近十几年来,松天牛、春尺蠖、杨树舟蛾、黄脊竹蝗等10多种本土有害生物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暴发成灾,已经变成主要害虫。从目前来看,我国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较2000年增加了67万公顷以上[2]。
4 森林虫害防治中的现存问题
从目前来看,森林的虫害面积有增加趋势,治理的难度很大,伴随着人工造林的面积增加,单一和纯林面积的扩大,有害生物的为害在急剧增加,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树木的损失严重。近几年来,外来物种同时也在增加,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控制,但是存在的隐患却不容忽视,往往虫害的出现初期很容易忽视,检测跟不上,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发现时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目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还在用农药进行杀虫,这种方法不持久,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5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中的具体应用
5.1 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防治技术
1)在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是食物链的一环,要想除掉损害森林的害虫,可以保护和培育害虫的天敌,为损害森林害虫的天敌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繁衍的条件,为天敌创造有利的自然环境。2)在害虫天敌的繁殖时期,增加天敌的数量,如捕食性的昆虫、寄生性的昆虫,利用天敌可以有效地降低森林中虫害的数量,起到防治作用。3)在保持本地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引入新种类的捕食性、寄生性的昆虫,有效增加森林中天敌昆虫的数量和种类。
5.2 利用动物、植物的代谢物
动物、植物的代谢物亦称中间代谢物,是指通过代谢过程产生或消耗的物质,如生物碱类等,可以抑制幼虫的生长,对幼虫的触杀起到一定作用。
5.3 利用不育性防治昆虫
利用特异性的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功能,如辐射不育、化学不育、遗传不育等;或者改变遗传的成分,让雌性不排卵、雄性不产生精子等,或者是不能正常发育的,将这样一些群体放到自然中去,造成昆虫的后代减少,一直持续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昆虫将会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最终会导致昆虫的灭亡。
5.4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
相比于化学农药来说,生物农药能够实现持久的控制,对人、环境的污染小,不会造成生态的负担,最主要的是对害虫的天敌起到保护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在森林防治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防治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如下4种。1)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的自然种群死亡率高,绝大多数死于微生物感染病,微生物中细菌占比重,现已有微生物杀虫剂,进行大面积的森林防治,对昆虫种群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2)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真菌是目前世界上研制最成功的,昆虫原病毒做成的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因为杀虫效果好,昆虫病原病毒的研究方面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3)昆虫病原病毒,昆虫病原病毒是目前国内外生物防治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昆虫病原病毒做成的杀虫剂安全、有效,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动物、植物没有伤害,是真正的绿色农药,昆虫病原病毒制成的农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4)昆虫生长调节器。昆虫生长调节器是在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进行干扰和阻碍,让昆虫的发育和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让昆虫的个体发育不完全,让其生长能力下降,然后导致快速灭亡,最终达到种群灭绝的效果。
5.5 刺眼峰在防治森林虫害中的作用
刺眼峰可以寄生在昆虫的体内,是目前我国防治害虫最多、应用面积最广的一类天敌,刺眼峰防治的害虫多样,适应环境强。 5.6 鸟类在防治森林虫害中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鸟类是害虫的“克星”,对于鸟类的应用中,不仅效果持久有效、还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除此之外,鸟类的存在还可以平衡生态的发展。目前,常见的除虫害鸟类有啄木鸟、杜鹃等,它们都是以捕食虫类为生,确保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了虫类的数量,从而减低了虫害对森林的破坏[3]。
鸟类是当前森林防治虫害的手段之一,与其他生物防治技术相比,鸟类的防治主要是达到预防的目的,并非是在虫害发生之后,如在虫害发生之后,则应该使用其他的生物防治技术。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对鸟类进行买卖和捕杀,导致有些鸟类的滅绝,最终给森林的虫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5.7 生物酶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生物酶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内,保持生物的生理代谢,还能有效地抵御外界的水解酶,进而保护生物体受到伤害。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也得到很好的提升,酶技术也突飞猛进[4]。蛋白酶的研究趋于成熟,在虫害的防治方面,可以很好地利用酶的特性抑制肠道的蛋白活性,导致害虫的身体受到伤害,被抑制蛋白活性的害虫会因为缺少氨基酸无法正常的发育和生长,最终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的改变,最终导致灭亡。目前来看,酶技术在森林防治虫害方面使用广泛,能遏制害虫的生长,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6 结语
森林中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流行、暴发有着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自然属性看,林业有害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其成灾是生态失衡、种群非正常增殖的结果,是所处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从社会属性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在我国更多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滥用森林资源,违背自然规律地干预森林生态系统,有意或无意识地将外来物种引入新生境,都会使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灾害发生[5]。从灾害发生机理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与人类流行病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暴发和流行都要具备传播源头、传播途径和易感群体这三个基本环节。这三者只要控制住其中任何一环,灾害都不会发生。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这些客观规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才能收到应有的防治成效。
参考文献:
[1] 卜力强.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6(1):138-139.
[2] 刘响飞,韦秋霞.小议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83.
[3] 艾艳芳.现代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4):47.
[4] 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5] 柯亮忠.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49-50.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