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恩和他的花鸟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小荃
友情就是一个“缘”。在我幼小记忆中,王友恩已是我家的常客。也许是父母的引导,自小我对书画就有一种特殊的兴趣,而那时的友恩兄早已搞起了书画。岁月如梭,一晃20多年光景,这期间我们做过同事,感情一直融洽得很,如今我们成了“墨艺”之交。
其实书画这一行,在古代就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孔子曾言:“志与道,据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终身奋斗之目标,“德”可据,“仁”可依,独“艺”不可据依,更无可志,只可游之而已。如今书画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社会发展是多元共存的,精神生活亦随之蓬勃起来,故而书画成为人们共识、共存、共欣赏的一门大的艺术门类。
在国内谈花鸟画,山东是重地,而在山东读花鸟画,临沂是画家比较集中的地方。王友恩是以花鸟画为主线而逐渐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友恩兄修养比较广泛,他喜文学,且常有诗歌、散文、小说见诸报端。对于书法他有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其水平也具有一定的高度。从现在他的绘画追求上,基本取法明、清几位大写意画家。从近期作品风格来看,吴昌硕的影子比较重,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齐白石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吴昌硕,如果没有吴昌硕也就不会出现齐白石这样的一代宗师。当然这只是一种法理上的传承关系,而友恩兄正在努力去做。画家最主要的是“治学”态度,端正治学态度即可驾驭自身前程。作品的样式、功力,还有意境、趣味以及体现出的各种文化底蕴,都需要有思想才能成立,思想是学、才、识、胆的总和,贯穿其中的是画家的悟性。学以外成,才自内发。友恩兄下笔果断,而且内涵丰富,古拙中隐露出一种苍茫与强悍之气。他的画大多激情画出,但不是霸悍,更不是浑浊气。有时看到他的某些作品,从直觉上有一种丑态,但细品之则内涵生发其间。张潮曾说“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即可厌者”、“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丑而不足观者”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常说:“画不难为繁,而难于简……所谓弄一车兵器,不若寸铁杀人也。”画千万个柿子甚至无数个枝叶不过是表现一种物象。友恩兄画面相对简疏,但其意味深长,一片芭蕉,一枝梅花乃至一石一草,足可见乾坤之大。
画家要不断锤炼自己,要从修养、文化内涵上下工夫,内涵是中国绘画的民族性的具体体现。友恩兄正努力于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