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强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沉积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孕育了无数代人的成长。任何国家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代表,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学习到不同的文化内容,但在我们接触新的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意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应当从小抓起,尤其是在初中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将传统文化扎根在青少年的心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4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2
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作出努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了千年,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文化交流虽是好事,但过度的融入外来文化对却我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甚至有崇洋媚外的现象出现,使我国传统文化遭受冷落,这样的社会环境导致我国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缺乏了解,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造成了负面影响[1]。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被忘记,继续传承下去。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意义
1.背景
传统文化是我国先辈留下的文化瑰宝,是几千年来民族前进路上的基石。西方文化的过度融入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反而追捧西方文化,这种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十分不利,因此还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培养青少年对传统知识的认知,提升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养[2]。
2.意义
影响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化软实力就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国家的未来需要青少年一代的努力,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抓起,深化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才能够实现中国的长远发展与民族的兴盛。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1.對教材中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在课本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教材内容,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仔细为学生讲解,尤其是对教材内涵的挖掘十分重要。通过对教材中内涵的讲解来教育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学生的最为关键的步骤,因此在教授学生时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3]。
2.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应适当推荐一些经典著作给学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规定的内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把喜欢的句子进行摘抄,阅读完成后写读后感。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文章内容,自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把优秀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传阅,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丰富学生个人的文化涵养。
3.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活动
语文教师可以借传统节日来开展课堂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语文教师可以以此来开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国各个节日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由来典故,极具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去了解我国的节日由来,民族风俗与民族文化,可以为学生讲述节日的历史起源,整理一些关于节日的诗词文章等。让学生能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氛围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
4.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通过举办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进行。可以为学生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校内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写作比赛或者是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等,也可以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木兰诗》的学习中,可以播放一些木兰从军的影视片段,使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背景与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学校组织春游或秋游的时候,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或历史景点去游览,使学生在游览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潜在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
要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首先就要提高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只有教师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才能更好的育才教人。在加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使语文教师能深刻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职责,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还有着承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教师在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前,首先自身要对课本内容了解透彻,在课堂教学中,要去除其中糟粕的部分,将精华内容保留下来。学校可以每学期对各个班级进行评比,对优秀的教师以及班级进行表扬,激励师生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做出努力。
6.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本知识对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容易出现学习疲倦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来自由抒发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将学生们不同的观点收集起来,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中更加积极地去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青少年们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中国的下一代更加优秀,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内外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之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77-78.
[2]郑新丽.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要素选编分析——以七、八年级为例[J].语文建设,2018,389(17):6-11.
[3]茹施华.试论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17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