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反思解题教学的探究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数学反思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教学活动更加合理化,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提高。文章主要从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概念和主要的反思解题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给予高中数学教师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反思
  一、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概念
  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实质内容就是从新的角度、层次来反思解题,从全方位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并对其进行考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多样的思维方式,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
  二、高中数学反思解题教学方法具体内容
  1.反思解题教学方法之一:创设出数学解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反思解题水平
  数学解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能够成功完成反思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创设数学解题情境之前要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解题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课题时,要把握好课题的难易程度,课题不仅要和教学要求匹配,还要把学生的反思情况总结在一起。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内容时,教师为了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任务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个个的任务,为学生设计好符合他们特点的任务和问题。把任务作为教学基础,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解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完成好教师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反思水平。比如,学生在做操场追及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亲身体验一下,让学生在操场上感受数学解题的氛围。
  2.反思解题教学方法之二:知识点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学生如果掌握的知识点不够系统、全面,在解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多反思知识点,通过解题活动系统、条理地掌握一些数学公式和定理,让学生弄清这些定理之间的关系,理清脉络,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比如,R上的奇函数是g(x),偶函数是f(x),当x=0时,f(x)g'(x)+f'(x)g(x)>0,f(6)=0,解f(x)g(x)>0这个不等式。学生在解此题时,能够观察出h(x)=f(x)g(x)的导数关系比较密切,构造函数h(x)中,x>0时,h(x)函数会单调递增。此题会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这样的联系,引入构造函数,此种解题方法就比较好。为了能增加学生对此题的印象,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全面考虑问题。高中数学里有很多类似的题型,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时,还要让学生理解出题人的目的和意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3.反思解题教学方法之三:一题多解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很多的题目不止一种解题方法,都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的多种解题方法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多样的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反思解题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看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这样引导学生,教师就能激发出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难题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的思维最大化发散开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能掌握好数学知识,会用反思的思维去解题。
  这个解题方法除了上述的两种解题方法,还有其他的解法。本题运用到三角的倍分公式、解方程等方法,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的关系。解题方法各有各的不同,但都展示出了三角方程的解题一般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做好反思,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4.反思解题教学方法之四:明确数学解题对象,反思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数学解题反思的对象,要让学生针对性地解决数学难题。学生在解的过程中要认真反思,包括明确解题反思对象,数学解题规律、解题技巧,还有其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反思,让学生总结出做题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解题反思,加强自己的数学记忆。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反思意识,比如在面对一题多变的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难题反思的对象即已经学习的知识和已经解决好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把这些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就能在面对这些难题时做好解答工作,总结各种做题技巧。比如:f(x+1)=x^2-4x+1,求f(x);还有已知f(x)=2x^2+x+2,求f(x+1)。这两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相同的,只不过形式有些变化。
  5.反思解题教学方法之五:对题目条件进行反思
  为了增强学生的解题灵活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反思,可开展的教学方式是变化多端的。比如:双曲线x?/3-y2=1上面有一个运动的点,定点Q(0,t)(t>0),求PQ绝对值的最大值。这道题并不是很难,学生可以通过反思题目,然后得出答案,可让自身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扩展知识面。教师要让学生反思题目条件,让学生认识到结论和条件的关系,同时,把题目进行变化,提升学生的解题灵活度,提高学生解题的深刻性,让学生能选择最优的解法去解答题目。题目条件是学生做题的关键,审题的角度关乎解题的成败,对题目条件多反思是解题成功的关键步骤。
  教师要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不能把数学问题的结论作为学习的终点,而要对问题进行反思,学会举一反三;对解答的数学问题进行反思,反思其中的解题过程还有方法,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开阔自己的解题思维。教師在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反思,减轻学生的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好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从一窍不通到窍窍通。
  参考文献:
  [1]朱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反思[J].理科考试研究,2015(10):21.
  [2]方开胜.高中数学解题反思的应用[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3]宋长权.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反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陈民达(1982—),男,广东雷州人,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