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河北音乐类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长期以来,河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活态传承,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一直是一个困扰非遗保护工作者的重大难题。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则为推动民间音乐类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有利契机。故而,文章将从依托网络新媒体来创新、推广音乐类非遗项目和创设参与性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来为非遗保护筹集资金这两个研究角度为切入点,来浅析信息时代创新发展河北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与措施,以期结合信息时代优势为河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展注入动力。
关键词:信息时代;河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注: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从深州老丝弦的现状看河北音乐类非遗的创新性发展研究”(2019041302006)研究成果。
当2006年第一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公布之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逐渐迈上了正轨。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补助非遗音乐传承人、非遗音乐进校园、创建非遗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促使当前河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阶段性成果,这也预示着河北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然而,非遗音乐传承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比如,重视保护与传承而相对忽视了创新、发展;非遗音乐的保护工作严重依赖财政“输血”,而未能培养自主“造血”机能;多数非遗音乐处于“博物馆”式的封闭保护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未能达成活态传承……上述种种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河北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加以解决。本文就从依托网络新媒体和创设参与性文旅项目两个角度切入,来浅析创新河北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一、依托网络新媒体来创新和
推广音乐类非遗项目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为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了新的契机。诸如微信、快手、抖音等各种颇受大众欢迎的新媒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了当代公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生活及社交的主流选择方式,显然新媒体平台已经深入普及。与此同时,各类新媒体平台也在不断重塑和改变着文化消费市场的格局,从而也为非遗音乐项目的创新与传播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之所以做出这个论断,是由于当前微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正在渗透到各个层面,引领并不断强化文艺消费市场分众化发展趋势。所谓“分众”,是针对信息时代文艺消费群体分层、分类现象而言的。由于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等多种、多样、多元化的文娱消费方式,所以公众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和选择权利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欣赏需求。比如,在传统媒体时代当中,电视播放什么样的歌曲内容,观众就只能收看什么样的歌曲内容,观众没有更多的娱乐选择权。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观众喜爱欣赏什么样的歌曲内容,就能通过便捷的搜索方式来聆听和欣赏,还可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享给好友。信息时代的新媒体将文娱消费选择权交给了观众,也充分重视了观众的自主性,促使网络空间越来越趋向于为观众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文娱服务。原本被作为整体的观众就在自身文娱消费个性需求的引导下,分裂成为一个个相对小众的消费人群,从而造就了文娱市场的分众化发展趋势,使文化形式也产生了个性化的发展。
这种分众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也很自然地把喜爱民族民间音乐的那一部分观众从整体受众中分离了出来,组成了一个相对小众的特定文娱消费人群,使观众的喜好和兴趣需求更加明晰。此消费人群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散落在网际空间当中,正亟待我们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非遗类的音乐内容,去发现他们、聚拢他们,并问计于他们,使这些观众对于民间音乐项目发展的参与性更强。比如,采取“戏歌”的创作手法对深州老丝弦等民间音乐进行优化改良,或者融合电子乐、摇滚乐等音乐元素对冀中笙管乐、河间大鼓等民间器乐进行创新改编之后,投放到微信公众号、抖音运营号、快手服务号等具备公众号性质的新媒体平台端,为它们创造更加丰富广阔的推广平台,与观众进行亲密的互动和交流。这样做就有可能吸引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个体受众聚拢到上述这些新媒体公众号上成为粉丝群体,进而对发布的非遗音乐创新改良节目做出点评,为民间音乐创新发展提供良策。从这些点评中,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喜爱民族民间音乐的受众群体对于创新改良非遗类音乐节目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追求。通过问计于观众来进一步找准非遗音乐创新改良的方向,推出越来越趋近于公众欣赏追求的非遗音乐改良节目,最终将分众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消费人群培养成为创新改良型非遗音乐的成熟消费群体,为河北非遗音乐面向网络空间的产业化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参与性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
来为非遗保护筹集资金
如前文所述,目前河北省非遗类音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严重依赖财政“输血”,造成非遗保护资金方面的紧缺,也使各个方面的工作进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此,本文建议依托河北非遗音乐的发展现状,创设参与性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来为保护、传承工作筹集资金,提供资金保障。比如,依托沧州运河船工号子这种非遗音乐,就可以开发、创设再现大运河航运景象的文化旅游项目:扮作运河船工的演员一边驾船扬帆,一边伴随摇橹的节奏唱响运河号子,来模拟展现大运河航运黄金时期的繁忙景象。而沧州运河船工号子的非遗传承艺人则作为现场音乐教师,来向游客讲解、示范船工号子的演唱方法。待游客经培训合格之后,则可接过景区专业演员手中的桨橹,自己唱着号子来扬帆远航,做一回穿越时空的运河航运歌手。像这样足以为观众带来新奇互动体验的参与性文旅项目,正是当前河北旅游产业所欠缺的。我们也可以选择深州老丝弦等民间音乐进行深度的产业资源挖掘,进行创设性的文化发展。所以,创设此类文旅经典项目,不仅可以改变河北旅游市场面貌,为河北音乐发展创造广泛的平台,而且还可为河北非遗音乐的活态传承筹集急需的资金,同时扩大河北非遗民间音乐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可谓一举多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网络新媒体来创新、推广音乐类非遗项目,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媒体的积极优势在于使音乐类非遗项目可以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有效地解决河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传承而忽视创新发展的问题。而依托河北民间音乐创设参与性的音乐文化旅游项目,则可扭转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严重依赖财政支持的现状。上述重点探究的这两项措施,都可以引导河北省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出封闭的自我发展状态,以更加鲜明的特色面向当代受众,实现活态的保护和传承,因而这也成为目前创新河北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可行之策,为河北音乐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郭玉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式:以沧州音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王静月.论秦皇岛区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J].黄河之声,2014(1).
[3]王曦.论大数据时代山西民间音乐的传播形态与创新发展[J].黄河之声,2019(21).
作者简介:
赵文昊,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
宁丽瑾,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王珊,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0389.htm