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子平 劳国炜

  摘 要 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域环境、多元文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迫切要求其走保护性旅游开发之路。当前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农耕文化的传承与良好发展,应积极探索保护性旅游发展方式,从宏观上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协同发展;引导居民参与,营造文化遗产传承氛围;注重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农耕文化;保护性开发;西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1.062
  1 西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北麓,流经滇、黔、桂、粤4省区,全长2 075 km,流域面积35.31万平方千米。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流域各段在广西境內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西江各段在广西境内形成了不同的水系,分别是红水河、黔江、浔江和西江。西江水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美誉,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最繁忙的内河航道。
  2 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概述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和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我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西江流经滇、黔、桂、粤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多民族成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使西江流域境内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典型的带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农耕文化遗产集中地。统计表明,西江流域以汉族、壮族居多,并杂居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仡佬族等,形成了多民族交融一体的西江流域族群[1]。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独具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遗产印证着西江流域灿烂渊远的文明。资料显示,受西江流域境内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流域内汉族、壮族、瑶族、侗族以及部分客家人都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依赖于水稻种植、桑蚕养殖和甘蔗种植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以及与农事生产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梳理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主要有地方农耕民俗、农耕生产场所、地方戏曲、手工技艺和民居建筑等。
  以农耕民俗类文化遗产为例,如凌云、乐业等地方盛行的“春祭犁圈”祭祀活动,表明着西江人民“敬畏”与“崇拜”土地等自然对象的价值观;而每年农历六月六的“芒那节”,则是隆安壮族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以娱神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活动;盛行于广西西部、北部等地的以桂柳方言为主的壮族族群祭祀蚂拐节,则是在水稻收获之后的农闲时期,以蚂拐作为祭祀对象,通过对蚂拐骨头进行占卜,来预测来年农业收成的好坏;此外,壮族的牛魂节还要举行敬牛仪式,人们互相交流养牛经验,并借机载歌载舞,形成人牛同庆的景观;而尝新节则是流行于西江流域仡佬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节日里,主妇们会到田间摘新谷,煮好新米饭、鲜鱼,杀猪宰羊杀鸡邀请亲朋好友,带着儿童来到田间,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
  3 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西江流域历史悠久,流域内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包括云南的元谋人,贵州的兴义人,广西的柳江人等;考古发掘的炭化稻证实了3 000多年前西江流域就有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聚居的特性使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形成延续至今、动态发展、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廊道。然而,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西江流域内一些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严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农耕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不足
  当前,西江流域,尤其是广西境内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耕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多来源于政府部门,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障碍。一些重要的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活动以及传统手工艺产品因为缺少保护资金,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现实境遇。
  3.2 农耕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方式单一
  调查发现,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借助旅游开发等进行生产性保护与开发的方式较少,很多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无法借助市场力量寻求可持续发展。同时,农耕文化民俗与相关技艺在传承人培养方面也存在现实问题,传承断层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内农耕文化遗产的发展活力。
  3.3 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欠缺
  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专业人才缺失,这是当前制约农耕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因素。目前,流域内部分民族村寨虽依托其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了旅游活动,但相关旅游活动的休闲、娱乐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与展示,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农耕文化遗产进行挖掘、规划、开发、设计和管理的人员较为欠缺,直接影响了农耕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4 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西江流域连接着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珠三角地区,而其大部分又处于滇、黔、桂三省区相对落后地区,是资本与民族文化资源的双重富集区域,独特的区域条件为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明了方向。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了较强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吸引力,适合依托产业化思路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文化遗产资源生产性保护的成功经验[2],以西江流域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为依托,使民族特色村寨、农耕民俗、农事体验、传统农业手工艺等充分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探索保护性旅游开发路径,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地方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针对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资源实际情况,其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可以从以下4方面着手。
  4.1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协同一体化发展
  西江流域农耕文化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政府部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统筹者。政府要树立保护意识,在农耕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秉承保护性发展规划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结合区域内农耕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型、不同开发程度和不同区位条件等因素,统筹规划相应的开发模式,推动区域内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居民权益,实现农耕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传承发展。
  4.2 引导居民参与,强化农耕文化遗产传承氛围
  原住民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和根源,居民参与是推动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西江流域农耕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1)需要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将地方民俗活动、传统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展示给游客,通过传统文化展示获得维系其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2)居民可以参与营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强化中青年群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据此,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文化保护与传承,使传统农耕文化获得新的发展生机。
  4.3 注重产品创新,开发农耕文化旅游产品新形式
  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走创新发展之路,注重农耕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多样化,积极促进多种开发形式的有机结合,增加农耕文化的体验性,进而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全方位感受,使消费者在这种文化氛围和体验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4.4 有效整合资源,延伸产业化发展产业链
  针对西江流域特殊的资源与空间要素,应该强化资源整合与渗透,形成具有市场活力的农耕文化遗产旅游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耕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意业、纪念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食、住、行、游、购、乐这六个旅游要素,建设服务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以适应现代化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晓娟,张洪春.西江流域传统农耕民俗与生态文明建设探索[J].新西部,2018(4):16-18.
  [2] 陈炜,劳国炜.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踩堂开发式保护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7):159-162.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7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