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中机械化耕整地形式及其特点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耕整地机具的技术水平对玉米生产的全过程影响都很大,针对现阶段玉米机械化耕地使用的机型和特点,说明了玉米机械化生产中耕整地机具的应用情况和特点,并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耕整地;形式;特点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且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随着玉米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面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玉米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愈发强烈。为满足玉米生产的实际需求,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机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耕整地作业是玉米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其机械化作业能力和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播种及玉米生长等各个环节,因此,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耕整地机械设备十分重要。
1 机械化耕整地的主要形式
1.1 灭茬旋耕技术
灭茬旋耕技术是针对现阶段机械收获后耕地留茬处理的作业形式,在作业中结合旋耕整地,实现玉米根茬处理与翻耕土壤同步完成的功能特点。常用机械为旋耕灭茬机,机具作业时,其通过拖拉机牵引作业,由拖拉机为旋耕灭茬机提供运转动力,旋耕灭茬机利用灭茬刀具和旋耕刀具分别实现根茬处理与土壤松动的功能,利用该机型作业能有效破碎根茬、秸秆、杂草,有利于去除根茬附近的病虫害,再通过旋耕作业将根茬翻入土壤中后形成松软、细碎的土层结构。在根茬腐烂后还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水、肥、气比例协调,并形成适合播种的种床,为玉米后续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1.2 联合整地技术
联合整地机械是将传统耕整地全部工序有机结合于一身的复合型农机,能够在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要求一次性完成翻耕土壤、旋耕、整地、起垄等工作任务,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有效减少农机使用数量 ,节约农机成本达20%以上。部分联合整地机也能实现对玉米根茬的处理功能,因此在作业时为有效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最好在秋季收获后即含水率较高的根茬地進行破碎,同时完成翻地、整地等相关工序。对于不需灭茬的联合整地作业,可选择在春季进行,作业时要充分考查耕地条件,通常不宜在坡度大于6°或面积过小的耕地进行,且要求土壤含水率在18%~20%作业最佳。通常情况下,联合整地机按每天8 h计算,中小型机械的作业量可达到2.5 hm2,大型机械的作业量可达7 hm2。
1.3 深松整地技术
深松整地是相对于传统的浅耕作业而言的,由于传统耕作的逐年反复进行,会导致耕层深度在20 cm左右形成坚固的犁底层,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不仅阻碍农作物根系的下扎,更由于其阻挡作用影响了降水的快速渗入,导致出现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使耕地资源逐渐年恶化。为打破这一不利因素,我国很早就引进并推广了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利用深松机能有效打破犁底层,并同时实现土壤松动、细碎的功能。再现阶段黑龙江省所使用的深松机大体可以为分两种类型:一是全方面深松机,针对耕地土壤实行全面、无差别的深松作业;二是局部深松机,该种作业能在提高土壤蓄水透气能力的同时,减少工作资源的消耗,并避免耕地中水分的过度散失,能够形成虚实结合的土壤结构,实现须部蓄水、实部保墒的有利条件。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
传统耕作受农药化肥使用的影响,导致耕地土壤逐年退化,加之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秸秆再利用,因此,保护性耕作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玉米的机械化保护性工作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免耕播种;二是秸秆还田。针对黑龙江省天气寒冷的实际情况,保护性耕作更多的采用免耕播种机作业。其能够在玉米秸秆覆盖的情况下实现播种作业,不仅在免耕或少耕的情况下有效节约了生产资源,更利用秸秆覆盖减少了水蚀、风蚀等土壤退化问题,还能将秸秆逐步降解提升土壤肥力,有利于玉米增产和环境保护。
2 耕整地机械的应用特点
2.1 先进技术应用仍显不足
受限于我国农村地区生产的经营能力,农业机械的需求仍主要面向技术落后的廉价农机,导致生产厂商对新机型的研发也不得不针对中低端产品,因此,尽管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很快,但对于自动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故障监测技术的应用仍比较少。发达国家的先进机型,例如:气吸式播种机或大型免耕播种机均充分结合了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并实现对耕整地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而这些机械由于售价昂贵在我国的使用仍比较少。
2.2 免耕播种机械使用增多
随着我国农民思想意识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免耕播种作业做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方式 ,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越来越多,黑龙江省多地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不仅大力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机具,同时也更直观地展示了免耕播种的技术优势,有效推动了机械化免耕作业的使用率。
2.3 耕整地机型仍以中小型为主
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生产模式的限制,除农机合作社及农机大户以外,农民所购置的多为中小马力拖拉机,为配套选用耕整地机具,导致选购的耕整地机具也多以中小型为主。仅管近年来中小型耕整地机具的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仍然无法与大型机具的效率和能耗相比,同时由于小型耕整地机具作业时行走密度大,还会导致土壤压实问题,不利于农业的长久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