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助推职业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现代职业教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发展的主导形式。职业教育在就业的选择上具有显著的择业指向性,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术的培育。将工匠优秀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习惯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的全过程,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为此,通过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以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工匠精神”培育结合起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56-02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人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子打开通往未来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人才培养、传承技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1]。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是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更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贯穿职业教育办学与培训的始终。
建国7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院校只注重人才培养数量,不注重人才质量,重输出轻质量,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影响行業发展和社会进步[2]。当前信息化社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如火如荼,“中国制造”正在向着“中国创造”不断转变,这些都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去引领。因此,对职业院校而言,它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守正创新、顽强拼搏等具备高品质的人才,这些品质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因此,对于职业院校,必须将工匠精神贯穿学生成才成长教育和培训的始终,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自身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的习惯[3]。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对职业教育而言,工匠精神就是其灵魂所在,它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促使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用其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丰富内涵,象征着我们这一时代的伟大精神。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稳居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中国制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中国的高速列车、载人航天、智能手机支付、新能源技术等,都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着“智造大国”迅速
转变[4]。
所谓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未来的社会工作岗位,快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相对普通中高等院校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需要练就扎实的职业技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立足工作岗位。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使职业教育脱离出了人才培养的误区,不再是单纯的培养“机器人”的重复劳动,而是培养专业性、职业性、人文性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之一,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并且对宣传职业教育的形象,调整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5]。
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注入,从职业教育自身出发,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人才栋梁的培养,更关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如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动力,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
一、强化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首先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寻求突破,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学生毕业即可快速踏入工作岗位,做到学生生涯和就业创业的无缝衔接,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注重办学模式上的不断探索,诸如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校企合作、注重各专业的产教融合、开展技能大赛培训等,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锻炼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将工匠精神贯穿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入“教、学、做”各个环节,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6]。
二、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要求,吹响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冲锋号。职业教育有初、中、高之分,各个层次要素之间是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关系,既有其层次性又有其差异性。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优化,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层次之中,那就必须确立教学中心地位,要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坚持系统性、多样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努力推进各层职业教育的发展,并逐步推进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及其以上教育的发展,不断寻求拓宽人才成功成才的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高架桥”[7]。 三、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就业教育,传统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和所选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职业教育的始终,那就必须在课程建设、教材资料选取、人文素养培养等教育环节中加强理性教育的创新。按照工作过程的系统结构对课程体系和教材进行优化调整,需要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主要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按照工作的过程进行重新整合排序,注重技能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与理论实践的紧密对接[8]。在教材选取上要结合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筛选,教材的设计与开发要和课程改革相结合,选取的教材要充分体现特定职业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结合工匠精神的精髓,多形式、多途径激发和引导职校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可以通过职业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人格特征与人生态度,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职校毕业生。
四、强基固本,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以打造工匠精神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拓宽教师职业道路,引导教师队伍吸收、消化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只有教師以身立教,将工匠精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生才能耳濡目染,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9]。
总之,深度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我们探索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摒弃传统教与学的方式,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知识的灌输中融入技能的培养;优化教育层次结构,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为学生的继续教育及就业铺好道路;创新课程体系与教材,改变“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的观念,以“学生需要什么、职场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为宗旨,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上狠下功夫;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及素质的高低关乎学生未来的成功成才,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教师自身做起,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用行动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人才的培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匠精神的助推作用下,职业教育才能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才智,2015(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1):14-15.
[3]周如俊.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20).
[4]孟凡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
[5]Scoot,John L. Overview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al[M].Homewood:American Technical Publisher,Inc.,2008:127.
[6]央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教育,2016(24):96.
[7]崔景贵.追寻积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内涵与范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5(5):242-247.
[8]徐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J].江苏教育,2015(11):35-36.
[9]李兴洲,王丽.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1).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