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基建”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推进新基建要注重五个协同
   一是注重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展。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则要协同发展。新基建要为传统基建赋能,传统基建要为新基建提供底盘支撑。这就要求既推动增量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也要加快推动存量传统基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从而整体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换代。二是注重新基建与新产业协同发展。新基建是为新产业服务的。没有新产业发展,新基建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新基建发展,新产业就如同无本之木,两者共同构筑了新的产业生态。这就要求在新产业发展时同步考虑新基建布局,在新基建布局时也要支持新产业发展。三是注重新基建与准新基建协同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设施只能算是“准新基建”。实施新基建绝不意味着对这些“准新基建”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要尽可能地改造升级、节用提效。实施新基建时,充分考虑技术迭代风险,尽可能选择符合未来趋势的技术路线,推动技术标准兼容,为后续技术升级备好接口、留足空间。四是注重新基建与软基建协同发展。要对国内外新基建已形成的法规标准加强研究、借鉴、转化。以城市群、都市圈、城市为新基建的主战场,鼓励有基础、有需求的地区试点示范,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复制推广或上升为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先行先试,推动企业成熟技术方案转化成推荐性标准。五是注重新基建自身各部分的协同发展,发挥好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使新基建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
   (来源:2020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以“新基建”激活经济转型新动能
   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新、模式新、领域新。各地在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的同时,应当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内涵和联系,既要注重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发挥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作用,也要避免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一是做好顶层规划。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大局观念,结合“十四五”规划,在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专题研究新基建的一揽子推进计划,保障人力、财力、用地、组织、激励的长效机制,夯实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础”。另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国企民企各方力量,鼓励支持民企加大资金技术等投入,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整体的科技攻关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二是做好与终端需求的有效衔接。要加快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创新基础设施为主的“新设施”建設,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及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等。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应进一步吸纳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产业引导基金、PPP项目等优势,吸引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参与,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宽新基建的融资渠道。四是要避免陷入“羊群效应”,避免重复建设。一方面,要避免企业一哄而上投资加工制造环节,忽视产业链体系构建与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生产能力培育,导致产业低端化发展;另一方面,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运营模式,避免盲目建设导致新基建成为各地政府或企业的负担。
  (来源:2020年5月12日央视网)
   稳投资新局:老基建“补短板” 新基建“扩乘数”
   经济下行期叠加疫情影响,内外需受到双重挤压,各地在为老基建“补短板”时,不断发力以5G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放宽市场准入引入多元投资主体,从培育相关配套产业链等方面着手,有效放大“新基建”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第一,“新基建”开启巨大发展空间。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基建”正成为投资重点,涉及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在优化基建投资结构的同时,“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起发力,在补短板、促创新上协调推进,形成合力。第二,传统基建仍是“稳投资”主力。各地推出的数十万亿投资计划,从投资内容来看,仍以传统基础设施项目为主,短期内“新基建”还不能扮演主要角色。第三,三大风险掣肘“新基建”。一是仍需警惕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导致的财政风险;二是防止过度建设带来潜在资源浪费风险;三是需警惕产业配套不完善造成基建和产业的脱节风险。第四,“新基建”投资需要新思维。一是构建财政支出新模式引导参与主体多元化;二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投资区域、领域;三是突出应用导向,新基建与配套产业需同频共振;四是“新基建”要注重数据标准化和开放共享。
  (来源:2020年5月13日《经济参考报》)
   多地吹响新基建项目投资“集结号”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版新基建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近半月来,包括江苏、上海、天津以及广州、昆明等多地连出新政,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投资规划一批千亿、万亿级新基建项目,并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成都等地正在酝酿新基建专项规划和投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5年,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5月以来,地方新政频发,其中加大新基建项目的投资与落地力度依然是重头戏。广州11日新签约16个数字新基建项目,总投资额566亿元,覆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产业等;上海7日发布的新基建方案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昆明明确将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等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根据赛迪智库近期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投资累积或超17万亿元。随着新基建项目的落地,一批千亿级的新基建产业集群有待崛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副所长周游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体现在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政府层面上看,用地、用能和资金等配套政策应加紧落实。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模式需求,需要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变动,同时规范并推动PPP融资模式,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下一步将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并抓好项目建设。   (来源:2020年5月14日《经济参考报》
  激发新消费 支撑新经济
   ——代表委员谈“新基建”
   备受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将发挥什么作用?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报告提出的这些建设举措,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赞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我国5G产业投入产出比为1:6,溢出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明显。”5G将赋能数字经济,既创造更多就业,又促进消费升级,实现“一业带百业”。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这次带来了7份“数字化”相关提案:“‘新基建’尤其是5G的价值会更多体现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上。在消费互联网层面,将激发教育、游戏、音乐、短视频等内容驱动的产业新一轮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企业市场。无论对短期防控疫情、稳定增长,还是长期赋能智慧经济、推动产业变革,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应当从技术创新、人才、产业链以及推进社会改革和完善法治环境等方面集中力量、统筹布局,推动“新基建”引领我国产业升级,激发经济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新基建”涉及面非常廣,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可能造成每项推进速度都不够快。要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做好顶层设计。丁磊:实施“新基建”要坚持高标准,瞄准破解过去阻碍各行业、领域进步的瓶颈性问题,以精品化思路赋能制造业、农业、文化、教育等产业,真正发挥数字技术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全生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充电桩互联互通,引导社区充电桩共建共享,实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杨元庆建议:“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会自动出现。”加快构建应用生态,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应用。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来源:2020年5月25日新华社)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迎来新机遇
   2020年,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由此可见,新基建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从长远来看,想要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强劲势头,除了做好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把新基建放在更高位置,才能持续保持发展活力。就近期而言,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推动经济复苏,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行业,触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激发内生动力。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既是疫情后经济恢复的“强心剂”,更是未来发展的“储备粮”,值得期待。新基建关键在“新”,新基建的门槛比传统基建要高,特别是科技门槛,不能照搬原来的布局、建设、运行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理念,以包容审慎的态度,为其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新基建布局要超前,必须要认清未来科技革命的方向和重点,谨防不考虑实际需求和客观环境条件一哄而上,警惕为了刺激增长而大干快上,否则可能造成巨大浪费和损失。同时,需要警惕一些传统基础设施“穿衣戴帽”,包装成新基建的名目混入,挤占宝贵资源。新基建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它是一种趋势,代表未来前进的方向,必须要科学研判、精心布局,形成雁阵效应,让创新之火在新基建之路上,烧得更旺、更久。
  (来源:2020年5月26日中国科技网)
   责任编辑:双艳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