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古代的“身份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身份证在中国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古人也有类似今天身份证一类的比较完备的身份证明——“照身帖”,这也是可考的出现最早的身份证明。
  “照身帖”的专利要归商鞅。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的重要内容就是编录户籍,什伍連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这个户籍凭证,就是“照身帖”。有名字、职业,还有画像和公章,跟今天的身份证很像。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者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见《新唐书·车服志》)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戴“鱼袋”。至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板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
  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都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途已经不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方面发展了。
  清代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一个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宝石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僧人游方则要带度牒。
  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文明,除了战乱与灾年,农夫们基本上不会离开土地与家乡。他们生活在一个狭小地域内的熟人社会中,不需要身份证明。在古代,需要身份证明的,往往是一些需要流动的特殊群体,比如僧侣。《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每到一个新的国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度牒去通关。度牒就是他们的护照。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非常珍贵。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没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尼,称为私度。经官府发现,将会给予处罚,勒令还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3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