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四大要素”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时代图书馆的背景下,针对高校图书馆“四大要素”,即人才的知识化、资源的科学化、设备的智能化与服务的人性化展开论述。人才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现代化设备的建设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人性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四大要素”的不断建设,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要素;建设;中医药高校
中图分类号: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3-0030-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four elements” targeting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mely the knowledge of talents, the science of resources, the intelligence of equipment and the humanization of services. Building of talent team is the first element of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the key to library development, resource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for libraries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quipment is the guarantee for librarie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system is the direction of librar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element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libraries; elements; constructio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隨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持续深入开展,其办学思路从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向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内涵式发展,越来越重视科研产出与学科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强调学科贡献与知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充分发挥信息保障作用,必须抓住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契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优化资源建设思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从人才、资源、设备与服务方面入手,做好人才的知识化、资源的科学化、设备的智能化与服务的人性化工作,提升图书馆的整体信息服务水平,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助力高等学校成功转型。
1 高校图书馆的“四大要素”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四大要素”建设,即通过优化资源建设思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人才的知识化、资源的科学化、设备的智能化与服务的人性化,达到提升图书馆整体信息服务水平的目的。
1.1 人才知识化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基础,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的知识化,是高校图书馆为应对信息环境的变化,利用多种途径加强馆员的知识储备,提升馆员的知识层次,促进馆员的知识创新,帮助馆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馆员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内行和专家。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馆员知识是信息服务的源泉,因此实现人才的知识化对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馆员知识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网络与计算机知识、图书情报知识、信息服务技能、外语知识、医学知识等,隐性知识则是指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包括馆员的职业认同、对职业的理解和定位、沟通交流技巧、信息检索技巧等,图书馆人才的知识化可以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方面进行培养[1]。
1.2 资源科学化
资源科学化,即高校图书馆根据工作任务、读者需求、经费等因素,确定信息资源的收藏范围、收藏重点、补充原则和采访标准,制定建设框架,优化配置,降低信息服务成本,提高信息服务效能,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科学化,需要处理好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基础馆藏与特色馆藏、印刷型资源与数字资源、图书与报纸期刊的关系,其总体目标是既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求,又要适应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设备智能化
设备智能化,即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出发,实现图书馆业务模块的专业化、计算机化,并兼顾图书馆硬件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2]。设备的智能化包括建筑设施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图书馆业务系统的智能化等。
建筑设施智能化主要包括消防自动化、中央空调系统、防盗报警、门禁系统、电视广播系统、能源系统、变配电系统及照明控制系统、电梯管理等;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是指利用程控交换机、网络信息点、结构化综合布线、网络集成控制、多媒体通信、可视会议管理、互联网服务等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业务系统智能化可以实现自助借还、座位预约管理、无线射频识别(RFID)图书管理、图书馆集成管理、移动图书馆、微信平台、多媒体等功能。 1.4 服务人性化
服务人性化,即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读者的信息使用习惯和信息内容偏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给读者以人文关怀,提升读者的服务满意度,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益。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实现信息服务的人性化可以帮助图书馆赢得读者认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3]。
2 实现“四大要素”的策略
2.1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素养
实现馆员的知识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帮助馆员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为馆员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2.1.1 制定人才梯队管理制度 结合高校图书馆的人才特征,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梯队制度。人才梯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人才断层问题,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首先,人才梯队制度的层级设计。馆员可按学历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及本科以下,也可按职称分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或者按承担的工作内容将馆员分为图书情报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4]。高校图书馆需要统筹规划,做好人才梯队的层级设计。
其次,人才梯队制度的层次配比。分析人才梯队各层馆员承担的业务类型和业务数量,探讨各层馆员是否存在交叉流动的可能,制定合理的人才梯队层次配比。
最后,人才梯队制度的贯彻实施。采取“走出去,引进来,传帮带”的思路,做好人才梯队管理制度实施工作。“走出去”,在现有馆员中发现优秀人才,为馆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馆员提供学习提升通道。“引进来”,对于急需的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的高层次人才,考虑通过多种渠道从外部引进。“传帮带”,鼓励人才梯队中的高层次人才利用灵活机动的方式,传授、帮助、带领全体馆员提高业务能力,达到提高馆员整体素质的目的。
2.1.2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要开拓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用新思路、新方法制定兼具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学习计划。综合各种学习形式的优势,采用多形式、多沟通的工作思路,为馆员提供入职培训、内部交流、馆际交流、同行交流、国际学术交流等学习途径,满足馆员继续教育和业务提高的需求。
同行交流是一种经实践检验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图书馆的同行专家一般长期在图书情报领域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处理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熟悉行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整体布局,对行业内前沿的研究话题非常敏感,能够迅速把握行业热点。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我馆定期邀请同行专家为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培训。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大学王国强教授、李敏教授、中原工学院张怀涛教授曾受邀请做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图书馆学论文写作方法、选题、结构和语言》《信息组织的规则和方法》《图书馆员的读书与治学》,这为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馆员的学习兴趣、提高馆员的工作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2 丰富、完善图书馆文献资源
资源的科学化,即高校图书馆在理清馆藏资源建设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资源建设的目标,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建设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实现资源科学配置。
首先,理清馆藏资源现状。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类型多样,按资源形态划分为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按载体类型划分为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光盘、网络资源,按内容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音频、视频,按存放位置划分为样本书库资源、密集书库资源、流通书库资源、阅览书库资源、网络资源、电子资源。清楚把握馆藏资源情况,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电子资源的数量及存放位置,做到馆藏资源整体布局心中有数[5]。
其次,做好馆藏资源的评价工作。在掌握馆藏资源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信息资源评价标准,评价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质量。以制定纸质图书的评价标准为例,可以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结合图书的内容与外在特征,制定图书的评价分析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图书的内容特征涉及图书的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等因素,图书的外在特征涉及图书的版面设计、纸张质量、印刷质量、保存情况等因素。做好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后,再以评价标准为尺度,开展信息资源的结构与质量评价工作,形成信息资源结构质量评价报告。
最后,信息资源建设目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阶段。经过前期的评价工作,高校图书馆已经对现有资源的整体布局、资源结构与资源质量有了清晰的认识,分清优势资源、待完善的资源、劣势资源。接下来的工作是组织相關领域专家,结合图书馆的发展规划,综合馆藏资源的连续性、完整性、专业性要求,经过反复讨论、认真求证,设计长远的资源建设目标、任务和计划,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建设方案,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
开展资源的科学化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突击采购、资源重复、重数量轻质量、重中文轻外文等问题,逐步优化馆藏资源结构体系,发挥有限经费预算的作用,为信息服务提供资源保障。
2.3 加快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需要智能化设备的技术支撑。设备的智能化,即图书馆制定科学的智能化设备采购与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3.1 智能化设备的管理 图书馆智能化设备一般包括自助借还书设备、查询机、电脑、液晶电视、门禁系统、电子大屏显示系统、排座机、阅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图书馆在引进智能化设备后,需要长期跟踪调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采用内部调查与外部调查相结合、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设备的性能、出现故障的频率、用户使用次数及设备投入使用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形成规范的设备维护与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表,为设备的智能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6]。 2.3.2 智能化设备的引进 图书馆组织智能化设备领域的专家,制定引进智能化设备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并组织实施。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器人、大数据分析平台、人脸识别技术正在逐渐应用到图书馆领域,这不仅拓宽了信息服务的形式,也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
2.4 整体推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
服务的人性化,即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根据读者的信息使用习惯和信息内容偏好,调整信息服务内容和形式,给读者以人文关怀,提高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2.4.1 关注读者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关注读者需求,我馆自2018年起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进院系活动,主动向师生介绍文献信息资源服务项目,认真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既宣传了信息服务,了解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也为优化信息服务工作开拓了广阔的思路。
分析读者需求,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行为分析软件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条件运算,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挖掘用户的信息偏好,预测用户的信息行为,形成用户信息行为画像,最终建立用户信息需求数据库,准确描述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精准信息服务提供依据。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推出图书推荐栏目,开展定题服务与专题服务,建立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文献信息导航,追踪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提供重点课题的文献综述与书单,提高用户的整体信息素养,帮助个人及科研团队快速获取行业趋势,满足教学科研的多样化需求,为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2.4.2 重视读者反馈,提供交流平台 利用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功能,提供线上交流平台。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重要性高居榜首,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关注人数约16 543人,这表明超过70%的师生关注了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留言功能开通后,后台每天收到少则几十条多则一百余条的读者留言,图书馆及时为读者解答问题,收到了良好反馈。微信留言既解答了读者问题,也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这是在宽敞明亮的借阅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之外,来自图书馆的人文关怀[7]。
除留言功能外,圖书馆整合多种在线交流技术,利用音频视频的实时交流、迅速反馈优势,打造开放式互动氛围,通过设置常见问题解答、学习兴趣交流区、考研专题讨论区对交流通道精准化分类,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高效、更精准的交流保障。
2.4.3 阅读环境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合理布局阅读空间和室内光源。提供充足的阅览座位,适当摆放绿植,引进智能化管理设备,增加多功能厅、休闲吧和视听室,张贴指引标志,提供饮用水,发放储物箱,营造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让读者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引导管理思路从强势化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是为了保障所有读者的信息权利,制度不会因一人而立,也不会因一人而废,每一位到馆的读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制度。图书馆是公共场合,良好的借阅环境需要所有读者的共同努力。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能够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帮助图书馆打造文明和谐借阅环境,为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打下基础。
3 小结
高校图书馆的“四大要素”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增加信息资源的黏合度,从人才建设、资源建设、设备建设、服务建设入手,不断创新信息服务体系,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思路,提高智能化建设水平,提升信息保障水平,最终实现高校图书馆人才的知识化、资源的科学化、设备的智能化与服务的人性化,为读者提供更深、更专、更细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开展更好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熊瑛.抓住“双一流”发展契机,提升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以中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18(13):56-59.
[2] 王晓湘.面向科研服务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战略地图[J].现代情报,2017,37(4):108-113.
[3] 张二帅.试论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图书馆为例[J].创新科技,2017(4):76-78.
[4] 刘宛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2):49-52.
[5] 郭伟.高校图书馆与校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初探——以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69-71.
[6] 郭春凤.新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11): 22-25.
[7] 刘凡儒,王全红,李艳茹.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6):5-8.
(收稿日期:2020-02-03)
(修回日期:2020-02-26;编辑: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