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白河忆三苦牢记使命,脱贫攻坚党群齐奋斗不忘初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关键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西北大学暑期“三下乡”赴安康白河调研小组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展开了对当地开展扶贫工作后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的实地调研,追寻三苦精神在白河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遗产;脱贫;教育之路
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目前,白河县正积极争取白河商会、张氏民宅、黄氏民宅等4处被命名为省保单位,邀请专家现场勘察,提出维护保护意见,进行保护修缮,配套设立民俗博物馆,积极推广黄氏家训。在充分挖掘文物价值,为文物注入可延续的生命力的同时,吸引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让文化遗产助力白河旅游发展。
同时白河县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目前有采莲船等26项县级非遗,月儿潭绿松石传说等9项市级非遗,“三点水”宴席制作技艺1项省级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重要载体融入市场经济当中,文旅融合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要赋予文化遗产更多的市场价值,利用其市场经济价值,使其发扬光大。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白河“三苦精神”,是白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白河县几十年坚持不断治山创业的经验积累,如今白河县已经建成县“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天宝展馆并对外开放,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最后,调研小组在白河县桥儿沟及狮子山社区附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深入考察群众对白河当地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在本次的調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白河县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对白河脱贫的重要作用,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来到白河,亲身体验。
二、山城的教育之路
白河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交通不便,但白河人民愿举全县之力发展教育事业,确保精神脱贫。白河高级中学,这个孕育了无数白河学子的摇篮,为白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克服恶劣的地形条件,修建新校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做到“小县敢办大教育,穷县能办强教育”。在教育上,三苦精神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融于学校建设、融于日常生活,在三苦精神的指导下,白河的教育水平始终居全市前列。
在和高三历史组李雪老师的交流中得知,白河高中的学子目前对文化遗产的了解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调研小组结合专业特色,面向高三部分学生进行了有关白河当地建设成果和文化遗产知识的宣讲,以白河本地的文化遗产为引入,以我们带来的秦代瓦当和各类文创产品为例,唤起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兴趣,效果显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关键时间点,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培育爱党爱国的新时代人才尤为重要。为此调研小组专门前往白河县烈士陵园,怀着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深切缅怀逝去的英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精神脱贫才能实现彻底脱贫不返贫,白河县的教育发展卓有成效但还需再接再厉。
三、天宝——看三苦精神助力脱贫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这是白河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白河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大力兴修石坎水平梯田,解决当地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治山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可见三苦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个“秦楚山城”的具体表现。
仓上镇天宝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上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山下新建生态社区,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引导现代农业走向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为县域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天宝模式”已全面推广,天宝正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天宝人民胸有成竹。
至此,本次白河之行圆满结束,但白河的脱贫工作和振兴事业仍在继续。由于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规划,白河县的经济不断发展,吸引更多人来此旅游、工作、定居,我们也希望这个山清水秀、人善景美的白河能有更美好的明天,建设美丽中国,白河奋勇争先!
参考文献:
[1]郄艳丽,罗二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20).
[2]谷程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陈晓艺(1999-),女,汉族,陕西安康白河县人,本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