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宝明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处理好德育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在以往的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提高了水平和能力,却忽视了德育的提高。因此,从实际出发,针对德育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小学教学 德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已经越来越成为众多教育同仁所关注的重点。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最首要的教学目标定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时机,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抓好小学的德育工作,确保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明确问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虽然当前的教育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资源,但是目前的德育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德育思想并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一些不良文化的不断侵入,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社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不断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对法律和道德的漠视,而教师的思想认识也不容乐观,部分教师仍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且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
  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明确这些问题的所在之处,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地处理好德育教学和平时教学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地参加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会和研讨会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及时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与时俱进,用知识素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通过找出当前德育教学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室能够更加明确问题所在的根源在哪,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德育教学的工作提升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只顾着提高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灵的交流。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学生在上课时就会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习效率就会非常低下。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促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状况,要立足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当学生提出意见时,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要不要采纳,而不是一味的拒绝。除此之外,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应多多的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一个学生如果犯错了,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和呵斥,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上交作业之后,教师通过评语如“有进步,继续加油”等这些,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的鼓励,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師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营造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升级,让整个班级能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提升。
  三、严管班级纪律,整治班风
  良好的德育工作,不仅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要有严缜的班级纪律和良好的班风。班风充分的反应了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教师只有严管班级纪律,整治好班上的班风,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德育工作的培养。严肃的纪律有利于给学生树立威严,让学生知道规则是不可违犯的,而活泼的班风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上制定班级条约和班规。如果有学生一定要违反了班规的话,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小惩罚,让学生知道班规的重要性和维护班级纪律的必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充分地鼓励班上的优等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时刻地关注班上的动态,确保班级中没有“捣乱分子”的存在,一旦有人破坏班级纪律,教师要进行严厉的批评。
  四、结语
  德育工作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教学管理之中,只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为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4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