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明辨性思维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河有

  [摘 要]:明辨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本土化表达。在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下,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思维方式,把强化明辨性思维能力当成一门终身课程来学习。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在思想认知上有所转变,应避免盲目崇拜”权威”,勇于打破“课程框架”与“知识点教学模式”,理性认识“师生平等”,准确理解“教师”与“教学”。本文以旅游类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任课教师应明确培养明辨性思维的教学目标,从明辨性思维视角审视和重构课程内容框架,通过“混合法”来强化学生的明辨性思维,以过程性考核和学习成果考核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
  [关键词]明辨性思维;思想转变;教学实施;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2-0132-05
  引言
  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也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它对一个人的言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结果。例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常常不同,进而致使其观点和行为方式也有所差异。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受教育者是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并且形成自己独有思维方式的成年人。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已经不同于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研究生教育则更关注对知识的探究和创新,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优化,提升其创新能力。我国目前的旅游类专业研究生主要包括三类:即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简称MTA)、旅游管理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和其他专业下设的旅游方向学术型研究生(民族学专业下设的民族旅游、人文地理专业下设的旅游规划等方向)。本文基于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以旅游类专业研究生课程《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为例,尝试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提出教师和学生应做出的思想转变,进而提出培养和强化明辨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实施路径,以期为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一、明辨性思维的含义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明辨性思维的含义
  明辨性思维的称谓源于批判性思维,即英语语境中的Critical Thinking。明辨性思维是对批判性思维这一术语进行的本土化表达,体现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下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称之为中式批判性思维[1]。近5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明辨性思维这一称谓。明辨性思维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将思维技能和方法内化于心而形成的审视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其内涵包括质疑、剖析、评判、反思、探索、創新等内容[2]。具体来说,明辨性思维者应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能够通过剖析和思辨来透视事物的本质,进而实施评估与判断,在此前提下对现有状态进行反思和探索,尝试结合实践进行创新,形成新主张。明辨性思维者可能对任何特定事物、现象和观点提出质疑、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逻辑思辨做出新主张。他们具有“勤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努力付诸实践、公开评判、不断尝试创新”等典型特征。不难看出,明辨性思维是一个人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明辨性思维相关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Critical Thinking作为一种教育法已经在美国盛行[3]。美国纽约市立大学John Chaffee所著的《批判性思维》(Thinking Critically)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详尽地阐释[4]。目前该书已被译成中文达10版以上。国外发达国家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技能、教学方法和水平测试等相关问题研究较早,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国外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分为5种,即一般法、灌输法、沉浸法、混合法和一体法[5],常用的具体培养策略有小组讨论法、概念图法和分析提问法等。同时,西方学者还开发出了测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系列工具[6]。在实践层面,发达国家已经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全面融入到了幼儿教育到高等级学位教育之中[7]。
  近40年来,我国学者围绕批判性思维相关问题也展开了一系列探讨。从文献检索结果看,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快速递增,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培养模式、实现途径和影响因素,也涉及到了批判性思维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等实践问题[8][9][10][11]。当前,批判性思维教育导向已经在中西方教育领域达成了基本共识,都承认强化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倡导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但国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实践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这些方法和策略对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学生是否同样有效还有待验证[12]。2015年起,国内多位学者开始将更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明辨性思维”称谓代替了“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批判性思维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形式不同,西式批判性思维只是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的一种特定表达。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与西式批判性思维格格不入,所以明辨性思维表示了批判性思维的中国话语表达,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当前,明辨性思维培养相关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层面正被尝试拓展到多个学科领域之中,实践应用也正被快速推广。西方学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和策略对中国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目前我国更需要探索出一系列适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情的明辨性思维培养方法与策略。
  二、明辨性思维的教育导向
  (一)明辨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中国化表达
  批判性思维的西式表达往往注重“理性”和“对错”,主张把人情和事件完全分开,主张完全做到“对事不对人”。例如在西方文化情境下,会议上争论的面红耳赤的两人则可能在会议后继续成为好朋友。当大多数人都养成了这样的言行习惯,也就塑造形成了相应的西式文化。显然,批判性思维与特定文化相互渗透和强化,就形成了具有相应文化特色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式批判性思维——明辨性思维。武晓蓓指出,中式批判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以“和谐”为前置条件,以“温和的方式”表达批判,反对使用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的批判方法,主张“批判”与“尊重权威”相平衡,主张讲究时机进行批判[13]。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尊师重道、尊重权威、维护面子、注重人情”等思想影响颇大,其影响波及到了所有领域的所有人。虽然我国在各领域都在主张强化批判性思维,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必须在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落实。如果不考虑中国文化背景,批判性思维的发挥效果也必然不会太理想。可见,明辨性思维和西式批判性思维的差异主要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形式的差异。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对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运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但同时明辨性思维方式也对西式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补充价值[14]。   (二)明辨性思维培养在教育中的体现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今天的多层次现代教育,中国的教育几乎从来没有离开“思、疑、问、辨、判”等明辨性思维要素。这些思维要素滲透于哲学、语言、科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军事等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所有领域中,进而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幼儿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国内教育一直对明辨性思维培养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从国内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国内总体上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培养。尽管如此,我国目前还没有像美国那样把批判性思维培养完全透彻地落实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从近我国40年的教育状况来看,高中阶段以下的教育整体上以应试教育方式为主;大学阶段的教育整体上以应试教育为主、明辨性思维培养为辅;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注重研究和创新,强调形成和强化明辨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明辨性思维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专门开设培养明辨性思维方式的课程;二是将明辨性思维教育渗透到每个具体学科和课程教学当中。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院校开始开设“明辨性思维”课程,而更多的院校还是提倡将明辨性思维培养渗透到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三、基于明辨性思维培养的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认知转变
  (一)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
  首先,旅游学科仍属于不成熟学科。从全世界看,自1899年第一篇旅游研究文献出现至今,旅游学科发展历程仅有120年。我国的旅游学科发展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在这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旅游学科取得了不少进展,并且旅游研究也逐步实现了国际化,但迄今为止,旅游学科在整体上仍然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其次,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和内容都处于不断探索中。在旅游学科发展不够成熟的情境下,课程设置还比较灵活,例如很多院校的课程是根据本院校教师特长而设置的。国家教育部2018年发布文件,要求旅游类专业本科层次必须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等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可自行设置。而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各院校之间的课程设置差异就更大,课程内容框架也各具特色。总之,无论是旅游理论研究还是旅游学科教育,都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这种情境更有利于推进实施明辨性思维培养。
  (二)明辨性思维导向下师生的认知转变
  要把明辨性思维培养作为教育导向落实在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应对以下几方面问题转变认识:
  一是应转变对“权威”的认识和盲目崇拜。要形成明辨性思维,就必须具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师生都应相信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目前还没有绝对的“权威”。一方面,虽然有些学者的影响力比较大,但还没有哪位学者是绝对权威,很多旅游学说都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例如对“旅游”的界定到目前也只是达成了某些共识,却没有形成权威界定。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虽然在旅游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相对学生较早,但往往并不是学术上的权威。只有师生都认识到这些,才可能会有挑战“权威”的勇气,这是形成和强化明辨性思维的基本前提。
  二是应转变对“课程框架与知识点体系”的认识和盲目遵从。所有学科与课程都是人类的创造,课程内容框架与知识点也都是人为设置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学科得以不断发展,课程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在学习一门课程时,站在全局视角来审视课程的发展,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和重整课程内容框架,这比掌握具体知识点更加重要。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应从心理上转变“以全面传播知识点为中心、遵循课程框架”的传统教学理念,应积极挖掘自身潜质,尝试创新、重构课程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这是逐步强化明辨性思维的阶梯。
  三是应将传统意义的“师生人格平等”深化到“学术对话平等”。以往大家认为师生平等主要体现在人格平等方面,而角色是不平等的。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教师都会不自觉地碍于“面子”,不喜欢、甚至“压制”学生的反驳。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听取教师的观点,却不善于、甚至不敢反驳。在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下,师生都应打破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教师应主动放下“架子”和“面子”,应对学生的敢于明辨和争论感到高兴;教师应拥有博大的胸怀,应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他们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学生应在内心认同学术问题讨论上的师生完全平等。全体师生都是旅游研究领域的探索者,教师的低姿态并不是无能的象征,而是高尚师德的体现。
  四是应准确认识“教师与教学”的涵义与功能。受韩愈的《师说》影响,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成为了知识渊博的象征,尤其是大学教师更应是“有问必有答”的学者。然而事实是,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能真正“解惑”。教师只是通过教育教学承担着专业领域内局部解惑的职责。“教学”的实施既需要有教师“教”的行为,又要有学生“学”的行为。同样都是教学,教学效果却可能千差万别。这就在于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实施教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能学到学习方法、优化思维方式比学到具体的知识内容更显重要。在研究生教育中,教学的侧重点已经不再是为了传播更多地知识点。教师和学生都更应关注如何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明辨性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创新能力。
  四、基于明辨性思维培养的旅游专业研究生教学实施
  如前所述,培养和强化明辨性思维应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导向。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研究生,都应对教学的认识发生转变。以旅游类专业研究生课程《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为例,鉴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性,教师更应该在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下,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多维度审视教学内容,实施师生平等探索的教学方法,以过程性考核和形成学习成果等方法推进明辨性思维教学的实施。
  (一)明确培养明辨性思维的教学目标
  对一门具体课程而言,其教学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表层目标,即知识点目标;中层目标,即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提升目标;核心目标,即价值观与探索力量强化目标。虽说很多教师在以往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间接实施了明辨性思维培养方法,但却很少有人把它当作教学目标,更缺少以培养思维方式来转变学生价值观和探索力量的教学目标。以“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为例,旅游学科的不成熟性和跨学科性决定了课程知识点多样而繁杂,不乏出现尚没有形成权威定论的新创名词,那么以传递知识点为目标的定位就缺乏长远价值。此类课程必须树立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明辨性思维教学目标,通过多次明辨性思维实践训练,逐步优化思维方式,提升思考能力,进而使其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价值观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将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对接,更应使学生的“思考能力、迁移能力、道德和价值观”为以后的“生涯”做好铺垫,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深层目标。   (二)以明辨性思维审视和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指由一系列知识点构成的内容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知和理解课程内容,还应能运用课程内容来对社会相关问题进行深思与分析,逐步强化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能力。教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内容”层面,而应不断从多维度审视课程内容体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来调整教学内容体系。在研究生教育中,除了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论或明辨性思维技巧课程外,还必须把明辨性思维培养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将课程内容体系打乱,然后围绕课程的明辨性思维教学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在不成熟的旅游学科中,大多数课程只有共识,没有绝对权威。每位师生都可以从不同视角重新捋顺课程脉络并重构课程体系。以“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为例,从区域旅游整体视角,可以从“区域空间的点、线、面”理顺课程内容框架;也可以从旅游开发视角,从“开发的资源—资源所在地—如何开发—开发技术—开发成果”的逻辑重新构建课程框架。根据不同的课程框架设置不同的主题模块,开展明辨性思维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在本课程领域乃至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明辨性思维能力。
  (三)通过混合法强化明辨性思维
  国外学者提出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运用一般法、灌输法、沉浸法、混合法和一体法等5大类方法和小組讨论法、概念图法和分析提问法等具体培养策略。虽然实践中最常用的是沉浸法和一体法,但培养功效却依次是混合法、一般法和灌输法、一体法、沉浸法[15]。混合法就是在设置专门的明辨性思维技巧培训课程或模块的同时,将明辨性思维灌输或缓慢渗透(沉浸)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明辨性思维培养应把重点放在专业教学中,即便是没有设置专门的明辨性思维课程,也可以由任课教师自行设置明辨性思维专题模块,让学生把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当成课程的首要内容。在实施混合法时,课程的教学设计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问、如何引导思考,这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正所谓“正确的提问能引发出色的思维”[16]。任课教师必须在熟悉课程发展脉络的前提下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法的实施涉及到如何分组、如何分配任务、如何汇报讨论;分析提问法涉及到提问内容、追问方法和问题引导等等。这些明辨性思维教学方法的实施都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好相应地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能把控全局,在问题讨论和学术探索时做到“师生平等”,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强的思考能力和正确的道德与价值观,不仅擅长专业领域内的实践工作,还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
  (四)以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估。就研究生教育而言,更应该从学生的思维与言行方式变化来审视。要评估一门课程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就需要在一学期内采用“过程性评价”进行多次评估。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一般是小班上课,人数较少。以“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法、概念图法、问题分析与追问法来设计多项明辨性思维训练。这些训练都需要学生提交相应的学习成果。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有课程框架重构主题讨论、旅游开发项目设计、旅游实践现实问题解析、调查研究报告,甚至是学术论文。教师可以对每位研究生的现实表现进行评估打分并及时公布,能从每次活动中指出每位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习态度、明辨性思维方法与能力、学习成果展现形式、对具体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在权重分配上,应将明辨性思维方法与能力设置为最大权重。因为明辨性思维能力对研究生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水平提升具有最直接影响。
  五、结语与讨论
  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应是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宏观指导思想。要将该理念完全运用于专业教学中,则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转变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认识,形成不同于西式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明辨性思维教学方式。明辨性思维教育导向的落实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甚至是国家教育政策等多层面的协同。首先,任课教师必须是明辨性思维者。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还需要社会实践的积累,还要能够放下架子、打破面子、放下自己的“权威”去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质,甘于做强化学生明辨性思维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其次,研究生也应打破急功近利的功利心。应把优化明辨性思维方式作为最重要的一门课来学习和运用,积极参与训练并强化自身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潜质,学会挑战权威同时还不失中国礼仪之道。最后,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社会精英。精英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明辨性思维训练机会;相反,大众化教育和大班上课则可能导致明辨性思维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总之,明辨性思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如何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将批判与和谐共存,将明辨与尊重权威和尊师重道相平衡,使课堂成为充满激情与友情的辩论场,成为充满创意和灵感火花的明辨性思维殿堂,这是每位教育教学者都应思考和探索的持久性话题。
  参考文献:
  [1][7][13][14]武晓蓓.批判性思维的中国话语表达——“明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15-25,15,22,24.
  [2][8]宋河有.学习成果教学导向与明辨性思维培养——以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60.
  [3]章少红.批判性思维——风行美国的新教育法[J].世界知识,1986(10):4.
  [4]董达生,王磊.一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专著——《批判性思维》评介[J].教材通讯,1989(4):22.
  [5]Ennis, R. H. Incorpo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ome basic issues[J].Inquiry,1997,16(3):1-9.
  [6][12][15]王胜,Sirinthorn Seepho.西方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研究脉络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8):7-14,16,9.
  [9]黄志勇.从批判性思维说起——谈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87(1):23-26.
  [10]刘儒德.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4):62-67.
  [1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16][美]保罗,埃尔德著.批判性思维:思维、沟通、写作、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M].乔苒,徐笑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邹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