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优化路径探索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沈建峰

  摘 要:自2012年起,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下行趋势,信用风险管控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银行业经营发展关键词。“不良清收”、“核销打包”等方式及其创新尽管层出不穷,但主要以事后风险处置为方式方法,难以在“低成本”和“高效率”方面达到路径均衡。由此,应对资产质量变动,能否在现金清收和核销打包两条路径之外探索出“第三条路径”?尽可能避免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漫长周期,形成一条低成本、赢在先机的资产质量管控道路?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诸种实践的利弊分析对比入手,排劣选优,优中选优,寻找最佳路径,实现低信贷成本运行目标。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优化路径;探索;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现金清收与核销打包在风险暴露初期未能有效遏制资产质量下滑,信贷成本与不良率双升,非可持续路径
  不少商业银行风险暴露初期,普遍采用核销打包、现金清收等管控手段,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不良增长,但在付出了财务资源代价的情况下,仍难以彻底遏制不良增长,导致信贷成本与不良率双升。
  一是现金清收率趋势与不良率并未构成显著的相关性,未能体现风险暴露初期的管控及时性与有效性,滞后效应突出。
  二是核销作为被动管控措施,对于不良率趋势性变化,仅能起到临时性的“减震器”作用,并随不良率上升“水涨船高”,不仅推升信贷成本,也未起到根本性扭转趋势的作用。
  由此,无论是现金清收、抑或是核销,二者作为主力的风险化解处置方式,因起效周期长、财务耗用大,均不能圆满地解决信贷成本高企、不良率走高的问题。
  二、另觅他途
  从正常大类迁徙率与不良率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寻找低信贷成本管控资产质量之路。
  通过对主流商业银行行之有效的资产质量管控传导路径和内生机制解剖、分析,对影响不良率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从正常类向下迁徙率和不良率的关联性看,拣选某银行作为样本分析,2013-2019年以来该银行正常类向下迁徙率分别为1.9%、1.7%、2.7%、4.4%、3.4%、2.7%、1.7%,与当期期末不良率0.85%、0.94%、1.13%、1.59%、1.62、1.55%、1.52%构成显著正相关,从计量角度证明了正常大类迁徙管控对于不良率影响的关键性。
  由此,正常大类向下迁徙率与不良率呈现出正相单调线性关系,两者形成的剪刀差开口及其趋势,引领资产质量变动轨迹和方向。正常大类向下迁徙率管控,即为资產质量管控的命脉,可依循这一管控策略实现低信贷成本目标。
  三、厘清低成本路径
  逾期欠息贷款、前二类盘活贷款、关注类贷款、预警贷款4条主流。
  从历史经验看,该四类贷款不加以管理,其下迁不良的概率非常之高、远远大于其他资产。该四类源头风险表现不同,必须通过多种路径开展差别化管控。
  (一)逾期欠息
  逾期欠息贷款即为违约贷款。作为风险表象,本金利息不能偿付又是借款人实质性履约能力出现问题的突出信号,存在着逾期欠息90天以上进入不良的监管标准压力。有效管控逾期欠息贷款,降低其向下迁入不良的概率,是降低正常大类向下迁徙率的最重要途径。
  (二)盘活贷款
  一般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出现下行但仍有一定还款意愿和潜在能力,通过减额、增信等方式与其酌情重新确定贷款条款的业务,但该部分贷款最终的质量表现不如人意,较多业务在“苟延残喘”一段时期后仍进入不良。
  (三)关注类
  关注类贷款的核心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该部分贷款的借款人还款能力已经存在潜在缺陷。从动态角度考虑,如果风险进一步恶化,则较大概率将进一步下滑至不良。
  (四)预警贷款
  一般商业银行对风险贷款预警级别按程度从高到低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和常规预警四类。其中,黄色预警是指:存在一些风险预警信号,其累计效果预计可能会对受信人的正常经营和偿还本行债务能力带来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直接,且预计不会有任何损失。橙色和红色预警则更为严重,转而下滑不良的不在少数。
  四、低成本信贷资产质量管控路径建设
  针对正常大类下迁的多条路径,商业银行有必要设计建立组合路径,落地对逾期欠息、前二类盘活、关注类、预警贷款疏导防堵举措,管控正常大类下迁不良风险。
  (一)面向重点领域的精准滴灌式贷后管理机制
  对异地、展期、僵尸企业、审慎进入行业投向企业等存在系统性风险的业务板块,建立“正常当关注管、关注当不良管”的管控策略,提高贷后检查、分析预警频率;对重点板块领域的潜在风险客户,纳入退出名单,尽快尽早退出。
  (二)面向全流程的联动管理机制
  授信准入质量是资产质量管控的源头,从事后风险管控内容要构成授信审批方案要件,未雨绸缪,谋定而动,形成贷后与贷前信息互动、贷时审批意图传递“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闭环、联合硬约束、联动预案的合力管理环境。
  (三)逾欠、盘活、关注类、预警路径管理机制
  一是到期及逾期欠息日常监测、每月预估、指标管控机制。每日监测逾期欠息变动情况、实时掌握大额新增逾欠客户情况并逐案落实措施;事前督促、提示、跟踪及落实到期资金并及时启动催收、预警以及保全等工作;每月实施预估预报,提高前瞻性;将前两类逾期欠息发生额纳入核心指标考量,把握最佳化解时限,当月发生,当月化解。
  二是重组盘活动态更新、下沉管理、自查评价管理机制。加强重组盘活贷款管理, 对后三类重组贷款主要以司法处置为主,对前两类盘活贷款,定期对分析梳理,建立“一户一策”报告制度,落实下沉式管理,双周会议沟通,实行专人名单制管控,以压缩退出、增强担保等化解手段,进行类重组管理,并配套自查评价。
  三是关注类组合管控机制。采取一户一策分析基础上的压缩、退出、盘活、增加缓释措施等管控手段,缓释分类下迁压力;总行滚动实施现场调研、走访、检查,提升对风险隐患业务的识别和防范,特别是督促整改力度;加强重点行督导,防范风险业务持续性暴露。
  四是预警与退出管理机制。修订制度、开发系统、利用大数据开展主动预警筛查、推动预警专题排查、定期分析评估和问题通报、实施量化指标评价等措施。
  (四)大额授信管理
  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大额风险暴露防控课题,需要搭建总分支行联动的全覆盖大额授信风险管控机制,突出强化“总量结构管控”,定方向、定策略、定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现场驻点机制,对大额授信项目指定专人现场监控项目进度,实现项目资金封闭式运作,实贷实付,回款还贷全流程管理。
  二是建立完备的风险预防机制。预先排摸财产线索,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加固风险隔离“防火墙”,一旦风险暴露,取得主动先机,提升资产质量。
  三是确定大额授信偏好,对大额授信集中度建立定量阈值,进行结构性额度控制,避免“一家独大”,降低大额授信对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安全的冲击,维护稳定运行。
  以上为资产质量优化路径探索和思考,对于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风险形势和业务环境日新月异,尤其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政策更迭变动常发、各类风险交叉叠加、产品创新异化不断、监管环境偏好趋严、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与可预见的未来,风险管理探索远未止境、尚需潜心深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惠.转型发展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4.
  [2]孙秩东.构建完善资产质量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J].西南金融,2013.
  [3]王婷婷,陆岷峰.银行业应对经济下行的战略选择[J].青海金融,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1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