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层面探寻电影中的场所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从人对电影中景观建筑的视觉体验出发,借助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理论探索人与自然、人与景观建筑、人与场所的对话关系,分析探讨影视中所呈现的景观影像,从空间层面进一步阐明场地与人的关系,强调现象学中对景观体验的理解,以期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注重场所意识,重拾建筑的场所精神,使处于场地的人与场所产生共鸣,从而增强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景观建筑;场所精神;空间层面;电影场景
一、电影场景与景观建筑
藝术领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景观设计师探索着与其相关联的其他艺术领域,试图向绘画、雕塑、影视等艺术领域寻求灵感,而电影为超越真实的视觉艺术,也往往是基于生活的,因此影视与景观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师必须把景观建筑真实地建造出来,供人们长时间居住,经得起真实世界的审视。而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场景可以移花接木、以假乱真、开展视觉游戏、充当临时场所,电影在场景创作上拥有空前的自由。电影中的场景可以理解为虚拟世界中的建筑与空间,它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建立在真实空间的基础上,通过选择,运用象征、夸张等手法呈现,让场景为感情服务,以推动剧情发展、烘托事件氛围、突出人物性格。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场电影,那么设计师扮演的便是导演的角色,场地是这部影视的场景,设计元素是电影中的“道具”,而如何去表演场地上所发生的“故事”,则需要设计师用心去关注、揣摩、推敲。这部影视作品的主角,则是将在场地上演绎的人,一切场景和剧情都将围绕着“人”来展开。
二、场所精神与场景氛围
场所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环境或背景。场所是有行为的场地,场所等于场地加上在场地上发生的行为,正是因为有了行为,这块场地才具有了意义。很明显场所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它生于人且因人而存在,这一点与电影中的场景有着相似之处。
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曾在1979年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虽然很抽象但是人真实存在的情感,当然电影中的人物也同样是可以被赋予这种情感的。笔者认为“城市形式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
这一观点在电影中也有体现,以被大家熟知的系列电影《指环王》为例,这些电影中的场景由于特定的人物的活动被赋予了不同的“场所精神”,表现方式即展现出不同的场景氛围。夏尔田园、魔多、瑞文戴尔这些表现氛围完全不同的虚化场景虽是虚拟世界却能深刻表现场所形象,从而给荧幕前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其原因正是这些场景准确的把握了所处于该场景中人物们的“精神”以及画面中景观应该被赋予的“场所精神”,从而使观众可以感受到该阶段的电影场景想要传达的氛围,与画面产生共鸣。
三、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
在建筑现象学的语境下,场所精神演变成一种时间—空间的复合体,是一种纵向—横向的复合体。时间层面主要指该场所经过时间的变迁所累积的独特历史文化;空间层面则是场所本身包含的景观建筑及其他环境的本质属性。由于时间上历史不断累积和空间本身存在多重元素,场所精神是超多维的复杂整体。
从时间层面来说,景观作为场地一旦有人的行为的存在,就会产生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诺伯格·舒尔茨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提到“纪念性”意义,这可以体现出景观建筑师的历史责任感。这种历史责任要求作品承担起延续历史文脉的责任,要考虑景观背后的涵义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等,还要考虑如何用景观建筑去继承这些内容。
而站在空间层面的角度上,被更多关注的是“此刻的存在”,即场所此刻本身人的行为和感情物质空间属性,例如环境的自然形态、地形地貌,建筑的形态结构、材质质感,景观的空间分布、色彩组成等等,不同的物质属性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精神”。以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说,路易斯·康与砖的一段对话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表达了建筑在空间层面的一种属性——材质。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用什么材质和使用这种材料的原因,同样在电影中,我们也要考虑以这种材料构成的建筑为何出现在这个场景中。
综上所述,时间层面上的历史文化角度是对一个场所纵向的挖掘,适合于个例的更深入研究。本文更偏向寻找电影中场所精神体现的共性,因此主要从空间层面着手,举例不同类别的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加强对场所的体验和对其精神的领悟,分析人与自然、人与景观建筑、人与场所的对话关系,探究场所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
四、场所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
在霍建起执导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在景观视野当中,每一块场地都有其自身的空间属性。一方面是其自身的自然形态,比如给我们留下影片中深山、树林、梯田、小溪和薄雾等自然景观风光的印象;另一方面是人物感情赋予给特定场所的精神。
电影中多次出现父子两人送信路上细细长长的山路。生长茂盛的植物使画面的色彩基调是翠绿欲滴的绿色,这种色彩是纯粹的、自然的、令人心神向往的,可以体现山村村民在这里生活的安逸和愉悦,侧面体现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村民之间淳朴、不加修饰的感情。影片中大部分场景都选取这种细长的山路,因此它本身具有这种特殊的物质属性,可以体现父亲送信的艰辛和路上的孤独,这样的场所由于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信的行为活动,被赋予了父亲对工作的责任和热爱、以及村民对父亲的崇敬。
影片中多次出现一座桥。第一次是父子二人和狗第一次送信,第二次是送信归来,第三次是儿子继承父亲和狗去送信。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自然的天气、画面的氛围和色调,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为什么选取桥作为贯穿整个影片的一个场景呢,也是因为它独特的物质空间属性。首先,桥是连接村子和山林之间的桥,是踏出村子,进入工作的节点。其次,桥是一种隐喻,常用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前面提到的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这座桥被赋予了父子之间逐渐拉近的感情,体现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认同,和对这一方家乡土地、这一份工作的归属感,被赋予了独特的场所精神。 《那山那人那狗》将视角锁定在山林与乡村,虽然它们也拥有自己独有的空间特质,但场地本身看起来大同小异比较单一,因此体现场所精神的方式主要是在环境中捕捉想要表现的氛围,通过可以给人以强烈感受的画面基调、画面构图来完成。而电影《世界》中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为城市,尤其其主要场地具有特殊性,空間变化更加丰富,更多的是通过景观建筑所在场景本身给人的视觉感受来表达感情,通过场景不断切换和对比来突显故事内容。
《世界》主人公赵小桃是一名舞蹈演员,舞台上,她身穿华丽舞服在璀璨的灯光中光鲜动人,舞台下,她穿梭在幽暗拥挤的地下室和廉价旅馆。影片中在“泰姬陵”前跳印度舞的赵小桃,看起来婀娜多姿、光鲜动人。在空间层面下我们暂且不讨论泰姬陵的历史文化与内涵特征,单是规整茂盛的植物、宏伟建筑形态、纯白色大理石、精致的玻璃与宝石点缀这些视觉元素便可以体会到“泰姬陵”想要给我们传达的纯洁而渴望欢愉“精神”的情绪,在其衬托下更加突出了舞蹈背后不自然的热烈。
而“泰姬陵”只是作为电影《世界》中的世界公园这一场所的一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有的特质: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大本钟、比萨斜塔、巨石阵、凯旋门、雅典卫城、曼哈顿区,这些建筑物都在电影中以一种线索的形式与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的触动,因此世界公园拥有更复杂的精神。而世界公园还有一个特殊性在于它是真实的场所,但同时它又是一种伪造的真实,是真实的浓缩。人们可以从这里通过一种虚无的表象来获得心理的满足,也许前一秒你还在神秘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下一刻马上就进入了繁华的曼哈顿区,这种极度压缩的场所变换,就延续了贾樟柯导演追求的夸张的戏剧效果。在这样场景快速的切换和对比中,每个场景特有的场所精神和主人公内心的虚无和落寞也就被更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五、启示
在当代,电影中视觉景观的过分强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用奢华壮观的场景来制造“大片感”的电影比比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忽略了电影中场景最为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追求的体验不只是视觉方面的体验,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以及心理层面的多方面体验,不只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也是对场所所创造精神氛围和蕴含历史及文化的体验以及对于景观未来的想象。
一个好的设计,应当是从场地入手,充分了解特定场地的自然属性,了解在其之上存在的条件与景观,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甚至是将来,了解这片土地的厚重精神,也要了解设计将要运用的材质、形态、颜色、光影等元素的特质,了解生活场地上的人们,了解行为活动对于场地的意义以及这片场地对于人的意义。
电影是当今视觉媒介中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场所精神,从经典和优秀的电影中,人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场所和与之契合的场所经验。希望设计师能从中提取到一些灵感,将其传承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创造更加文明、优秀、蕴含丰富精神的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舒尔茨.实存·空间·建筑[M].王淳隆,译.台北:台隆书店,1985.
[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报,2000(2).
[4]章俊华.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3(2).
[6]肖阅锋.当代视觉媒介下场所精神的发展与创新:以电影为例[J].管理观察,2015(8).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