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构建部队特色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扎实做好部队的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借鉴外军及地方管理经验,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管理的倍增器作用。
  关键词 构建 部队特色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1建立扁平化管理机构
  部队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矩阵式管理网络,管理机构要减少中间层级,提高效率,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
  一是管理机构要更加集中统一。管理体系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规章制度应当更加精干高效、高度权威。管理机构的编设,重在强化决策、计划、协调、控制职能,人员编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合成高效原则,根据需要设岗定位。
  二是管理机构的编组要更加灵活。信息化条件下,部队任务纷繁复杂,其种类和专业数量剧增,难度也将更大,灵活的管理编组可以持续激发部队活力。
  三是管理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要更加强大。未知的挑战要求部队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制定和完善预案,而对于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部队活动的管理机构,其应对突如其来的任务必须要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才能确保在人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畅通,确保各部门机构之间相互衔接,形成整体合力。
  2加深体系的军民融合程度
  美军著名军事家艾克尔斯曾这样表述:“联勤系统应该与保障其需要的国民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这就是说,为了武装部队具有最大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军队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设备器材和民间的技术知识。”
  一是加强军地融合式管理体系的法规机制建立。部队管理体系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资源,需要国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以确保部队管理层与地方之间,保障物质、保障能量和管理信息的合理流通,实现社会资源能够按照部队的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比如,美军为实现这种融入,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战争授权法》、《国家状态法》、《国防生产法》、《国防设施法》、《商船法》等,对军队运用、管理民间力量问题用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
  二是建立军民融合式管理体系。通过军地保障管理力量的融合,将民用管理力量纳入部队管理体系之中。在建立军民融合式管理体系时,要抓好地方各种资源的管理,要将地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列入预备役,战时根据需要一并动员征集。比如,美军将许多民用商船、商用飞机、医疗器材、修理设备列入后备役保障部队,战时成为军民一体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加速实现力量转化,提高体系的管理合力。在部队管理体系不断吸收借鉴地方经验时,只有以地方商业化管理基础作后盾,以国家相关法规机制和军队管理机构为支点,充分发挥政策和制度的杠杆作用,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管理力量来支援部队建设,形成高效快速、军民融合的管理能力,才能发挥出部队管理体系的真正实力。
  3加快体系向综合多功能方向发展步伐
  单一的力量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只有通过整合各种要素,才能实现人员、装备、物资、设施等管理力量的有机融合,从而与部队要求相适应。
  一是力量部署向多维空间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战场空间在陆海空天四维之外,又延伸至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等方面。所以,作战空间延伸到哪里,保障活动就要到哪里,管理就要跟进到哪里。管理体系要实现向多维空间的转变,从陆地向海、空、天乃至无形的信息空间的延伸,为全维的信息化战争提供全维的保障支持。
  二是力量构成向综合化、模块化方向发展。部队管理体系的构成,将以需求为牵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管理要素、管理单元、管理体系融合为主要途径,将其整合为一个综合集成的有机整体,技术密集型的人力、物力的比重将不断增大,以适应未来作战保障的需要。然而,与未来战争精确制导武器装备趋于多功能一体化、部队的编制趋向综合化和小型化相适应,管理力量将是效能更高的“模块化”编成,形成模块化的管理单元。将混合编组的管理单元编成若干管理实体,并配置在一定区域内,构成與该区域部队需求相适应的综合保障管理能力,实现按需构建、灵活反应、快速保障、高效管理的目标。
  三是管理体系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利用国防信息网络、综合指挥管理系统、各专业勤务管理系统、数字化后方专业勤务单兵作业系统、后方专业勤务训练模拟系统,以及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等与保障管理装备本身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等,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4扎实建立精准高效的管理体系
  由于高技术装备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精准高效的打击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主要手段,战争在多维空间展开、作战进程明显加快、任务繁重,对于部队的管理也就要追求精准高效。
  一是建立体系的精准管理模式。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推进管理变革,按照“合理够用、精准高效”的原则,构架部队管理体系,逐步由数量规模型管理向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转变。
  二是提高管理体系的针对性。未来部队管理要明白在根据任务、规模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某一阶段、某一地域、某一保障重点,科学的预测需求量,针对性的搞好精准高效的保障管理工作。
  三是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部队的管理信息量激增、变化频率快、有效期短、真伪难辨,要求管理者必须依靠以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适时了解各项信息数据,适时地实施快速、高效的管理。
  作者简介:王华林(1991.11-),男,汉族,山东东营人,研究生,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研究生队,研究方向:后勤指挥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系统工程教研室.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3.
  [2] 李玉,程显敏,林孝诚.后勤管理创新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3] 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3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