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建筑艺术符号研究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探索了鄂伦春族的建筑形式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建筑与鄂伦春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关系。鄂伦春民族建筑文化不仅是鄂伦春族文化中的重要支撑部分,而且还是其典型标志。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民族建筑文化濒临灭亡,因此对于鄂伦春族传统民族建筑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鄂伦春族,民族建筑,文化传承,形式符号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2-0062-02
1 鄂伦春族文化概述
鄂伦春族长期以来依靠狩猎和相关的生产而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狩猎民族,主要生活在中国的东北一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鄂伦春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鄂伦春族的服装和装饰用品非常有特色,鄂伦春族人通常把兽皮作为制作服饰的原材料,在兽皮上绘制展现大自然风景的图案,比如说洁白祥和的云朵和色彩斑斓的各种花朵。这些服饰非常美观,而且由于是兽皮制作,因此非常结实耐用,非常适合作为保暖衣物。而且兽皮具有独特的花纹,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可以躲避敌人。另外,鄂伦春族人还会用桦树皮来制作工具。
2 鄂伦春民族建筑文化分析
鄂伦春族最典型的建筑形式是“斜仁柱”。
“斜仁柱”是鄂倫春民族的叫法,翻译过来是木杆屋子,“斜仁柱”通常用白桦树木杆搭制,白桦树高大且直挺,因此成为鄂伦春族的主要建筑材料。用倾斜的木杆堆砌成圆锥形骨架,是“斜仁柱”的主要建筑形态。再用打猎得来的兽皮将圆锥形骨架进行包裹,就成为了简单的“墙体”,夏天时改用桦树皮进行包裹围合。“斜仁柱”建在一起时通常成排排列,门口的朝向一般为西南或东南方向,为了方便出入,要在搭建的两个围子中间留出门的位置。鄂伦春族人通常会在“斜仁柱”的尖顶留一个小口用来采光和通风,但是在冬季天气恶劣的时候,会把狍子皮盖在尖顶上,这样可以防止寒风和大雪进入室内。一般来说,斜仁柱不太能抵抗寒冷,不过制作起来比较简便,而且方便拆卸。
3 鄂伦春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以及传承
3.1 基于尊重历史的条件下的建筑的维护与传承
通常而言,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文化载体入手,比如说建筑,服装,工具等。如果弄懂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可以解读这个民族的建筑思想。由于鄂伦春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可以说鄂伦春族的文化都记录在它的建筑上了,这比文字记载更加鲜活。对鄂伦春族的建筑进行保护,不仅是要保护建筑本身,还需要保留建筑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在对民族建筑进行维护的过程中,我们还需对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保护与还原。对鄂伦春族传统建筑进行修整和改建时,需要注意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文化印记,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一定修改,但是要尊重建筑的原有风貌,向世人展现真实的鄂伦春族文化。
3.2 基于现代建造技术的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鄂伦春族的建筑虽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比较美观,但是的确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不够保暖而且不太坚固,所以说我们可以在尊重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习惯的前提下,改进建筑技术,采用更加符合现代建筑规律的建造技术和材料,以提高鄂伦春族的生活质量。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提高鄂伦春族人的幸福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房屋进行科学的建造,加强建筑抗寒性,满足实用功能。鄂伦春族人需要先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住上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观建筑,这样鄂伦春族人就可以在生活中主动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去积极保护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延续。
3.3 运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建造现代民族建筑
由于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通常规模不大,种类单一,而且建造方式无法统一化,因此,进行改建比较困难,没有办法进行很大规模改建和复原。在改建时,无法按照原样去修复,只能抽象地提取一些民族元素,将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提炼为抽象的符号,然后在新的建筑建造时有机加入这些符号,这样即使无法将传统的建筑一模一样的复原,也可以在新的建筑中寻找到鄂伦春族的建筑文化,实现文化传承。
3.4 民族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3.4.1 建筑形式
圆锥形的“斜仁柱”主要用于鄂伦春族进行狩猎和远游时居住,因此在提取相应的文化符号时可以借鉴这种建筑的外形,采取三角立面来确定建筑外形。在建筑整体形态方面,可以借鉴“斜仁柱”的圆锥形态,在外观上更加趋向于民族特色,提取鄂伦春族的艺术文化符号,运用在现代建筑中。在材料方面,可以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材料,如钢铁、玻璃等与鄂伦春族常用的自然木质建造材料相结合,打造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感觉,使建筑本身与其所处环境融合,无论是色彩、材料、功能方面,都能够适应大兴安岭环境与气候。
3.4.2 建筑外立面装饰
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多使用木材料,在建筑设计中也使用木质装饰。鄂伦春族擅长的工艺是雕刻与剪皮,因此在设计建筑外观时,可以体现出这些艺术形式符号。鄂伦春族兽皮制品上的图案形式大致可分为团花花纹、独立花体和波形花纹。在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上,我们可以以其民族兽皮制品为参考,局部雕刻上象征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鄂伦春族还有属于自己部落的图腾图案,我们也可以从中提取抽象的艺术符号,用于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中。复古而不返古,少而精美。
3.4.3 建筑色彩和材料
建筑的主体颜色接近自然,通常与土地的颜色相近,比如说白色,黑色以及黄色。在这些颜色中适当掺杂一些暗红色和蓝色等比较亮眼不违和的颜色,展现特色,整体为木色的建筑可以体现出鄂伦春族对于木材的使用传统。鄂伦春族擅长运用自然材料如木材来建造房屋。在当今建筑中,材料的选择可以更加现代化,增加一些模数化材料的运用,比如钢铁或玻璃,利用几何艺术符号或者色彩来仿拟鄂伦春族的原始建筑韵味。
参考文献:
[1]赵复兴.鄂伦春族历史简述 [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01):103-106.
[2]高莉.谈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9,(01):22-24
[3]高冰.鄂伦春民族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6.
[4]吴雅芝.最后的传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0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