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稻花香里说丰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友

  “‘互联网+’的时代,让我尝到了甜头,也让我看到了无限契机。”
  2020年4月15日,武隆区隆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趁着天气晴好,公司负责人陈明亿帮着工人晾晒新鲜出炉的“土坎苕粉”。
  从发展“鳅田稻”成为创业明星,到生产“土坎苕粉”救活濒临倒闭的公司,8年的探索和发展,陈明亿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助推群众脱贫增收之路,走出了一条农工商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也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的品牌营销之路。
  指导4个乡镇7个行政村带动农户1174户发展“鳅田稻”,推广种植面积2000余亩,实现亩均增收1800元左右;连续两届荣膺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33岁的陈明亿用行动证明,在眼下的乡村振兴中,青年大有可为。
  情怀故土,打造稻田创业计划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陈明亿亦然。
  从武隆当地一所职业高中毕业后,陈明亿先是外出务工。2007年,他回到武隆县城,开了一家电脑耗材店,做起了提供办公设备解决方案的生意。
  因为吃的是“技术饭”,夫妻俩收入虽不富足,但在当地也算过得安稳惬意。只是,智能化手机带来的冲击,让陈明亿夫妻俩有了危机感。
  得找个长远的产业立足,可做什么好呢?陈明亿左思右想,始终拿不定主意。
  故土情就如风筝线,始终牵着陈明亿的心。“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一直都想回到农村去。”在陈明亿的脑海中,每次返乡,都伴随着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也许家乡才更能让他找到人生方向。
  2011年底,随着女儿的呱呱坠地,加之当时食品安全成为热议话题,陈明亿决定在“绿色生态”上做文章,而他的老家武隆凤来乡正是远近闻名的“稻米之乡”。
  然而,传统种植效益不高,老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看着良田沃土成片荒芜,陈明亿满心可惜。他通过上网查阅后发现,在同一片稻田里,既能种稻,又能养鳅,形成“水稻护鳅,鳅食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收入。
  陈明亿“麻着胆子”把想法告诉了乡里的领导,让他没想到的是,乡里给了他“政策上全力保障支持”的肯定答复。
  陈明亿连夜构思出他的首份创业计划书,但当他把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遇了极力反对。“父母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好不容易进了城,甩掉祖祖辈辈‘泥腿子’的身份,却又要跑回来当农民。”陈明亿说。
  从举例子到讲道理,在长达几个月的软磨硬泡后,终于,父母同意让陈明亿试一试,并反复告诫他:“试验未成功之前,规模不要搞太大。”
  血本无归,内心打起退堂鼓
  一番外出考察后,2012年4月,陈明亿决定流转临江村江家溪组的80余亩土地。
  说干就干,买种子、买鳅苗……一切都进行得热火朝天。
  “收入减去流转金、种子、肥料、鳅苗等投入,年盈余可达10万元以上。”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却很骨感,甚至“闷头棒”接连袭来。
  打小生长在农村,父辈春播秋收的传统种植模式,在陈明亿脑海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然而,真正将传统农业与产业化结合起来后,他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回事,也并非那么简单。
  原本当地的土地流转金每年在300到400元一亩,陈明亿开口就给出600元。在他看来,价高自然能拿到更好的土地,没想到此举根本行不通。
  “你个愣头青娃儿能做啥事?”
  “莫不会是打着幌子,心中有其他想法。”
  “说不定到时候把我们的土地都给弄丢了。”
  乡亲们并不买账,反倒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冷嘲热讽,说得陈明亿面红耳赤。
  最终,陈明亿请来社长和驻村干部帮忙,累计开了3次动员会,带着电脑和打印机当面打印合同、给付现金,并承诺优先用工,才从60多户农户手中把土地流转到手。
  孰料,挑战才刚刚开始。“农村零工每天70元,我额外再多给10元补助。”陈明亿回忆,当时,务工人员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不请自来,甚至就连路都走不稳的老大爷,也拄着拐杖搭田坎,最初预算8000元就能搞定的插秧,硬生生花了超出3倍的代价。
  而陈明亿自认为能赚钱的泥鳅,最终也因技术问题和遭遇洪灾,70万尾苗子所剩无几。“当时,满河沟、小道上到处都是泥鳅尸体。”他说。
  陈明亿的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不仅十多万元的投入血本无归,甚至还成了父老乡亲眼中的笑话。数夜辗转难眠,伤心的泪水止不住地滑落,他好几次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自己可能根本就不是种田的料。
  东山再起,标准化生产走出致富路
  在妻子的鼓励下,陈明亿痛定思痛,恢复勇气决心从头再来。他吸取之前失败的经验教训,加大技术力量投入,并时常关注变化的天气,同时也更注重洪水防控。
  终于,一年后陈明亿的“鳅田稻”问世。但没用农药和肥料的稻谷,按照市场价出售,根本就是亏本买卖。
  生产过程的艰辛让陈明亿意识到,绿色和生态是“鳅田稻”最大的竞争力。随即,他注册了商标“鳳来谷”,还加工设计了“鳅田稻”的包装。
  第一批“鳅田稻”产出5万多斤,陈明亿拿了一部分米让朋友品尝,剩下的拿到网店上试销,1袋8斤,卖45元一袋。
  让陈明亿万万没想到的是,销量出奇的好,还没到国庆节就已售罄,收入高达42万余元。收获的喜悦后,他清醒地认识到:农业要走出来,生产一定要标准化,一定要解决销售问题。
  于是,陈明亿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在流转土地时进行用工登记,掌握主导权,需要用工时根据登记顺序电话通知;务工价格事先告知农民,不再讨价还价;引入竞争机制,由管理员根据劳动效率和表现来评估。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陈明亿更加坚定了继续干下去的信心。他重新选址,在高楼村枫香堡组流转了280多亩土地作为示范基地,开始走标准化生产道路,从购种、施肥到用工,各方面抠细节,做到全程可控。   凤来乡的乡亲们也接二连三地加入到陈明亿的队伍中来,“鳅田稻”的种植规模不断拓展。
  与此同时,陈明亿开始积极建立团队,专注网络销售。2014年,通过各大网络销售平台,陈明亿卖出“鳅田稻”近25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70余万元。
  好事接二连三,陈明亿的泥鳅繁育技术也获得成功,收获了2万多斤泥鳅。而随着“鳅田稻”的热销,周边农户的稻谷也都跟着卖了好价钱。
  从那一年起,陈明亿的成功在武隆变得家喻户晓。2017年,他登上央视《致富经》节目后,每天慕名拜师取经的电话更是让他应接不暇。
  “亿”往无前,多产业融合发展开新局
  “鳅田稻”的成功,还让陈明亿萌发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他首先想到的是带领当地更多贫困户脱贫增收,首选的便是山货武隆苕粉。
  “红薯种植面积大,涉及全区每个乡镇,而且每家每户都有制作苕粉的习惯。”然而,在陈明亿看来,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监管、统一认证、统一规范的产品标准体系,“多而散、小而弱”的特点,导致山货网上竞争力不足。
  “作为正统山货,武隆苕粉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只是因为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属于‘三无产品’,自然无法在电商渠道上进行销售。”最终,一番深思熟虑后,陈明亿决定在久负盛名的当地苕粉上发力。
  2019年6月,陈明亿正式接手位于土坎镇的武隆区隆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紧接着,他便在产品质量标准化上做起了文章。
  其中,大到恢复长达300余年、经过三沉三淀有着16道工序的传统制作工艺,选用正宗武隆高山红宝石红薯制作,实现自然干,全手工,无添加;小到苕粉的长度、宽度、厚度,都要进行反复斟酌,全新塑造“土坎苕粉”的品牌形象。
  为了打开销路,陈明亿还亲自跑市场。
  川渝地區的餐饮连锁、盒马鲜生及京东买菜等电商渠道是主攻方向。为了让客户吃出“土坎苕粉”的劲道爽口,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味道,曾有一天,本就肠胃不好的陈明亿,中午晚上硬撑着连续吃了3顿火锅。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在成渝两地,就有200多家火锅店和陈明亿的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并明确把“土坎苕粉”的字样印到菜单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加上线上订单和实体店销售,“土坎苕粉”的销售额已突破600万元。
  如今,陈明亿的“互联网+”品牌营销路越发宽广,他将农、商、旅深度整合:线上,不断深化与各大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通6个特色馆;线下,以精准扶贫开设乡村扶贫馆,打造10个直采、直营、直销的生鲜自营基地。
  陈明亿创办的亿拓农业公司还被武隆区委、区政府收购成为全区农村电商交易平台公司,更名为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据武隆区商务委员会数据,该公司在推进武隆区三大惠民工程之余,着力打造武隆区电商“寻味武隆”公共品牌,共计26个乡镇23个品类、1503个单品上网销售,截至去年底,销售额达到1.2亿元。
  荣誉接踵而至。除了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届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揽入怀中,近年来,陈明亿还先后获得“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重庆市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等十余项殊荣。
  相对于个人荣誉,鳅田稻种植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列入第九批“国家级水稻标准化示范区”,更让作为负责人的陈明亿深感自豪。
  8年时间的摸爬滚打,陈明亿探索出一条“供销社+农户+基地+合作社+生产企业+电商公司+众创孵化”的路子,但他深知“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的道理,今天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就如他曾经的网名“‘亿’往无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4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