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于教,以情育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教育教学,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感化、教育学生,以情叩开学生的心扉,以爱心换取学生的真情,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过程。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而数学老师,是数学教学系统的主导因素,由于儿童的情感易于外露,行为的情感色彩极为浓厚,喜爱数学教师往往是儿童喜欢数学课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有人谆谆告诫教师:“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教育是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讲课时抓住学生情感,语言更具感染力,学生则会增强求知欲,积极去思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将情感教育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呢?
一、热爱学生,培养师生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教师的情感,真能够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师生情感共鸣,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真挚、浓厚的。而这种情感,则来自于数学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只有当一位数学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科学态度,才能从自身产生出真爱,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而且教师的爱只有与学生发出共鸣,才能展現其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才能接近学生才能感化学生,教师的关心和尊重将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
小学生有着一种奇特的心理---从师性,即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性,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热情、关注、尊重就可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而教师真挚的爱,将会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真心接受教师的帮助。否则,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没有真实、诚挚的情感,在教学中装腔作势,言不由衷,是不可能让学生发生情感共鸣的。
只有在不断提高教德修养,在高尚师德基础上才能产生对学生真挚的爱,而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才能为良好的教学打下浓厚的感情基础,才能使感情教育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后进生,要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他们值得表扬的地方,肯定他们学习的点滴进步,加倍小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老师很重视他们,而不是受冷落歧视。曾经一位我只教了两个星期的男生对我说:“我学了四年数学,第一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他改变了学习数学的态度,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可见,一句看似简单的鼓励,却能对学生产值不可估量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是正常现象。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完善达到完善的路碑。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越学越高兴,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适当时机巧妙指出,最好是启发学生自己去纠错,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力。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效果。
三、寓情于教,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
教师在愉快心情下授课,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层次清楚,也易富于感情,娓娓动听,面部表情也自然、丰富,授知有序,从而使教学方案圆满实施。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情绪感染下,产生一种亲切、信任感。师生心理默契融合,彼此相通并形成愉悦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他们爱听、爱学并信服。教师在学生这种学习气氛的激发下,也往往能爆出新的思想火花,诱发出一些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好思路、好教法。反之,教师心境不好,愁眉苦脸或怒气冲冲走进课堂,授课时,思路往往阻塞,词不达意,层次散乱,学生看到这个情形,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可见,寓情于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而更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搞好情感教育对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数学教师应该将情感教育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实现情感教学的优化效应,才能真正做到在数学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