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疆北部植棉区残膜污染治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疆北部地区是新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棉花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良。但是当地棉花种植中长期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导致土壤残膜量越来越大,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更威胁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为此,研究分析残膜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残膜治理,推动当地棉花种植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成为关键。为此,下文主要对新疆北部植棉区残膜污染治理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残膜;污染;危害程度;治理
  农用地膜在新疆北部棉花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而且随着当地面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膜覆盖技术更成为当地棉花产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大梁的农膜使用,造成的污染问题变得越发突出起来。农膜都是以聚乙烯为原料进行生产,这种材料为高分子化合物,降解难度非常的大,又不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无法自行分解,降解周期能够达到200~300年之久。如果残膜得不到有效回收,大量的农膜残留,会使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下渗到土壤当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加剧土壤盐碱化,降低农作物产量。为此,治理棉田残膜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一、残膜危害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很大影响,不利于棉花的根部生长,由于土壤当中残留很多地膜,棉花根系生长过程当中无法正常串通,更阻碍根部的营养与水分吸收,同时在施肥过程当中,由于棉花各株间残留很多地膜,对肥效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降低棉花产量。同时在土壤当中残留于地表的一些地膜,在牛羊误食之后,会进入牛羊的食道,对其消化造成不良影响,轻者导致牛羊消化不良,影响其食欲,严重的会导致牛羊发生死亡。由于大量的农膜残留于田间地头,或者林带水渠旁边,在遇到大风天气后,很多残膜会被吹到田块或者树梢上,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二、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
  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地膜覆盖技术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而且发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此,该项技术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与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回收残膜,经济效益较差,甚至加重了成本投入,因此残膜回收一直未得到良好推广。就当前新疆北部植棉区残膜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注重当年利益,缺乏长远考虑
  虽然现在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也认识到残膜的危害性,但是在长远方面的考虑还存在很大不足,生产实际只看重当年的种植收益,长远意识方面还亟待提升,不利于人工揭膜开展,虽然也在开展一些残膜回收,但是存在不完全不彻底的现象。
  (二)滴灌节水技术和头水前揭膜技术还存在很大的矛盾
  现在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北部植棉区得到广泛推广,但是头水前揭膜后,膜下地灌会暴露出来,加剧了水分蒸发严重的干旱问题,更降低了棉花滴水周期。因此,头水前揭膜技术在滴灌棉种植中已被否定。利用常规手段种植的棉田,可以推广头水前揭膜技术,并且及时地进行浇水,避免棉田干旱,影响棉花,同时在揭膜过程当中,合理应用除草剂,降低棉田杂草。
  (三)收获棉花后进行揭膜,时间紧,任务重
  由于棉花收获时间较晚,完成收货之后还要及时地进行土地翻耕,很多时候都没有及时捡拾残膜,又随着翻耕进入土壤。第二年抢墒播种。虽然春季和秋末这段农闲时间可以进行地膜捡拾,然而由于天气因素影响,阻碍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棉田残膜机械回收存在很大难度
  由于棉花种植过程当中应用的地膜太薄,强度低,土壤种植过程当中存留很多残茬与杂草,地膜和土壤接触比较紧密,再加上棉花种植过程,当中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残膜的回收,相关研究方面经费不足。
  (五)宣传力还存在很大不足
  由于宣传力不足,在棉花种植过程当中一些农民,对残膜给棉花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揭膜的重要性。同时在残膜回收利用方面,没有完善的经济鼓励政策。在地膜防治以及污染方面,缺少法律法规约束,这些都影响到残膜污染治理工作。
  三、残膜污染治理对策
  (一)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水平
  对残膜进行治理存在很大的难度,政府部门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并吸纳有识之士,投入到棉田残膜治理当中,扩大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残膜污染造成的巨大危害,并进行长远考虑,自觉地进行残膜回收。
  (二)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经济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土壤残膜问题非常重视,而且在残膜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政府对棉田农膜残留问题也十分重视,相继出台有关文件来治理农膜污染,然而在具体执行时,还有一些认识偏差存在,有的只是将农膜治理停留在口头层面,没有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农业环保方面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工作实际,没有有效的奖惩措施进行约束,土地承包过程当中,仅仅进行水供应提留承包相关方面的合同签订,在土壤污染与质量方面缺少相应的合同,造成土壤污染问题不断加剧。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北部植棉区残膜污染治理水平,应当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制定,来对相关企业进行鼓励,其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促进其回收加工和利用残膜,为了控制和减少团场与政府方面的负担,还应当认真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对地膜消费者和销售部门提出要求加强残膜的回收利用,如果企业没有回收利用的能力,可以按照相关要求缴纳相应的回收费用,为残膜回收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并将残膜回收工作,纳入到县团场干部考核当中,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农田残膜污染问题,对残留标准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来进一步明确,控制和减少农田残膜存留量,防止农田残膜超标。同时,针对土壤资源加强保护法规的制定,如《农膜收购验收细则》《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对农膜残留量要有明确规定,确立合理地回收價格及残膜处理加工厂,对利用残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工厂,应按国家有关治理“三废”的政策,给予减免税收。使农田地膜污染早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制定治理残膜污染实施办法、任务和奖惩制度。实行团场对分场、分场对连队、连队对农户的层层验收制度,严格执行“不拾不春播、不清不秋耕”的措施。采用“揭、搂、拾、扫、埋、烧”的综合治理办法,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做到一手抓地膜覆盖技术推广,一手抓废旧残膜污染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罗志明,潘建春.浅谈北疆棉花高产限制因素与对策[J].中国棉花,2018,32(11).
  [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N].中国环境保护,2018,21(23).
  [3]陈绪兰.新疆库尔勒市棉花均衡增产对策[J].中国棉花,2015,32(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6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