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日汉隐喻运动表达词汇化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空间运动为源域来构建我们对心理状态、五官感知等抽象概念理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隐喻性运动”。本文将通过语料调查展开研究,探讨日汉隐喻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词汇化水平的异同以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结果发现,同一目标域下,日语的路径动词均较汉语路径动词表达更为丰富,即日语的词汇化水平高于汉语。而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日语较汉语更为丰富与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在日语表达中,路径动词的使用最多,而汉语表达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最多。在语言类型方面,汉语呈现出动词框架型+卫星框架型+均衡框架型的特征。
关键词:隐喻运动表达;路径动词;方式动词
doi:lO.16083/j.cnki.1671·1580.2019.10.039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0-0179-04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off & Johnson 1980)。而空间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经验活动,在人类涉身体验中具有普遍性,因而经常作为源域去构建我们对其它抽象领域的理解,如时间、心智、感知等。这种以空间移动为源域来构建我们对心理状态、五官感知等抽象概念理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隐喻性运动”。在汉日语中,存在大量此类表达,如:
Talmy(1985)指出,构成移动事项的主要因素包括:移动动作或行为、移动路线、移动主体、背景、移动样态或原因。其中,移动动作或行为是最重要的构成因素。Levin(1993)对英语移动动词进行了分类。上野馘司,影山太郎(2001)结合日语动词性质,在借鉴Levin(1993)的基础上,将日语移动动词分为方向移动动词和样态移动动词两大类。徐靖(2008)参考上野馘司,影山太郎(2001)的分类标准,将汉语移动动词分为方向移动动词和样态移动动词。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日汉语动词性质,将移动动词分为路径移动动词和方式移动动词。
本文将针对日汉语中存在的隐喻运动表达语言现象,通过日语语料库(N1NJAL-LWP for BCC.WJ)及汉语语料库(CCL),采用检索目标域词汇的方式搜集语料,之后利用Steen等(2010)提出的MIPVU进行隐喻识别,对识别出的隐喻表达展开调查研究,探讨日汉隐喻移动表达的特征及日汉语间的异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展开讨论:目标域的分类及每类目标域下动词词汇化模式及词汇化水平;统计比较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动词类型的特点及数量比例和使用频率;进一步分析日汉语的语言类型。
一、汉日隐喻移动表达目标域分类
参照Slobin(2008)和李雪(2009)及邓宇、李印福等(2015)的研究,本文选取与心理状态和五官感知(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及时间语言等密切相关的抽象概念作为隐喻移动表达的目标域。将搜集到的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以此标准分类,进而对比讨论隐喻运动表达中日汉语动词使用的异同。
二、隐喻运动表达中的动词比较
(一)同一目标域下词汇化水平对比
通过对搜集整理的例句分析发现,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的动词有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以及既包含方式因素又包含路径因素的动词,在本文中归类为其它动词。下面将分类讨论这三类动词在同一目标域下的词汇化水平。
1.方式动词词汇化水平对比
在不同目标域的分类下,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均出现了方式动词的使用,那么两者的词汇化水平究竟有何差异呢?此部分将以此为中心展开讨论。
以上分析了日语隐喻运动表达中,在不同目标域分类下,方式动词的使用情况。与此相对,在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不同目标域下的方式动词使用情况又将如何呢?通过统计分析以目标域为分类的汉语隐喻表达中的方式动词,结果发现,在汉语中,同一目标域下,同样存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式动词,比如,心理域主要有“飘”“蔓延”“穿越”,听觉域主要有“飘”“摇曳”“旋转”“飞”等词,视觉域主要有“飞动”“穿越”“追随”等词,味觉域主要有“浸透”“弥漫”“漫延”等,嗅觉域有“弥漫”“飘”“浸”,时间和语言则有“飞逝”“流淌”“疾驰”。同样,由于语义表达的不同要求,在不同的目标域下,常用的方式动词的词型又有不同的侧重。尽管如此,也不难发现,像“飘”“飞”这样的方式动词在各个目标域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使用。
通过对同一目标域分类下,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使用的方式动词进行对比后发现,日语较汉語丰富,以及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因此,在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日语和汉语哪个词汇化水平更高,很难做出论断。
另一方面,在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不同目标域下的路径动词使用情况又将如何呢?经过分析发现,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同样存在使用频率较高的路径动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路径动词分别为,心理域主要有“回到”“进入”“去”,听觉域主要有“落”“进入”“升”“靠近”等词,视觉域主要有“落在”“往返”等词,味觉域主要有“出来”等,嗅觉域有“出来”“进入”“来”,时间和语言则有“来到”“退回”“往来”。同样,由于语义表达的不同要求,在不同的目标域下,常用的路径动词有不同的侧重,同时,不难发现,像“飘”“飞”这样的路径动词在各个目标域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也就是说,一些在同一目标域分类下出现的高频词,同时也是不同目标域共同存在的高频词。
通过统计比较所收集的隐喻表达中动词的种类,可以看出,首先,在同一目标域分类下,常用的路径动词类型基本一致。另一方面,经过对比发现,在各个目标域分类下,日语的路径动词均较汉语更为丰富,可以说,在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路径动词的词汇化水平方面,日语要高于汉语。再次,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的常用路径动词在语义上有对应关系,这一点与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的方式动词中“日汉语中出现的使用较为普遍的方式动词,在语义上存在对应关系”这一特征相同。 3.其它动词
在搜集整理隐喻运动表达例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例句中的动词类型,除了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之外,还存在一类动词,很难划人到两者中的任何一类中去,因为它既包含了路径因素,又包含了方式因素。而这类动词在日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均有存在。
(二)日汉隐喻运动表达词汇化类型比较
根据Talmy(2000),Slobin(2004)及Beavers等(2010)对语言编码方式的分类,Talmy(2000)认为日语是动词框架语言,而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Slo.bin(2004)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兼有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的特征,属于均等框架语言。Bea-vers等(2010)认为,汉语融合了卫星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和均等框架语言的特征。本文通过考察日汉隐喻表达中的动词类型发现,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也融合了卫星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和均等框架语言三种语言编码方式。同时,如果将日语单纯归类到动词框架语言中去也是不妥的,因为在本文所搜集的日语隐喻运动表达中,也存在路径编码在卫星语素的情况,以及路径成分、方式和成分难分主次的均等框架语言特征。经统计,日语中动词框架型占比最高,而汉语中卫星框架型占比最高。
三、结语
本文考察了日汉隐喻运动表达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和五官感知(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及时间语言等目标域下动词的类型、分布情况以及使用频率等。
结果表明,首先,在日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出现的动词,除了路径动词和方式动词之外,还有一种路径+方式的动词类型出现在隐喻运动表达中。且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形基本一致。其次,通过对比研究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以及混合动词分别在各个目标域分类下的使用情况发现,日语的路径动词较汉语更为丰富,而在方式动词及混合动词中,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及日语较汉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因此可以说,在日汉隐喻运动表达中,日语的路径动詞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再次,在日语隐喻运动表达以及汉语隐喻运动表达中,不同目标域分类下,均存在出现频率较高的动词,且在不同目标域之间,高频词存在相通之处,日汉语中分别出现的部分高频词在语义上有对应关系。最后,在日语隐喻运动表达中,呈现出动词框架型,卫星框架型以及均等框架型的特征。而在汉语表达中,则呈现出卫星框架型>动词框架型>均等框架型的趋势。
不足之处在于,语料检索使用目标域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样本搜集难免会出现疏漏。其次,语料主要是来自书面语,今后将以口语为主进行进一步考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9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