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构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章程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军

  [摘要]章程建设作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奠基工程。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章程体现的文化意义,然后指出了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策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营造良好氛围、高职院校要系统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关键词]文化构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现代治理
  [作者简介]郑军(1974-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48-04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此进程中,完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章程作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自立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之林的根本。
  一、高职院校章程体现的文化意义
  院校治理与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治理始于文化,并最终回归文化。”①“学校章程是学校文化的制度体现”②,章程建设作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明确使命与追求,体现文化自觉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文化。章程建设作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奠基工程。章程意识直接体现现代高职院校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章程建设过程也是高职院校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章程建设真正开启了高职院校的现代治理之路。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章程通常在“办学定位”的篇章中会明确指出,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发展等,以此明示高职院校的办学使命和价值追求。办学价值取向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内核,高职院校办学所坚持的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的统一。“服务国家发展,社会效益优先”是中国高职院校的核心价值。就业是民生工程,承载着千万家庭的希望,也是让每一名高职学生人生出彩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在章程中明确“建立校企合作機制、争取企业订单、开展就业指导”等内容,对促进学生就业予以制度保障,这是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制度化表达。此外,一些研究者在谈到高职院校章程制定时特别强调 “在学校办学权利的表述中要十分注意对办学自主权的积极争取”③,自主办学也成为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章程向政府和社会表达的重要诉求。
  (二)倡导特色学术文化,寻求文化自强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内部治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通过章程建设,高职院校可以发挥制度的规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内涵建设。大学章程必然涉及对内部权力关系的规定与协调。通过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内部权力关系极不平衡,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新生的权力形态明显式微。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学术能力先天较弱,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学术权力在办学过程中缺乏制度化的参与渠道。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培育学术文化土壤,培植学术文化力量。因此,高职院校章程必须规划好教授治学的路径,从而塑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术文化。第一,划分行政与学术的权力边界,明确教授群体对于学术事务的决策权。第二,打造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培植学术力量。第三,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加强基本的学术制度建设。第四,根据产业需求,突出应用导向的学术研究,发展特色学术文化。总之,只有构建以“应用”为主要特征的高职院校学术文化,才能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学术组织特性,从而彰显高职院校科研和学术的价值。
  (三)彰显办学特色,传递文化自信
  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因此,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高职院校需通过章程对自身的办学特色予以规定和宣告,从而向社会传递一种文化自信。例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所以高职院校章程首先要说清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或者“大国工匠”型人才,是对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体现出对自身办学使命的清醒认知。再如,对办学特色的归纳。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章程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跨界特征,遵循“职业性”这一根本属性,牢牢把握产教融合这一主线,围绕服务面向、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以应用技术为导向的科研活动、基于行业或区域特点的校园文化等,认真凝练并充分展示办学特色,从而彰显自身独特的个性气质和文化风貌。
  二、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策略
  (一)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营造良好氛围
  1.完善相关法律,督促高职院校完成章程建设。高职院校建设学校章程,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前提,在法律上具有强制性。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并细化有关高校章程建设的法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应明确有关管理制度、奖惩机制,加强对高职院校章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反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对于一些迟迟拖延章程制定工作的高职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而对于那些落实得又好又快的院校,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给予奖励。
  2.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为高职院校章程建设保驾护航。由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党政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等各种利益和权力交织,所以在章程制定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协商。高职院校的办学多依托行业或区域经济,因此,以所在区域或行业为单位,搭建一个集咨询、研讨、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章程建设服务性平台(如某地、某行业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研究促进会),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工作。第一,为各利益主体提供共建共商平台,确保章程建设工作的透明与公平。第二,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为有计划制定章程的高职院校提供信息参考与共享资源。第三,建立协商机制,形成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协商共治格局。   3.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利益相关者的法治意识。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法治化的过程,因此,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意识的提升尤为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应抓住建设和实施章程的有利时机,面向高职院校办学的利益相关者,大力宣传依法治校的现代治理理念,大力宣传章程建设及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构建健康有序、法治意识浓厚的办学环境和社会氛围。第一,加强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宣传普及。高职院校有必要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开展有关教育法规的宣传普及,让他们认识到依法治校和学校章程建设不仅对于学校办学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自身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把他们变成学校章程建设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宣传者。第二,加强对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宣传普及。学校领导团队的法治意识以及对章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于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第三,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宣传普及。教师代表着学术力量,学生是办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家长则代表着社会关注。对这些利益相关者开展学校章程建设的宣传教育,既体现了对他们权益的尊重,也能赢得他们对依法治校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二)高职院校要系统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1.树立“扬长、补短、固化、发展”的理念。章程建设作为建立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一项奠基工程,只有做到“扬长、补短、固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校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办学优势。所谓“扬长”,就是要彰显“类型”属性。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传承与创新技术工艺、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必须体现高职院校走“类型”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所谓“补短”,就是要以完善制度来提升办学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普遍较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普遍薄弱。因此,高职院校要抓住章程建设的契机,完善以学校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规范、引领与激励作用,有效促进内涵建设,加快提升办学水平。所谓“固化”,主要针对办学特色。章程特色来自于办学特色,章程的建立又有利于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在章程建设过程中要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将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成果等上升为办学制度,用于指导今后的办学实践。所谓“发展”,就是要面向未来管长远。评价一部章程的好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能否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2.遵循规范、开放、实践的原则。章程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大法。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幾个原则:第一,规范性原则。章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符号,章程建设工作本身的规范性、合法性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章程建设的专门机构,强化领导和组织保障;按照“学习调研—专家论证—征求意见—教代会审议—校长办公会审核—党委会审定”的程序,严格依法依规制定章程。第二,开放性原则。章程制定要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意志与诉求。为此,高职院校在章程制定过程中,应广泛走访合作企业、校友、相关学者专家等,并积极向主管部门汇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第三,实践性原则。高职院校在章程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的最新实践成果融入章程;另一方面,要用章程制定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思路与方法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建设,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彰显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章程必须从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出发,体现高职办学特点,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这是高职院校制定章程的基本要求。第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宗旨。这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应该在章程中开宗明义。第二,“为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始终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而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办学价值恰恰在于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第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的专业建设的根本要求。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龙头,高职院校办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都通过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得以充分显现。只有在章程建设中明确围绕市场办专业的总体要求,才能保障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以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第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要求不同,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还应具有一线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职教20条”的颁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紧迫。
  4.突出高职院校各自的特色。高职院校章程除了要阐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共同要求外,必须突出个性化内容。第一,突出学校的文化个性。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各高职院校因不同的发展历史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气质,这些应在学校章程中得到明确体现。以笔者所在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章程中明确了服务铁路行业发展的办学宗旨,“走合作发展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的办学理念,“团结、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以及半军事化的管理要求等。第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这里的特色是指各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的“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的办学优势。例如,有利于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服务于某个特定行业的特色专业体系、先进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具有独创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第三,突出学校的发展愿景。除了近期发展目标外,高职院校章程对于中长期发展愿景的描述也应各有特色,这将对学校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
  5.抓好章程实施的几个重要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制定并颁布章程,仅仅是迈出了依法治校的第一步,贯彻章程还任重道远。第一,加强对于章程的宣传学习。高职院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学校章程的专项工作,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认同学校章程,增强宪章意识、契约精神;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学校章程,让合作单位认同、尊重学校章程,提升学校章程的影响力。第二,不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高职院校围绕学校章程的实施,开展制度清理及建设工作,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确保章程得到贯彻落实。第三,深入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章程,围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全面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例如,健全教授治学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利益相关者参与办学体系。
  [注释]
  ①郑军.文化构建语境中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69.
  ②陈新文.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思考[J].职教论坛,2015(1):46.
  ③钱闻明.关于高职院校管理章程的思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