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兰州品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多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非物质遗产的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文献不在少数。兰州市地处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非遗研究为本文的拓展与创新起到了启示作用,所以当下研究均对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之前的学者均未将“工匠精神”与“非遗的影像记录与传播”相结合,在国内领域这部分几乎是空白的,所以本文着力于研究如何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刻葫芦”的工匠精神,旨在将这种精神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工匠精神;兰州品牌;非遗
  引言
  本文立足兰州本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刻葫芦世家,重点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为代表的兰州阮氏雕刻葫芦、兰州工艺美术大师陈唯一为代表的兰州陈氏雕刻葫芦等不同流派,不同手法的刻葫芦,系统的、完整的、详细的进行梳理介绍。并将非遗与工匠精神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影像记录的手法展现出来,传播出去。通过本次研究不仅可以让外界对我市非遗有了系统的、直观的认识,而且填补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匠精神之间关联的研究空白,为学者们今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我市非遗教学教改研究提供方向。
  一、现状评述
  笔者查阅到有关非物质遗产的研究文献已达75188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文献,这类文献据统计有63116篇,而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工匠精神的研究文献却只有330篇,且都是偏向理论层面的研究,比如马永伟在《智库时代》中发表《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留青竹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工匠精神》和朱茹洁、颜慧珍在《教育参考》中发表《指向于工匠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育研究》展现的是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匠精神运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田学军在《服饰导刊》上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研究——以南京云锦为例》以及余安安在《美育学刊》上发表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的美学意蕴与传承策略》等文章主要研究的是非物质文化在各个地区的不同展现以及各地方政府相应出台的一些扶植政策和取得的相关成绩。
  二、研究意义
  使用数字影像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刻葫芦”以视听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不仅在展现作品的效果上更富有张力,而且拥有了记录与传播的双重效果, 也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用影像记录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实践,所能发掘和记录的素材远远大于用文字和图片所承载的信息量,这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捕捉与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非物质性”的记录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践的影像记录,是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以学术为导向,首先保证学术研究及“非遗”传承的需要,确保记录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尽量多地积累原始素材。记录工作应以客观观察式拍摄为主,全面记录,避免任何的断章取义。
  三、非遗传承中的研究发展
  以影像艺术的角度,从学科定位、理论建设、成果积累等因素出发,综合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工匠精神研究及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并以非遗代表“刻葫芦”为例,通过镜头的艺术语言记录与传播,梳理工匠精神与非遗之间相辅相成的关联,为我市下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添砖加瓦。
  1、采用文献分析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两个方向,搜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经典案例,初步形成理论基础。采用归纳法:本课题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案例,在资料的归纳整理以及理论梳理时,要通过对实例的具体的、真实的了解将其完整的、系统的表述出来。采用实地调研法:以“刻葫芦”为例,通过近几年兰州市调研考察参观“非遗”项目,发现整理其中的共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本课题研究除了运用影视学的相关知识外,还会涉及人类学、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内容,研究中应该采用多学科系统交叉融合的方式方法。
  2、本文基本思路是通过镜头语言的记录与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葫芦”为例,梳理工匠精神与非遗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指出以下主要观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基在于坚守工匠精神;(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机制是工匠精神;(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塑造依托工匠精神(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5)工匠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源泉。
  四、结语
  创新程度上采用了数字影像技术展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葫芦”的系统性与多样性,并将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将本文的主要观点通过再加工的镜头语言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刻葫芦的地域特色,为塑造本地品牌形象,宣传兰州历史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玢.青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原则及对策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
  [2]候亮.“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J].品牌研究,2019
  [3]陈金文.几个与“非遗”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D].鲁东大学学报,2015
  [4]潘天波.時间性向度的工匠精神:重建困境与可能回答[D].西北师大学报,2016
  [5]肖育.非遗“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8
  [6]杨文.“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非遗类专业美育的几点思考[D]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7
  [7]周箭、曹雯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以江苏江阴的非遗传承为例[D]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18
  作者简介:
  裴珮(1983—),女,汉族,籍贯:甘肃兰州,学历:硕士,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基金项目: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兰州品牌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刻葫芦”的影像记录与传播为例,(课题编号:19-047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3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