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及新材料工艺应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工艺得以推广,也让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效果愈发明显。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及新材料工艺应用的研究,对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
  1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普及推广与应用范围的主要应用价值
  (1)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由于在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工作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部分城市的工业生产区与城市的水域系统距离过近,城市运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缺乏稳定的处理渠道、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域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而上述问题在城市發展与建设过程中的频繁出现,不但对城市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污染,威胁到我国国民的人身健康,还与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发展的发展理念与原则具有极强矛盾性与冲突性,因此对城市节能环保性能的提升刻不容缓。
  (2)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普及推广范围与应用程度的主要价值表现为:
  第一,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总量,从而在国家层面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程度。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与运行主要消耗能源类型为两大类,分别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力电能、风力电能等)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而现阶段社会运行所消耗能源量过高,受限于技术因素影响,燃烧较为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总产值较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而随着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扩大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范围,可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总量。
  第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大量应用绿色节能新材料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采用传统施工材料而出现的建筑气味问题、隔音性不足等问题。例如在传统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由于大量使用人造板材、家具黏合剂107墙纸胶等施工材料,其材料中含有高浓度的甲醛,会在建筑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期间对建筑居住人员造成长期的身体损伤。而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则有效避免了甲醛问题的出现。
  第三,对建筑工程新能源的利用。在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选址过程中,往往侧重于优先选择适宜生产建筑新能源的区域,从而在建筑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期间内,业主可以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来生产较为洁净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而供应建筑能源消耗。
  2 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及新材料工艺的应用
  (1)水泥聚苯板。这一节能新材料主要是将经过废弃处理之后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与起泡剂、水泥等材料进行混合,同时添加适量水制作成的保温隔热的新型板材。水泥聚苯板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与较高的强度、韧性,同时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小,施工成本低,并且是对废弃材料的再循环利用,与目前节能环保理念相符。在建筑工程中,水泥聚苯板多数用在建筑墙体与屋面的保温隔热层中。
  (2)玻璃棉。该节能新材料属于玻璃纤维的一种,是人造无机纤维,正因为是熔融玻璃的纤维化,所以也可称作为棉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成型性,并且导热率较低。在建筑工程中,玻璃棉这一节能新材料主要用在房屋建筑与管道等工程中,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
  (3)岩棉。该节能新材料的原料主要是白云石、玄武岩等,经过高温熔化、高速离心处理之后成为岩棉纤维,之后添加防尘油、粘结剂等且经过多道工序处理便能形成。岩棉同样具备保温、隔热的性能,并且在吸收噪音方面表现良好,再加上稳定的化学性能,在业内被称作为“第五常规能源”的主要节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有着广泛应用。
  (4)粉煤灰。该节能材料实际上是火电厂生产废弃物,具备质量轻、孔隙多得特点,所以能够作为建筑工程中许多材料的生产原材料。将这一材料应用到建筑节能当中,不仅能够缓解目前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也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该节能新材料是一种建筑墙体保温性材料,生产原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海泡石等,经过处理之后添加轻体无机矿物作为填料,加入适量添加剂加工制成,拥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并且施工操作便捷,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
  (6)新型玻璃。可分为防辐射玻璃与中空玻璃,其中中空玻璃采取的是一种双层结构,两层玻璃间属于真空,能够更好的阻隔热量,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多用在建筑门窗上,能够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从而达到减小能源消耗的效果。
  3 建筑节能新工艺的应用
  3.1 智能控制技术
  在对建筑物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结合建筑设计需求以及成本控制目标去选用更加节约电量的智能化灯具,如光线感应、声音感应控制的灯具,凸显出建筑节能效果。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建筑物的采光情况有所考虑,保证自然光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才能够在提升室内照明度的基础上,节约灯具照明带来的能源效果。又如,在建筑工程的温控系统中,需要结合建筑内部对温度的要求,对内部不同空间进行相应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以众多温度传感器形成整体的温控系统,实施对不同空间的温度展开测量,一旦超出预设的舒适温度,便会自动启动空调系统进行调整。
  现如今许多大型建筑工程内部尤其是设备控制管理室,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防止出现高温情况,便可在墙面、地面等远离设备的地方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实时测量以及与出风口的配合,智能化控制空调制冷的启动及具体工作功率,保证温度控制的自动化。
  由此可见,智能化控制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工艺而言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在实用性、稳定性方面表现更好,最重要的是有着显著的节能效果。
  3.2 新能源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运用新能源技术,能够明显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并且对建筑物用电情况进行有效优化。在目前的整个建筑节能需求来讲,太阳能、地热能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新能源技术工艺,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新能源的利用需求,通过更换与替代传统设备去提高建筑工程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选用节能设备去提升节能效果。比如太阳能属于常见的清洁、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将其应用在建筑节能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如今能源紧缺的局面,以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应用去减少人们生活中对传统资源的以来,也降低建筑能耗,这对于节能型建筑的构建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变频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拥有更明显节能效果的变频设备得到研发与投入应用,而随着这类变频设备的启用,节能目标也能够更快实现。从现阶段来看,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需要对电气设备分布情况全面了解,对变频设备进行合理布设以及合理控制设备运行功率,避免设备出现负载损耗与空载损耗。其中变频空调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能够结合负荷变化去自动调整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大大减小了风机动力消耗,也就实现降低能耗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节能工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系统性特点,涉及到众多领域以及贯穿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后续使用效果产生深远影响。绿色节能作为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对这一方面的所应用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研究加大力度,同时完善对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从而助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王彦华,李吉.新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及质量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8(21):99.
  [2] 朱泽峰.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和新材料工艺的应用微探[J].中国建材科技,2018(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