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对企业并购动因、并购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研究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并购动因及并购效应,分析互联网企业并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效应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02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49;F271         文献标志码:A
   并购在互联网企业发展中较为常见。研究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案例,对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并购效应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促进互联网企业发展。
   近年来,百度、阿里及腾讯引领了互联网企业并购热潮。互联网企业在并购交易金额、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前列,且大多以外资方式进行并购。
  1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研究回顾
   从经营角度看,谢巧丽等(2020)[1]认为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势互补产生并购协同效应。徐波(2020)[2]认为,企业并购时可以将双方的财务、经营和管理等工作进行有效协同,使企业绩效得到提高。
   从市場角度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在国家支持下,大量传统行业的上市企业逐步进入互联网领域,并购是其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快捷途径[3]。
   余光和杨荣(2012)[4]认为,并购为一些企业创造了价值,但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存在盲目并购、并购战略混乱、支付和融资方式选择有误等问题。
   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此结论。李峰(2019)[5]的研究表明,许多并购企业急功近利,没有考虑能否承受所要进行的并购。盲目并购导致资金被套牢,企业经营受到影响,使企业面临承担负债的风险。
   李阳一(2019)[6]认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进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但也存在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情况。
   蒋先玲等(2013)[7]认为,并购带来的财务协同效应与其所付出的运营成本相比微乎其微,企业并购后经营业绩下滑。
  2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主要问题
   首先,并购战略目标不清,愿景与动因分析不够。互联网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快,业务模式种类多,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导致互联网企业在战略布置及选择并购目标时有较大风险。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企业战略选择的难度,因此互联网企业必须对自身及行业有清晰明确的认知,才可以决定采取多元化战略还是目标集中化战略。
   其次,过高的支付对价潜伏着重大财务风险。支付并购资金是企业并购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互联网企业存在着支付对价过高的问题,这对企业支付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应对不当,就会在并购后面临较大财务风险。如果通过借款方式取得资金进行并购,则会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如果并购后的公司无法带来良好绩效,那么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债务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资金链断裂[8-9]。
   再次,并购完成后不注重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跟进。企业不重视并购后整合活动,从长期角度来看,这可能导致企业绩效下降,浪费大量资金。并购后业务整合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将不同类型业务进行整合达到相互协同,是并购后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并购相同类型的企业,如果不能够在业务经营、管理方式及人员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那么很难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10]。
  3  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互联网企业并购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细化分析和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企业并购,对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并购动因及并购效应进行分析。
  3.1  双方基本情况
   2010年3月4日,在我国团购市场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将团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美团网正式上线。美团网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将高质量的本地服务推荐给所需要的消费者。美团网成为联结消费者与商户的桥梁与纽带。美团网的公司主体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网的产品线包括美团团购、美团酒店、美团外卖以及猫眼电影等。
   2015年1月,北京摩拜单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摩拜单车是该公司研发的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采用无桩借还车模式,是智能单车领域的开创者。摩拜单车先后进入9个国家、超过180个城市,运营超过700万辆摩拜单车,日订单量超过3 000万,是全球较大的智能共享单车运营平台。
  3.2  美团并购摩拜单车动因分析
   对企业来说,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一是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通过并购采取多元化、多角度的经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环境可能随着国家政策、社会发展、消费者需求等因素而产生变化,通过相关或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方式,拓展公司业务,将产业延伸到其他行业中去,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美团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摩拜单车能够成为美团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并购摩拜单车,能够将美团提供的商店、家庭、旅游等服务进行串联,从而丰富消费场景并进一步改善闭环消费体验。
   二是打破行业壁垒。经过资本驱动和市场角逐,共享单车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共享单车投放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形成强大的行业壁垒。如果靠企业重新投放和运营,将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通过收购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短途出行市场,并能够利用原有企业的各方资源[11-12]。
   三是根据市场势力理论,跨界收购提高估值。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与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经济,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市场势力,最终提升企业价值。美团在出行领域拿下20%的市场份额,将使美团整体估值得到较大提升。   3.3  美团并购摩拜单车效应分析
   美团并购摩拜单车是否起到了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应从以下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盈利能力方面。盈利能力的参考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报酬率。并购前,美团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为57.47%,总资产报酬率为-28.06%。并购后,盈利能力各项参考指标均大幅度下降。这表明美团并购摩拜之后,盈利能力有所降低,摩拜单车业务上的亏损给美团业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是偿债能力方面。偿债能力的参考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流动比率。并购前,2017年美团资产负债率为148.43%,流动比率为2.65,速度比率为2.65。并购后,偿债能力参考指标中,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变为28.30%,其他两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小,说明并购未对其偿债能力产生太大影响。
   再次是营运能力方面。营运能力的参考指標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两方面。在美团并购摩拜单车前,总资产周转率为0.50,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87。并购后,营运能力的两项参考指标均有所上升,总资产周转率变为0.64,流动资产周转率变为1.02。这两项指标的上升说明在美团并购摩拜后,其营运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4  结论与建议
   并购动因主要包括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打破行业间的壁垒以及提高公司估值等。美团对摩拜单车进行并购,有助于发挥协同效应。即使美团并购摩拜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对美团整体业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能以此判定并购是失败的。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互联网企业并购应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不同战略。并购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决策之前需考虑公司战略,还要考虑行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局限性等。
   (2)在支付对价时,互联网企业应考虑所付金额是否在承受能力范围内,避免盲目并购。
   (3)要关注并购后双方资源整合问题,使并购双方实现协同效应。
  5  结束语
   当前我国逐渐进入经济结构升级、宏观调控放松、增长动力多元的新常态阶段,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发展方向。并购是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在并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美团并购摩拜单车的动因及效应,有助于为互联网企业并购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谢巧丽,周明智,全珍珍.企业并购的动因及价值效应分析[J].科技风,2020(1):221-222.
  [2]徐波.互联网平台企业并购的动因与风险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1-13.
  [3]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J].经济研究,2003(5):13-22,91.
  [4]余光,杨荣.企业购并估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7):70-74.
  [5]李锋.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24):91-92.
  [6]李阳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19(S1):72-87.
  [7]蒋先玲,秦智朋,李朝阳.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1):158-167.
  [8]刘青,赵俊凯.传统企业并购互联网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59-166.
  [9]高国红.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3):76-77.
  [10]张莉苑.传统传媒企业并购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创造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9(26):91-93.
  [11]李艳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并购的特点与动因分析[J].知识经济,2019(24):54-55.
  [12]尚春秀.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63-64.
  作者简介:徐  宁(1996—),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
  通讯作者:何  云(1968—),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