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水稻种植技术的实质是依赖水稻质量与产量的科学技术。当前水稻种植技术具有较大的升级空间,可以进一步提升其种植效益。本文通過分析水稻的品种、土地管理、栽植管理、壮苗培育等技术增加水稻的种植质量和效率,找寻提升区域水稻的种植效益的具体方法,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借鉴,促进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效益;地膜覆盖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2019年国家实行最低水稻保护价。但是水稻种植成本和地租的高额负担使种植者的经济收益受到制约。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易活、高产的水稻品种,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实现水稻增产的目标。合理优化种植方法,提升种植者的生产效益。
  一、优化水稻施肥技术
  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施肥种植技术为三控施肥技术,其主要利用控肥、控苗、控病虫的方式增加水稻的产量。其一,控肥的主要内容是施肥和把控施肥的量,目的是减少水稻在栽培初期的氮肥使用量。这种技术可以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减少过量的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其二,控苗过程实际就是通过把控基蘖肥之中的氮肥使用量,控制好最高的苗数和无效分蘖情况,进而提升水稻群体质量和成穗率。其三,控病虫技术实际是通过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升水稻的产量。三控技术最关键的部分是肥料的使用时间和用量。所使用的肥料一般为氮肥,因为氮肥在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较为关键。控肥通过减少水稻无效分蘖情况,增加肥料的利用率。
  二、升级水稻叶龄辨别技术
  水稻叶龄辨别种植技术在当前已经较为成熟,可以降低种植者的资金投入,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该技术围绕水稻的自身特点,通过观察水稻在不同种植时期通过不同器官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提升水稻种植水平。这种种植技术具有实际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以下从几方面详细介绍水稻叶龄技术的具体方法:
  1.构建叶龄观察点
  在水稻种植项目中建立叶龄观察点有助于种植者及时掌握水稻在种植过程中的具体生长变化。结合植株在种植中各阶段的数据记录和统计结果,得出准确的种植信息反馈。通过细致观察水稻植株的叶龄可以帮助种植者实时掌握水稻种植信息。假如水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的侵犯,种植者也可以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水稻种植技术对于水稻种植试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同时,水稻种植技术仍需要不断的创新突破。
  2.叶龄技术的主要内容
  相较于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叶龄技术将水稻生产数据进行规范化定量分析,适合大范围的水稻种植工作。例如,在进行水稻田间管理时,需要种植者密切监控植株的生长过程。但是,不同类型的水稻植株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叶龄辨别技术就是为了减少环境对水稻植株的消极影响。通过水稻的实际生长信息制定针对性的种植方法。例如,在种植初期、拔节期、分叶期、抽穗期进行田间的诊断和检测时,可以将水稻植株的叶色、茎叶数等详细信息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同时利用水稻幼苗的实际情况,将其生长类型进行划分。比如,对于生长状况较好的植株可以利用平稳促控的方法进行种植。对于生长状况一般的幼苗,需要注意“壮杆”操作。对于生长状况较差的幼苗,需要尽可能的确保水稻稻穗的叶片数,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三、加强水稻的日常管护技术
  1.水稻种植前期的管护工作
  (1)选种。在选择水稻种子时,需要挑选颗粒饱满、抗病害程度较大的种子。同时需要结合水稻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和环境特征,选取适应能力较强的玉米种子。例如,江西省因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全省雨量充沛,气候温暖,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作物。在选种时可以选择广优7017、丰优989等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含消毒浸种、晒种、浸芽等环节。晒种主要是通过在阳光下进行种子的晾晒,实现杀菌的目的。充分激发种子的活力,提升其发芽率。一般晒种需要3天时间;泡种工作主要是利用25摄氏度的温水对种子浸泡1至2天,增加其活性;种子催芽可以在25摄氏度或者30摄氏度进行催生,催芽12小时之后,大约80%的种子发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2.优化水稻田间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对于保障水稻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种植者需要及时检查和记录水稻的生长态势:可以进行定期检查水稻的生长状况,接着进行之后的种植安排。保证在水稻整个种植周期中实现监控和预测工作。其中,田间诊断技术可以帮助种植者立即发现水稻在实际生长中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确保水稻具有优质的生长环境。
  3.水稻种植中的管护工作
  (1)地膜覆盖。种植人员可以通过水稻节水技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稻的增产增收效果。为了方便后续的种植工作,种植人员可以选取115cm宽、0.045mm厚度的水稻专用膜,覆盖面积的标准是49kg/hm2。在地膜覆盖之前,种植人员可以使条田宽度与厢面宽度保持一致。水稻种植人员需要在厢面之中覆盖少量的泥土,依据结合带水作业的工作模式。使用水稻插秧机或自制打孔机进行工作,安装覆膜轴杆,确保地膜铺设的平整。
  (2)虫害的防治。水稻常见病症主要有稻水象甲、稻飞虱、二化螟等。针对稻飞虱可以在每年的7月份的中下旬、8月上旬的合适时期,在每公顷水稻田中使用20%500倍的噻虫嗪溶液搭配75%的600倍联苯菊酯溶液,接着兑水进行喷洒。对于稻水象甲技术人员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的中期,大约是水稻植株移植的第7天,在每公顷水稻田中使用20%500倍的噻虫嗪溶液搭配80%的800倍联苯菊酯溶液,均匀喷洒。对于二化螟的防治,因为其一代虫主要泛滥于6月后期,二代虫泛滥于7月份。种植者可以选择二化螟一代虫与二代虫的繁殖期,利用80%的氯虫-噻虫嗪800倍溶液进行喷洒。注意在防治二化螟时,种植者需要将害虫控制在3龄之中。另外,对于病害的防控可以通过恶霉灵溶液或者百菌清溶液进行控制。
  四、结语
  因此,升级水稻种植技术、增加水稻种植效益、促进高效绿色种植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种植者需要选择排灌性好、土质优良、周边生态优质的地块。选择稳产、高产、优产的水稻品种。接着注意栽苗的密度和壮苗培育工作,积极实现水稻高产种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显栋,黄群英.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9,(24):90-91.
  [2]武兴龙.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农家参谋,2019,(15):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