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欣欣
教学目标:
指导写字,能工整、美观地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生字“灾、难”,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查字典这种理解字义的方法,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查字典这种理解词义的方法。
2.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工整、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灾、难”。
教学难点:
1.理解词语:“安居乐业”“挡水”“疏导”。
2.按照提示讲述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策略:
读品感悟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磁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三字经》导入
同学们,《三字经》 有言“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这里的禹就是神话《大禹治水》中的主人公,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则神话。(板书:大禹治水)
(二)复习词语
过渡语: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读好这些词语我们就能再次穿越时空,回到四千多年前。
小老师带读、齐读词语。
(三)借助視频、关键词语回顾第一自然段内容
播放洪水视频,出示关键词:淹没、冲毁、到处伤害、痛苦极了。
二、探究新知
(一)对比学习治水后,理解词语“安居乐业”
1.借助图片音频理解“安居乐业”
(1)听读第四自然段,整体感知。
过渡语: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生:必须治好它。)那最后治水成功了吗?谁治好的?治水成功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治水成功后的景象。
(2)出示图片,播放欢声笑语音频。
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样的生活可以用哪个词语概括?引导理解“安居乐业”。
2.对比朗读
现在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洪水泛滥时人们的生活——(生:痛苦极了),谁能读出这种巨大的变化?(个别读、男女生读)
(二)自主学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理解两种治水方式
自读第二-四自然段,找一找鲧和禹这对父子俩治水的方法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同桌交流讨论。
1.做动作演一演,理解“挡水”
师生合作演一演,教师演泛滥的洪水,学生是大坝,生做动作演一演随着洪水的起伏怎么挡。
2.查字典、联系下文理解“疏导”
(1)查字典,找到“疏”字,比一比谁最快。
(2)师出示“疏”所在字典页图片,指导在“疏导”中“疏”的义项。
3.感受禹的智慧
通过对比两种治水方法,让生说一说心中的禹。(板书:聪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大禹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精神
1.创设情境引读,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
春花烂漫,夏雨潇潇,秋风瑟瑟,北风呼啸,为了治水,这十三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四海九州,可是即使他多次路过家门口,却——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第一次,禹路过家门,他的儿子才刚出生。他听到孩子的哭声,多想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呀!可是——男生读: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第二次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儿子正在妻子怀中向他招手,他多想过去亲手抱一抱儿子,——女生读: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第三次,儿子已经长到十多岁了,哭着牵着他的衣袖,使劲把他往家里拉,——齐读: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第四次、第五次……禹一次次转身,一次次离开。
引导生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三”是多次的意思,这个成语赞扬的是像禹这样的心里想的都是大家,不想自己的无私奉献的人。
2.采访大禹,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采访同学,如果你是禹,你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相机板书:无私)
3.配乐齐读第三、第四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讲述故事
1.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痛苦极了、筑坝挡水、疏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安居乐业”,四人合作讲述故事。
2.去掉提示,借助课后习题指名讲述故事。
四、生字书写
过渡语:大禹用坚定勇敢解决了洪水带来的这场“灾难”,相信我们也能用细心和认真掌握“灾难”这两个字。
(一)借助古字形帮助学生识记。
灾——房子里着火,难——小手抓住了小鸟。
(二)师范写,生书空。
灾——“灾”上下结构,上扁下长,
难——“难”字长捺变成点,单立人立在竖中线,隹字两横长两横短,等距才美观。
(三)生练写,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禹,他走遍四海九州,导水入海,征服了水患,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禹虽已逝去,但他留给我们的无私无畏、坚定勇敢的精神永不会淡去!烈火中的消防员、夜幕下的环卫工人、寒风中的边防战士……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大禹”,有了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眼中有他人、心中有大爱的新时代好少年!
六、布置作业
1.把《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