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资源分配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科建设的成效。提升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是高校绩效预算的出发点,但实行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评价结果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信息共享、加强体制建设和积极推动评价结果应用等措施,以期绩效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学科建设;资源配置
  在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按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生产出来的产品仅可供自己的生活需要,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依靠个人的基本消费需要来决定。随着生产力提高、商品所有权的明晰、供需关系的多样化,人们通过竞争市场中的价格涨落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但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不像私人物品那样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再加之投资巨大、经济效率低,还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所以预算分配就成为公共部门的资金分配的主流。预算是数字化了的计划,用数字来表示预算的结果,组织运营需要通过预算来协调和控制。预算效益、效果、效率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一、学科建设专项绩效管理的研究背景
  国家发展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科技的博弈,高等教育承载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在扩招的初期为硬件设施而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还是后期的内涵建设中所投入的学科建设资金。无论哪个时期都存在资金供需紧张的情况。高校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经历了校园建设资金的困扰;高校内涵建设对资金需求远远高于连年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内涵建设和学科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所以高校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收支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资金的供求问题,高校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随着高校资金的不断增加,高校的财务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面临的局面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由来自于资金和经营的风险,而预算是建立在高校的战略定位、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对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综合调配,所以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防范由于扩招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偿债风险。所以,以预算为抓手可以引导资金流动的方向,从而有效地避免因资金断裂所引发的困境,提高现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诞生、居民对财政预算的关注度上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以及高校出于自身发展管理的需求等诸多因素,高校绩效预算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就现阶段高校绩效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提出一些意见,以期为预算绩效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二、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现状
  1.缺乏互通互联的信息系统
  我国高校现在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就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是一种最简约的组织形式。以高校为例来解释它的特点就是,高校的人事、财务、后勤、科研、教学等各级部门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每个部门接受一个分管校长的管理,各个分管校长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按照一定的职能、专业分工来设置成各个职能机构,各级职能机构担负计划、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各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作为助手,從而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分工明确、职能部门相对稳定、容易发挥集团的组织效应;但另一方面,它缺乏信息交流,各部门缺乏全局观点。因此,大多数高校财务早几年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财务信息在校本部和二级院校之间的互联互通。但财务信息还未实现和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2.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根据经济学的假设,所有的主体都属于经济人,其目的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是想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两者之间利益诉求的不同就会产生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从目前公开的相关文献和实际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的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主要由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由教育部门和高校自身按照财政部门的总体要求进行评价,也就是一个自我评价和抽查评价相结合的过程。但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高校的绩效评价指标过于单一,或者是只规定了一些通用的标准,无法体现高校的一致性,无法正确地衡量高校的绩效和运行情况。
  3.绩效评价与奖惩机制相脱节
  财政部2011年4月发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三十三条关于预算结果应用的规定: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办法中就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未达标的项目明令进行整改,对仍未整改的项目要调减项目预算。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仅停留在整改,并且对限期整改的项目并未进行后期的验收,所以可以反映出绩效成果的利用并不充分。预算管理机制尚未完善,高校项目二次投资终时没有将前期绩效评价结果纳入项目延续申请当中,项目再申报时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中也没有前期绩效评价结果的要求。
  三、完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1.完善信息共享
  高校财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财务信息在校本部和二级院校之间的互联互通,但财务信息还未实现和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很容易出现重复投入资金、重复购置设备等现象,不利于资金统筹安排。由于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如何通盘考虑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取消各部门各自为政、做好事前的预算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切离不开信息共享,只有通过信息共享,才能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缓解高校资金压力。
  另外,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信息沟通作用。教育部门属于信息方面较为有优势的部门,更了解高校的具体的运营方式和运营情况。所以它在绩效评价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作为第三方对高校的绩效评价进行评价,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提供给财政部门进行预算拨款。由教育部门搭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将相关的结论和信息公布在平台上加以公布,形成信息化管理,以保障预算管理公平公开。   2.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首先,目前部分高校的预算管理停留在预算的申报和报表的编制阶段,还未充分发挥预算的资源分配和引导的功能,预算管理只有预算而缺乏管理。绩效评价是由财务部门完成,这样便于高校配合财政部门完成资金使用合规性和效率性的检查。但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是效率,而且要看效益,所以将绩效评价从财务部门中剥离出来,这样有利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日常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三方平台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对接。
  其次,现阶段的绩效评价是在财政部门主导下进行的。财政部门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双重身份违背了独立性原则,加上对高校的内部信息并不很清楚,就像委托人和被委托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样。教育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又是一下预算的控制主体,它掌握着财政拨款的权利,又对高校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所以现行情况下,由教育部门实行绩效评价也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首先,要将绩效评价结果积极对外公开。评价结果有效利用就要建立对比机制,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在纵向上对项目要进行持续评价,通过连续的观察,对项目改进情况和成果有清晰的认识。在纵向对比的基础之上,对于同类的项目中效率低、效益差的未达标项目实施清退政策。这样才能辨别项目之间的优劣,并将评价结果以某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以促进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完善管理。
  张琦(2013)曾提出社会公众、信息中介与政府部门形成的政府财务信息市场,已初步发挥出影响信息供给的调节功能。由基层单位对本年的绩效情况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做个总结,并反映给上级主管部门,由政府部门对外发布信息;接下来是媒体等信息中介,对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反馈给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对上述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督促政府改进管理,它说明了信息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建立高效的政府。
  其次,加强信息主体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财政部门要建立评价结果和预算拨款相关联的机制,做到奖优罚劣,让高校回归到建设国家一流大学的国家战略轨道上来,真正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很多高校仅仅将学校的资金收支情况记录下来,并未在相关预算编制中充分应用评价结果,致使预算控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想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就要加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有利于高校的自我管理,有利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也有利于二级院系增强支出责任。
  四、结语
  绩效管理本质上都是人們对投出的资金与所期待的回报之间是否均衡一种自我考量,如果居民对付出的成本与期待的回报不匹配时就会收回投资。只是政府作为居民的受托人,跟居民这个委托人之间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政府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居民无法也很难甄别政府提供的财务信息。
  所以,我国的预算从最开始的注重支出合规性和合法性的预算,到如今强调支出的责任和效率的绩效预算,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预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促使高校等行政部门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上快马扬鞭、奋力向前,这样才能建立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琦,张娟,吕敏康.预算制度变迁、网络化环境与政府财务信息传导机制――基于商务部“三公经费”公开的案例研究.会计研究,2013(12).
  2.陈俊,丁力.预算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财会月刊,2018(23).
  3.张泉泉.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央财经大学,2016.(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