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下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睿浦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随着本世纪初开始掀起的扩招浪潮在师生比例的协调性、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充分性、社会需求的饱和度即就业率等方面被社会所关注,尤其是作为招生对应的就业趋势和前景更是受到来自多方的关注。从事实来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招生的数量都呈向上的趋势,并未有令社会和舆论所希望。究其原因是,这一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不仅包括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素养提升的需求,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就当下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特性进行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音乐专业;就业;特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242-02
  【本文著录格式】李睿浦.当下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J].北方音乐,2020,01(02):242-243.
  21世纪伊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发展的快车道。全国出现了高校兼并、扩建、扩招的浪潮。2002年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独立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星,是高校扩招的中坚力量。同时,各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综合性高校的发展蓝图,尽一切力量去拓展学科的范围,努力办齐所有一级学科,让高校名副其实走向综合性,并在全国同类高校发展竞争中能获得一个靠前的排名或领先的席位。音乐专业就在这一背景被各大高校所青睐,不论是否举办专业设置的条件均纷纷上马,开始大量招生。我们说,扩招满足了当时高校发展的需求,主要是高校财政收入的增加,又为学校本身内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又为全国的高三毕业生提供了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扩招在国家、高校、学生三者之间获得极度的平衡,各获其利,而若干年后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各专业毕业生如潮水般从高校中涌出并推入社会,首先是就业市场。起初几年并没有出现供求不平衡,但是,扩招继续深入,独立学院越办越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堪忧的现象逐年显现。诸多专业因就业不理想而被教育主管部门亮起了黄牌或红牌。其中,音乐表演专业在多年的扩招后,不堪就业压力而被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专业设置警示。而音乐师范专业仍然保持火爆的招生和理论的就业趋势。本文所提及的音乐专业主要指的是音乐师范专业,也就是教育部有关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目录中表明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那么,这一专业在近二十年的高校发展中能够依然保持稳中提升的就业趋势,值得我们去探究其中的成因,主要从办学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人两个方面去分析。
  一、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特性
  从词源来看,“特性”一词中的“特”有杰出之意,《诗经·秦风·黄鸟》中提到:“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即众人之中的才俊的意思。“性”有事物的特质、作用的意思。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提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现代汉语词典》有关于“特性”词条的解释是某人和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因而,要阐释某事物的特性必然要对该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地揭示其特性。同时,某事物的特性也体现出该事物区别于它事物,或者说是该事物独有的性质、作用等。
  用“特性”一词的词义来释解音乐专业的思想,可谓再贴切不过。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为人处世上有个性,注重个人的表现,容易激动且不过别人的感受。思想多具有先锋性,且有反传统性。这不仅是音乐学生具备,学艺术的学生都具有与常人有异、不拘泥于固定模式,有很强创新、创意能力的思维方式。当然,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特性与其专业学习密不可分。音乐专业本身所具有的表演性、外向型、情感化的特征需要学生具备上述思维模式或者是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才能够真正适应并且学好音乐这门学科。
  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特性对其在择业上同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与其他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的视角都会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指出物质对仪式具有决定作用,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音乐专业学生这种不拘泥于传统,不受约束,富有表现力、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对其在人生的择业观上产生着外人似乎看来“不正常”的选择取向。这归根结底还是源于音乐甚至是艺术这一学科的本身。
  艺术需要创造性思维,需要反传统的意识。学艺术、学音乐、考大学、读大学、毕业找份稳定的工作,这种意识观和实践观并非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可以肯定是其他文理科学生的主要择业理想。
  二、音乐专业学生的行为特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和实践论所提出的意识能指导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一原理出发来考察音乐专业学生的行为特性是否与其思想特性相吻合。我们说,音乐专业学生较为散漫但有不缺失创新能力且有爱表现自我的个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具有敢想敢做、充满新意,有时又有些不符合常理且带有几分冲动。在外人看来,音乐的学生很外向,行为太自我,太不合“正常人”的想法和行为。事实上,音乐学科所本身所需要学习者的基本素养直接影响到了人的行为特性,该特性虽被认为是“另类”,但实质上音乐专业的学生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满满的表现欲。在舞台上,音乐专业的学生是用乐音、用自己的演技来表现音乐,并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这是人最艺术化、最有内涵式的内心感受的表达,并为其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在生活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同样对生活细节充满热情的想象和像表现音乐那样投入的享受生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并保持积极向上的风貌。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多部快闪的展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师都有参与创意、设计、演出《我和我的祖国》。因为有了这群音乐人存在其中,许多现场的观众、行走的过客都在音乐响起那一刹那被吸引,在音乐人的带动下瞬间能投入到歌曲的演唱或互动中去,爱国情怀也即刻被激发,整场快闪就显得非常生动和有现实意义。这不光是因为《我的我的祖国》词曲能感动人,也离不开参与其中的音乐人的艺术化、内涵化和富有表现力行为直接感染了路人和观众。所以,音乐人的行为,缩小了說是音乐专业学生的行为富有表现欲、充满活力又不断创新的行为特性是音乐学习的结果,也离不开音乐专业自身所具备那种文化特质。   三、音乐专业学生就业特性
  就业是每一位大学在校生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一名学生多年寒窗苦读所需要获得社会认可的一种方式。不论是本科毕业还是之后的硕博毕业,都有面临如何选择就业岗位最能发挥自身所学和特长问题。从本人作为音乐专业高校教师的眼里,发现近些年来音乐专业在市场变化浪潮中,就业趋势一直保持良好向上的态势。音乐专业硕博毕业生一直处于高端职位的就业,例如高校教师、专业科研院所、专业杂志社等,最为基础的岗位例如中小学音乐教师、文化馆群艺馆工作人员、社区文体工作人员、琴行及培训学校专职教师等,每年都有较多的岗位和优厚的待遇吸纳音乐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前往加入。从现实来看,音乐专业师范类学生就业首先参加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编制的招考,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工作时间、生活待遇等方面也较为稳定。而非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除了部分与师范类学生一样参与考编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担任专业教师,也有自己投资创业,创办传媒公司、琴行、培训学校等。他们的就业趋向更为多元化。最少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文化馆、群艺馆和专业团体,这对学生的某项专业要求教高,占每年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总量不到10%的比例。
  从音乐专业学生的择业去向的现状来看,他们不拘泥于一个就业方向,整体呈现多样化,但有不缺失与专业的关联度。这与其他类专业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生的改行率较小。也就是说,音乐专业的学生首先都热衷于自己的专业,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状态,毕竟专业教学和表演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其次,音乐专业的学生热衷于创新和创业。当前,在二胎效应带动下,琴行和培训学校等一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整体趋势呈现红火的局面,这都得益于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迎合市场、服务社会的就業趋向的引领,这也是其他文理科类专业毕业生争相学习的就业选择,也是当前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实践。
  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特性是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在实践中学习专业,做服务于社会的音乐专业人。这与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具有的艺术感息息相关,是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取向上表现出来的特性。
  参考文献
  [1]卢元等编著.学生用古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刘静雅,鲁成波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4]张向荣.关于音乐专业学生就业导向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3).
  作者简介:李睿浦(199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博士(在读),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器乐舞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