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也突飞猛进。苹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水果,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FAO统计,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4,450万吨,占世界苹果产量的58%,苹果消费3,838万吨,占世界苹果消费总额的59%,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虽然是苹果生产大国却远非贸易强国,2017年我国苹果的出口量为120万吨,出口率仅为2.7%,不仅与美国、欧盟无法相提并论,还远低于世界8%的平均水平。因此,当前如何将苹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中国苹果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策
  蘋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济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苹果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消费倾向正朝着优质、安全、多样的方向发生转变。与国内苹果消费不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苹果出口率却始终停滞不前,严重制约广大果农增产增收。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市场需求,针对在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质量差、品种单一、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苹果产业的体量较大、发展历史较长,导致转型升级所需资源和核心能力缺失,如此大体量的发展规模其转型升级的难度更大。另外,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过去依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生产条件、劳动力基础、生产技术等对产业升级适应性较差,产业升级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核心能力尚不具备,客观上尚未形成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本身存在的“粘性”导致升级难度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苹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种单一、质量差
  目前,我国苹果生产中种植品种单一,“红富士”独大,导致产品集中上市,市场销售压力大,卖果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广泛关注。我国苹果生产中主要种植品种为富士、金冠、元帅系、乔纳金系列和传统国光系列。其中富士系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国光保留5%左右,其次是元帅系、金冠类,主要为授粉品种。红富士苹果比例过大,也影响了红富士苹果的效益和销售,造成苹果产业产销失衡,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相近的种植方式和技术,在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产品成熟期集中上市,引发短时间内供给相对过剩,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受到极大损失。国外丰富的鲜食苹果种类吸引了国内消费者的眼球,尽管价格高昂也难以阻挡部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2.新型果业人才匮乏
  同时,果农年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中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年富力强、全面掌握苹果生产管理技术的职业果农严重不足,大量苹果种植户生产管理后继乏人。例如,近年来陇东地区苹果面积扩张很快,但职业果农培养严重滞后,缺乏本土技术人才贮备,科技人员数量与果园面积扩大极不相称,有些地方1名技术人员承担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苹果生产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与现代果业发展人才需求相比,我国苹果产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生产素质和综合性从业能力普遍较低,造成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纵向协作不足、产业横向融合有限,难以充分激发苹果产业发展的潜力。
  二、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推动果品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建设现代果业必然的选择。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苹果产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主攻方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改变现阶段生产消费不对口的状况,提高苹果供给质量和效率,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有效供给。根据以上对世界苹果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分析以及中国苹果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中国苹果产业策略进行以下调整:
  1.调整品种结构和果园改造
  首先,要加大果品产后加工,大力发展其他加工产品诸如苹果干、苹果酒、苹果醋、苹果酱等,使中国苹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同时,优化品种结构,适度减少富士系列生鲜苹果种植面积,提高其他新优品种或特色品种的种植比例,发展加工专用性品种。加快新品种创制,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改进育种方法,调整品种比例;其次,通过果园改造,品种更新换代,促进产业升级换挡。当前首先应通过引进优良苹果品种,建立苗木良繁体系,对树龄较大、树势衰弱、品种老化、效益较低的果园逐步进行高接换种和品种更新;开展以加工品种为主的苹果新品种引进试验,并作为授粉树,与主栽品种搭配栽植,解决品种更新换代、加工专用品种短缺及果汁加工原料问题,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对有一定收益的果园则应进行改造利用。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建的果园,如果品种组成较先进、树体生长较旺盛、园貌整齐的果园,则应以优化光照条件,强化更新,推行老树新枝修剪方法,加强土壤培肥,促进根系生长,形成强大根群,提高树体吸收能力,促进树体返老还童,提高结实能力,增加果园的经营效益。
  2.重视人才培养
  注重人才培养,培育苹果产业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种植大户、合作社和果品企业等)可通过技术、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苹果种植主体的人力资本,提高苹果种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增强其与市场的谈判能力,促进苹果产业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功能提升、果农技术需求、果业人才短缺及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关键问题,着眼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结构统筹,破解基层果业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等问题,形成汇聚专业人才和优化人才结构的环境,不断增强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激活果业发展新活力。除了培养优秀的领头科技人才也要注意引导果农科学种植,做强不做大,通过内部交流、技术培训、外部考察等方式,培养小规模种植,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完善营销体制、加速整合品牌资源、建立全程苹果种植服务体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且长久的过程,还是要根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适宜性原则,结合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区域适宜的主栽品种,优化品种特性及配置,注重提高苹果品质和效率,优化苹果栽培模式。注重整合和优化配置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保险政策、市场规制政策,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先进要素向优势区聚集,提高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控制非优势区的苹果产能,为稳步提高产业质量及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强强,霍学喜,刘军弟,等.世界苹果产销格局及市场动态预测分析[J].世界农业,2016(7).
  [2]苏蓉,霍学喜.中国鲜苹果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2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