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蔗糖产业是我国糖业的支柱。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其蔗糖产业具有优势。运用“钻石模型”分析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探讨广西蔗糖产业的优势与不足,为提升广西蔗糖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蔗糖产业;竞争力;广西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7-001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志码:A
   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对种植户收入影响很大。糖业与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密切相关,还影响着我国食糖战略安全[1-3]。蔗糖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再开发潜力。基于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蔗糖产业在广西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完善广西蔗糖产业布局和推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
  1  广西蔗糖产业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将广西列为重点制糖基地。多年来,广西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糖业。广西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温度气候,是最适宜甘蔗生长的地区之一。糖业是广西少数几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之一[4]。
   广西蔗糖产业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生态圈,推动了食品、医药、农资、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其他关联产业发展。广西蔗糖产业已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从种蔗、制糖、运输、销售,到设备安装、教育科技、信息流通等,各领域配套比较齐全的蔗糖工业体系。蔗糖业发展,成为广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糖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广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保证我国食糖供应和食糖市场稳定具有积极意义[5]。
  2  蔗糖产业经济的含义
   蔗糖产业经济是以甘蔗作物制品为基础,按照产业发展原则,通过加工、转化、流通,向外延伸的跨产业、跨产业、跨部门的经济活动。这项经济活动依靠科学技术,结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生产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将传统甘蔗生产转变为现代蔗糖产业,整合并延长了蔗糖产业链,推动了蔗糖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6-8]。
   蔗糖产业经济不局限于传统的甘蔗种植、生产、销售,而且与现代产业制度和企业生产有机结合,缩短了流通环节,节约了成本,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竞争优势,是一种种植业与加工业连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3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蔗糖业竞争力分析
   “钻石模型”是哈佛大学教授波特(Michael Potter)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全面、系统的产业和国家竞争力分析框架。波特认为,产业竞争优势来自于產业竞争环境,即一种适合产业增长和快速获取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这种产业环境帮助区域内企业培养了一种有益于交易、发展和创新的环境,进而产生了各种竞争优势,最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不断完善。
   广西经济发展与蔗糖产业密不可分。基于“钻石模型”角度,分析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态势,以及阻碍该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3.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蔗糖产业容易受地理位置、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广西地理位置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但甘蔗种植地形结构复杂,区域差异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甘蔗种植区的推广和发展。部分制糖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施更新不及时。高水平的生产要素,例如制糖设备、专业人员和运输条件等,对蔗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广西制糖企业规模质量参差不齐,甘蔗工人大量流失,不利于蔗糖产业发展[9-10]。
  3.2  需求条件
   国内市场是广西蔗糖产品的主要市场,广西蔗糖产品占国内市场的60%左右。我国人均年食糖消费量约8 kg/年,不到世界人均年消费量(24.9 kg/年)的1/3,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需求增长空间巨大。食糖贸易状况往往受到季节性气候影响。在榨糖季节,糖产量充足,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导致食糖交易价格低;在无糖压榨季节,供小于求,糖价格明显抬高。
   从甘蔗提取糖分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用材料,例如蔗渣、废糖蜜和过滤泥等。这些材料是环保材料的重要来源,可以生产酒精燃料、纸浆、可降解的食品包装、复合肥料和活性饲料等。
  3.3  相关行业与支持行业
   竞争性产业能够有效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灌溉技术不够全面,目前广西糖业上游相关产业发展速度比较慢。甘蔗种植受气象条件制约较大。成熟糖蔗主要依靠人工收割,机械收割存在条件制约。生物工程、造纸技术和废水处理等下游产业对蔗糖产业的重组和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我国蔗渣纸板综合利用技术,从糖蜜中提取氨基酸、蛋白质、乙醇、丙酮等有机化合物,以及污泥过滤肥料生产技术等,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11-13]。
  3.4  企业战略、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
   曾经广西每个县都“一窝蜂”涌向甘蔗产业,忽视了甘蔗种植、运输等客观条件。每个种蔗县都兴建糖厂,过多重复建设,浪费了资源。企业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对市场反应较慢,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
   近年来,地方政府鼓励糖业企业兼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县域之间种糖与加工互动、原糖与精糖互补的模式。同时,在价格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广西糖业形成了“市场化、集团化、联动价格”的发展模式[14]。
  3.5  发展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糖的需求逐年增加,糖消费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我国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把广西建成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这是广西发展蔗糖业的大好机会。    我国人均糖消费量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国内食糖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西制糖生产成本是全国最低的,竞争力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政府减免税收,金融机构减息发放贷款,将有助于减轻糖业企业资金压力,使广西蔗糖产品具有较大价格优势,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大批区域经济开发政策,有利于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发展壮大。
  3.6  政府扶持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有利于广西蔗糖产业及相关的水利、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蔗糖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以“企业+基地+农户”联合体模式,既保护蔗农利益,又促进了下游糖企生产和发展。
  4  提高广西蔗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广西蔗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但仍面临内在风险与外在挑战。据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制糖业实现增加值204.34亿元,比2013年增长8.8%;同期,工业制糖企业亏损面达51.5%,比2013年的45.4%进一步扩大,亏损总额达17.56亿元,增加49.6%。
   广西蔗糖产业面临挑战,企业利润率低,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偏低,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甘蔗种植、加工、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分离,生产成本高,产业化体系不健全。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应建立在全面考虑我国制糖产需关系和战略地位的基础上。
  4.1  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土地与气候环境对甘蔗品质影响巨大。要提升甘蔗品质,必须充分利用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协助蔗农掌握甘蔗种植特点,倡导科学种植。以甘蔗消费趋势和市场发展为基础,指导甘蔗品种选择和应用。优化区域甘蔗生产优势布局,促进甘蔗生产区域化和产业化发展。
   根据甘蔗产区区位、生态、生产规模、市场定位、技术实力等因素,加速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柳城、贵港、柳江、益州、武明、龙州、相州、上思、龙安、大新、横县、南宁、田东等“双高”糖料蔗优势产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做大做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比较效益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质量,必须规划和引导其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发挥比较优势,为甘蔗种植户和制糖企业创造共赢局面。
  4.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质量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要促进蔗糖产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大科技资本投入,挖掘甘蔗生产潜力,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加强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突破高产、高糖、多抗、耐寒等难关,注重提高产量和含糖量指标。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制糖企业建立甘蔗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研发育种体系。
   要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研发适合各种地质条件的中小型甘蔗收割机。注重研制在不同收割阶段适用的机械化农机设备,提高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引导甘蔗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蔗农的经济收益。
   在蔗糖生产阶段,要注重提高制糖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效节能。改进现有生产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注重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在推动自动化生产进程中,采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蔗糖企业活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政府要积极推动制糖业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增强规模经济效应。支持蔗糖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的方向發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形成可循环生态工业系统。还要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废渣废料向其他产品转化的研发。
  4.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
   切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通过制定规划,增加政府投入预算,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和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免除农业税、补贴优良品种、补贴农机等产业政策,降低种植户生产成本,提高甘蔗种植效益。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经常组织培训,向蔗农普及甘蔗生产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甘蔗生产稳定发展。
   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建立健全科学的糖价挂钩政策,进一步规范甘蔗收购、销售和运输环节。制糖企业必须明确生产目标,从基础产品入手,制定有效的生产措施。创新发展机制,大力推行“公司+技术(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建立法律、科学的信用机制和贷款制度。政府要坚持依法管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机结合,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加强企业和农户间的紧密联系,形成风险共当、利益共享的机制。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强监管,维护蔗糖生产经营秩序。各级政府要依法管理,转变职能,积极支持甘蔗企业生产,切实保护甘蔗种植户和甘蔗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甘蔗种植户和甘蔗企业的协调,提供公共服务,支持蔗糖产业发展。
  5  结束语
   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广西农民生计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区,维护了工业安全和国家利益。因此,探索广西制糖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广西制糖业竞争力,是实现广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均糖消费不断增加。广西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制糖业,巩固其支柱产业地位。要吸收先进技术,改革创新经营生产机制,建设符合广西实际的制糖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广西蔗糖产业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机遇,坚持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出发,提高蔗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大监管力度,保证甘蔗种植、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良性运转。促进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延伸蔗糖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进而保证广西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广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杨瑞.现代甘蔗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詹鹏举.全球背景下的广西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南宁:广西大学,2013.
  [3]侯佳.广西甘蔗糖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4]王俊贤.广西发展甘蔗糖业循环经济研究与对策[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福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10.
  [5]邱永健.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D].南宁:广西大学,2011.
  [6]当代广西编辑部.广西实施优化甘蔗区域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当代广西,2004(10):18.
  [7]李必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4):142-144.
  [8]张跃彬.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甘蔗糖业,2004(5):49-53.
  [9]薛亮,聂新鹏,王晋臣.规模化发展——广西蔗糖业生产的必由之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4(4):40-43
  [10]卢庆南,梁贤,陆宇明,等.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342,470.
  [11]覃泽林,孔令孜,李小红,等.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5(4):722-728.
  [12]孙西楠.广西甘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5.
  [13]石芳瑜.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14]卢若伟,林以宋,李勇光,等.浅谈提高广西甘蔗糖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J].技术与市场,2017(7):421-4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