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AD合作学习法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颖斌

  摘要:STAD型合作学习是应用极其广泛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合作学习类型。在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通过帮助读者树立共同目标,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等方式,对读者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与“合作”程度进行综合考评,并开展新一轮的合作学习。在激发读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热情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STAD合作学习法;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111
  根据美国201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信息素养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多样化信息资源时,能有效利用不同平台、媒介和工具,高效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进行信息管理、形成判断、阐发新思路并互动交流探究、分享协作的能力[1]。当前,高校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由于读者的学习风格、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社交技能各有不同,在传统大班教育环境下,容易造成学习效果迥异,部分读者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此外,相比其他课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应更关注培训的普及性和实用性,使读者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掌握较全面的信息知识与检索技能,进而具备驾驭各种信息载体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STAD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领域,以期提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成效。
  1STAD合作学习法的概念
  STAD合作学习法是“student”(学生)、“team”(小组)、“achievement”(目标)、“division”(划分)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组合,又称小组成绩分工法。是由美国约翰逊大学的斯莱文教授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设计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目前已在欧美国家广泛运用[2]。其核心内容包括:首先,设置基础分和学生进步后所产生的提高分,以提高分为主要计分方式,使学生只与自己过去的成绩作纵向比较,无论成绩如何,只要进步就可以得到认可和奖励;其次,提高分包含“个人提高分”和“小組提高分”两个模块,学生的最终成绩是两者之和;最后,教师综合多种因素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努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成效。因此,STAD合作学习法能有效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利于后进生的各种因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2STAD合作学习法的前期准备工作
  2.1目标设定,课堂讲授STAD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规则
  在一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一般由图书馆组织开展,图书馆馆员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馆员在深入各学院调研,获取不同专业读者的信息需求,确定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向读者讲解STAD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规则。首先,细致讲解STAD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基础分和提高分的设置及其评分标准,强调合作学习和集体成绩的重要性[3]。使读者明白在STAD合作学习模式下,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小组的成功依赖于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其次,向读者介绍开展STAD合作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技巧,例如,积极倾听、探讨、鼓励、赞扬、补充、总结等,引导学生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组内互助探讨,尝试解决。最后,告诉读者在STAD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拥有均等的机会,竞争对手是过往的自己,无论优等生还是落后生都是组内平等的一员,只要努力都能实现自我超越,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小组做贡献。这样,通过馆员的预热与动员,每位读者都能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小组争取提高分,进而提高全体成员的学习动力。
  2.2数据分析,科学组建STAD合作学习小组
  馆员应充分调研,建立包含学生性别、前测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学生综合信息数据库。将班级学生按以下原则划分为4-6人的学习小组。首先,以前测成绩为参考,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目标,采取“组间水平同质,组内水平异质”的形式,混合分组,做到各小组均包含不同学习层次水平的学生,即以中等生为主体,兼有优生和相对落后者[4]。这样有利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实现组内互助,使优生、中等生和落后者都能发挥作用,相互补充,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各小组的前测学习成绩和成员结构上的横向对比上,则须接近一致,以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同时,还应注意平衡各小组成员的性别,并结合个人的学习风格、性格特征、社交技能,以学生自愿加入和馆员适当调度为原则,确立具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学习、科研小组,其中每组内至少应有一名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调动气氛,以利于组内人际交往和维持纪律,进而保证小组讨论时组员参与度,团结组内成员,提高小组凝聚力,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最后,还应合理分配组内成员角色及其职责。例如,组长一般由责任心较强、敢抓敢管的优生担任,负责关注小组的学习进展,监督、协调组员,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进来;值日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负责联络组内其他成员,记录讨论内容,并及时汇报结果,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沟通讨论,分配任务,组员独立收集资料,组内共享材料并共同努力开展课题研究[5]。
  3STAD合作学习法在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中的有效嵌入
  3.1图书馆员讲授信息检索基本技能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馆员应首先以大班为单位,并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讲解文献信息检索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各类信息资源(包括:馆藏数据库、常用工具书、常用网络搜索引擎、常用文献管理软件、“云端工具”远程资源分享软件等)的特点、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在引导读者整体认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初步培养读者的信息洞察力和信息检索操作技能。
  3.2主动创设问题研究情境,激发读者的思维火花
  缺乏问题情境的信息素养课程是机械而刻板的。问题的解决,即检索知识的实践应用,是培养读者创新思维的关键。馆员应紧扣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结合读者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具有较高探究价值,且条理清晰、生动有趣、难度适中、相互关联的检索知识问题链等。在此基础上,馆员可以从读者日常关注的信息检索问题谈起,用导引式教学方式吸引读者注意,在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和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讲授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并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链导入科研课题,引导读者探讨、确定最佳研究路径。通过这种方式,馆员能有效激发读者的思维火花并推动继起的组内合作探究,使读者在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并实践检索技能。这样,读者在掌握信息素养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3.3以读者为主体,开展组内合作学习与探究
  在STAD合作学习模式中,个人目标的实现与小组目标的完成程度高度相关。馆员应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作用,开展基于共同学习目标的高水平组内合作。首先,在馆员呈现信息素养实践课题后,应引导读者自行分配组内任务,使每位成员都担负起各自的职责,主动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素材,登录图书馆网站初步自学信息检索技巧,实践、体验并应用信息检索的各个知识点;遇到问题先独立思考,个人努力,自主探究。其次,小组的学习材料每种只准备两份,以利于组员共享材料,开展课内外小组讨论活动。先行学会的读者要向其他有疑问的小组成员阐释学习内容并展示检索技巧;组员共同交流论证,积极互动,进而总结并统一组内答案和问题结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馆员。这样,每位读者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同伴合作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获得其他组内成员的支持与帮助,彼此理解,共享成就,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同伴关系;与此同时,读者的认知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将大大提高[6]。
  3.4跟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馆员应持续跟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调节、干预读者的行为,引导读者开展深度合作探究,进而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任务。首先,协调组内分工,适时调整小组成员承担的角色,保证组内沟通顺畅,控制各种检索技能的练习密度,抽查基础较差读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利用正强化语言激发其学习自信心。其次,及时制止不参与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个别组员包揽全部任务的现象;对不能适应合作学习的读者,进行个别干预,引导其融入同辈群体[7]。最后,阶段性听取小组代表的学习进程汇报,共同梳理、总结培训内容。针对合作学习中难度较大或者分歧较大的内容,进行讲解示范,以启发读者的研究思路,进而架构科学的研究思维。
  4STAD合作学习法在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中的应用成效
  在STAD合作学习模式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信息素養教育课程的测评内容及计分标准,对于激发读者的学习动力与合作精神,实现小组合理分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从读者的个人信息素养能力、小组课题任务完成度、团队合作程度三方面入手,以读者的“个人提高分”和“小组提高分”为主要计分标准,对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学习进度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其及时反馈给读者。
  4.1考核测评内容的设定
  经过系统学习之后,馆员可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个人与小组并重,开展针对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效果的测评工作。具体包括:(1)个人信息素养能力,通过笔试和上机实践测试的方式,测验读者对各类信息素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对科研趋势的判断力、检索工具选择的适配性、检索步骤的规范性、关键信息源的获取率、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率等,占总成绩的40%。(2)小组课题任务完成度,即测试读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参考小组的研究成果(例如,组内问题的解决率,小组目标的完成率,小组论文、专利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等)来评分,占总成绩的35%。(3)团队合作程度,即读者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合作态度、互动参与程度及其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占总成绩的25%。
  4.2计分标准设定
  在这里,笔者以提高分作为STAD合作学习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馆员根据读者的学习成绩排名(例如,最近一次期末考试的班级排名,新生则参考高考成绩的班级排名),计算出每位读者在信息素养教育的期望分数,作为基础分。提高分是读者经过STAD合作学习后,超过期望分数(基础分)的程度,也就是读者相比以往成绩的进步程度。例如,某位读者的基础分为70分,在信息素养课程的综合测试中,取得了80分的成绩(进步10分),那么,他的提高分就是10分。读者提高分的等级可参照如下规则划分:首先,个人的提高分为正数时,表明相比其过去的学习是进步的。提高分高于基础分0至10分的认定为“及格”;提高分高于基础分10至20分的认定为“良好”;提高分高于基础分20分以上的认定为“优秀”。其次,当个人获得的提高分低于基础分,表明相比其过去的学习是退步的,认定为“不合格”,其提高分终值统一视为0分。再次,为鼓励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读者的测试成绩在90分以上,那么无论其基础分多少,都统一视为“优秀”。最后,小组成绩是小组成员获得提高分的平均数,即馆员汇总组内各位成员的提高分,得出小组总成绩,再将其除以小组人数所得出的平均成绩,进而以此为依据评定小组等级,组员最终成绩是个人等级与小组等级的综合。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取得“优秀”等级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和肯定,实现以评促学。例如:与本校教务处合作,为进步显著的读者争取学分奖励;通过颁发证书、小奖品等方式给予物质、精神鼓励等,进而激发读者的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STAD合作学习法的考核评价方式能紧紧围绕“进步”与“合作”两个核心关键词,进而大幅度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成效。首先,由于读者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可以抛开以往成绩,只关注学习进步,这就将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个体自身的前后对比,能有效促使读者尽个人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提高分[8]。其次,无论读者之前是优等生还是相对落后者,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每位读者对小组的贡献机会都是均等的。个人成绩进步幅度越大,其提高分的数值就越高,对小组的贡献就越大,每位读者都有为个人和小组争取最高得分的机会。最后,组员最终成绩是个人等级与小组等级之和,也要求每位读者都有责任帮助其他组内成员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以确保小组任务的完成。
  4.3经验总结与反馈
  在对读者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后,馆员应主动针对开展STAD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与思考,并将其及时反馈给读者。首先,撰写工作日志,分析合作学习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的数据结果,总结培训方案和测验设计等环节的成效。其次,组织读者对自己在信息检索过程和科研探索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以不断优化信息检索策略,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最后,评价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汇总各小组待改进的内容清单,查找落后小组合作低效的原因,同时鼓励落后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成功经验。   此外,經过阶段学习,各小组成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一般都会产生分化。馆员可以根据读者的综合成绩重新设置基础分和提高分,调整、改进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确定下阶段合作学习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小组进行重新划分,均衡各小组的力量,组织开展新一轮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而大大增加读者之间的接触面,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活力。
  参考文献
  [1]ACRL.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9-02-20].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 /ilframework.
  [2]Slavin.R.Cooperative Learning [M].Learning and Cognition in Educati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11:160-166.
  [3]李暖.STAD合作学习模式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37-46.
  [4]岳里.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6(27):107-109.
  [5]孔宁.STAD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29-32.
  [6]何李来.STAD型合作学习:教育学课程教学新尝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10.
  [7]尧国军.STAD型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11):32-34.
  [8]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3-81.
  作者简介:周颖斌(1982-),男,硕士,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读者服务。
  (收稿日期:2019-03-05责任编辑:张晓霞)
  Application of “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i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Zhou Ying-bin
  Abstract:“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by methods of helping readers to set up common goals, scientifically build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readers degrees of “progress” and “cooperation” in the course learning and carrying out a new round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stimulating the reader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cooperation,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STA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Literac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6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