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研究(1)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今我国建筑事业持续进步,给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施工技术含量,改善后浇带的使用功能,就需要分析对于这项技术的使用,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的作用效果,给相关的作业计划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希望可以提升这项技术的使用价值,给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混凝土浇筑是比较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正确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避免产生裂缝。后浇带属于一种临时的施工缝,主要在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和墙体部分进行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临时设置缝隙,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划分成多个部分,等到各个部门稳定之后,再开展缝隙浇筑施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功能能够得到保障。不仅如此,在开展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时候,需要合理地增加铝粉,确保后浇带浇筑强度能够得到保障。
2 对于沉降后浇带现场施工工艺的要求
2.1 沉降后浇带结合面要满足结构受力的要求
沉降后浇带封闭之后要正常工作,结合面处必须要有符合设计及相应规范要求的粘结力和机械咬合力。由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可知:影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结合面的粗糙度、混凝土的强度,结合面粗糙度越大、新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结合面抗剪强度越高。实际工程中,在用混凝土本体材料对结构进行修复与加固时,结合面可以处理得较粗糙,结合形式若再适当处理成斜缝、阶梯缝或齿形缝,可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整体工作。
2.2 沉降后浇带结合面要满足结构抗渗的要求
沉降后浇带一般设置在沉降差异较为严重的部位,如主楼与裙楼之间或主楼与主楼之间,因此后浇带结合面必须有满足设计和规范的抗渗需求。由研究结论可知:后浇带在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涂抹界面剂可提高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渗能力,界面的粗糙处理虽能提高粘结面的粘结强度,但对粘结面的抗渗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反而在粘结面粗糙度较大时会加大粘结面的渗透性。
3 目前后浇带施工普遍作法及弊端
3.1 留设后浇带时未考虑底板钢筋保护层混凝土断开
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而后浇带仅用隔断钢丝网将此处的混凝土断开,在实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振捣的作用水泥砂浆在此处流失而集中了大量的粗骨料,拆模后蜂窝麻面严重,对于此处的抗渗、受力以及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如在后浇带封闭前将此处全部剔除,则需要将后浇带底模板及支撑体系全部拆除,不仅结构受力不允许,而且施工作业较为困难、施工成本较大、施工时间延长。
3.2 止水钢板设置以及在止水钢板处上下混凝土的断开
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在底面钢筋及顶部钢筋即将安装完毕时将止水钢板用电焊焊接在上下层钢筋上,最后在止水钢板上下连接桩上用钢丝网隔断。因此处空间狭窄不易施工,隔断设置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工序检查验收难以实施。止水钢板焊接在受力钢筋上,对钢筋的力学性能破坏较大并且不可逆。此种做法既不经济又不安全而且还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浇筑后剔凿时间长且影响结构性能。
3.3 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
由于前期工期安排紧工序较为繁多,凿毛剔打的工序是在封闭前才开始施工。如建筑工期较长则后浇带的封闭时间靠后。前后时间间隔较长加上施工中难免会有水接触,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作隔断处理的钢丝网会严重锈蚀。最后在封闭沉降后浇带时钢丝网多数已严重锈蚀则需要全部用人工或者风镐剔除。此种做法在工作面较为狭窄的同时需要借助动力机械经常会破坏止水钢板以及从止水钢板下穿过的管线,在板梁结合处无法同时保证结构和抗渗的要求,传统施工方法在此处既不经济又费时还难以保证质量。其施工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顶板整体的防水或回填土施工,也影响了场地的布置利用,并且可能导致防水效果不佳。
4 保证主体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使用措施
4.1 建筑前准备工作
建筑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很多,繁琐而又复杂,但是整体来说可以分成两个板块,一是前期建筑方案的设计还有一个是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准备。方案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要根据环境以及建筑结构合理设计后浇带的位置,宽度,使用地方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因入手,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将混凝土的“约束力”释放出去,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这也要求建筑工程师在后期一定要按照图纸的要求施工,所以这一环节也是只管重要的。第二就是材料的准备,施工人员在准备材料时需保证水泥称量的精准性,同时还要保证二次浇筑的技术与人员的安全。
4.2 合理设置后浇带
一般后浇带在过一段时间后会因为环境和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裂缝,变形等,所以要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安置摆放后浇带。行业里也有很过关于后浇带摆放的规章手册,关于具体的摆放位置、摆放要求,比如具体的后浇带设计的宽度,摆放的间距在相关手册中都有介绍到。所以在前期做方案时可以具体参考相关数据,后期建筑时数据一定要和图纸数据相吻合,严格按照图纸执行,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4.3 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和温度
建筑时间和浇筑温度同样也是后浇带施工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后期施工进度和质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应按规定时间进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施工完成42d以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后浇带的施工时一定要一次性浇筑避免出现二次浇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留有缝隙。在后浇带进行浇筑后不能放置不管,还有定期进行维护,而且整个维护的工期不能低于28d。同时后浇带两侧也可做设计成平直缝和阶梯缝两种,而且后浇带浇筑的材料要非常注意,浇筑材料的抗压等级要比两侧的墙体高。并且在浇筑后浇带要严格注意控制浇筑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施工结果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所以一定要合理科学进行后浇带浇筑。
4.4 后浇带断面处理
后浇带的断面处理是后浇带维护中的重要步骤,要注意后浇带在同一横断面上的部位一定要一样,并且所有的板、梁也要全部断开,有一点连在一起的也不行。同时要注意如果是在高层建筑中,每一层的同一个位置都要设置后浇带,避免出现同样的情况。同时在二次浇筑的时候,还要对缝隙表面进行冲刷,并且在冲刷的过程当中还要加入水泥浆,这样更能有利于新旧水泥之间的融合度,避免出现裂缝情况,但是具体的要依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如今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和进步,后浇带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建筑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仔细地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确保整体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涛,孙智慧,姚锡伟.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1):110~112.
[2] 苗麗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2):84~85.
[3] 付友兵.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45~146.
[4] 魏光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2):7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1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